复禾问答
首页 > 妇产科 > 妇科

你好高医生你好我是你的病人孟庆芳4月做舌腺囊肿手术现在舌头苦和发黄口臭是什么原因我很担心是什么问题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韦娟 住院医师
章丘市口腔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尿胆原+-是什么情况?

尿胆原加减通常是指尿胆原检测结果呈弱阳性,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或肝胆疾病有关。

尿胆原加减常见于饮水不足、剧烈运动后尿液浓缩的情况,也可能与食用大量胡萝卜等含色素食物相关。这类生理性因素通常无须特殊处理,调整饮食和作息后复查可恢复正常。病理性因素需考虑溶血性黄疸、病毒性肝炎等肝胆系统疾病,这类疾病可能伴随皮肤黄染、乏力等症状。确诊需结合肝功能检查、腹部超声等进一步评估。

建议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若持续异常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就诊消化内科。

李青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尿胆原偏高是怎么回事?

尿胆原偏高可能与溶血性贫血、肝细胞损伤、胆道梗阻等因素有关。

溶血性贫血时红细胞破坏增多,血红蛋白分解产生的胆红素增加,经肠道细菌作用生成过量尿胆原。肝细胞损伤会导致肝脏处理尿胆原能力下降,使尿胆原反流入血。胆道梗阻时胆汁排泄受阻,尿胆原无法正常进入肠道而逆流入血。这三种情况均可通过尿常规检查发现尿胆原升高,可能伴随皮肤黄染、乏力、腹痛等症状。确诊需结合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治疗溶血性贫血可选用琥珀酸亚铁片、叶酸片、维生素B12注射液等药物;肝细胞损伤需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双环醇片等保肝药物;胆道梗阻则可能需要胆管支架置入术或胆肠吻合术。

日常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戒酒,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应及时就医。

李青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尿胆原3.2正常吗?

尿胆原3.2μmol/L属于轻度升高,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或肝胆疾病有关。

尿胆原轻度升高常见于剧烈运动、饮水不足或高蛋白饮食后,通常无伴随症状,复查后可恢复正常。部分人群因遗传性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尿胆原持续偏高,但肝功能其他指标正常。病理性升高多见于溶血性贫血、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常伴随皮肤巩膜黄染、乏力、尿色加深等症状,需结合肝功能、血常规等检查进一步评估。

建议避免过度劳累,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定期复查尿常规。若出现皮肤发黄、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消化内科。

李青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normal尿胆原正常吗?

尿胆原在正常范围内通常是正常的。

尿胆原是胆红素代谢的产物,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健康人群的尿胆原水平通常较低,检测结果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表明肝胆系统和红细胞代谢功能良好。尿胆原检测值轻微波动可能与饮水量的变化、饮食结构或运动状态有关,无须特殊处理。

当尿胆原显著升高时,可能与溶血性贫血、肝炎、胆管梗阻等疾病相关,此时可能伴随皮肤黄染、乏力或腹痛等症状。检测结果异常需结合肝功能、血常规等检查进一步评估。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酗酒和滥用药物,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李青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是一种骨髓增殖性肿瘤,主要表现为血小板计数持续增高,可能引发血栓或出血倾向。该病需通过血液检查、骨髓活检等确诊,治疗方式主要有羟基脲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干扰素α-2b注射液等药物干预,严重时需采用血小板单采术。

1、羟基脲片

羟基脲片通过抑制骨髓巨核细胞增殖降低血小板生成,适用于中高危患者。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常规,可能出现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该药对妊娠期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2、阿司匹林肠溶片

阿司匹林肠溶片用于预防血栓形成,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发挥作用。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出血、过敏反应等。胃溃疡患者慎用,服药期间需观察有无黑便、牙龈出血等异常。

3、干扰素α-2b注射液

干扰素α-2b注射液可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抑制异常血小板增生。需皮下注射使用,可能引发流感样症状、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治疗期间需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和肝功能指标。

4、血小板单采术

血小板单采术通过体外分离技术快速降低血小板计数,适用于急性血栓事件或血小板计数超过1000×10⁹/L的紧急情况。该操作需在专业血液中心进行,可能引起低钙血症、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等并发症。

5、生活管理

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减少出血风险。保持每日2000-3000毫升饮水量,预防血栓形成。饮食选择低脂高纤维食物,限制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摄入。戒烟并控制血压血糖,定期进行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测。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患者需终身随访,每3-6个月复查血常规。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神经症状或肢体肿胀疼痛时需立即就医。日常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注意观察皮肤黏膜出血点。妊娠期患者应提前与血液科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分娩时需多学科团队协作保障母婴安全。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热门标签

分娩 鸡胸 白化病 肺气肿 皮肤白喉 慢性胆管炎 生殖细胞瘤 胎儿宫内窘迫 肱骨外科颈骨折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