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性尿失禁与假性尿失禁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因机制和临床表现,前者由尿道括约肌功能完全丧失导致,后者多因膀胱过度活动或尿路梗阻引起。
1、病因差异:
真性尿失禁通常与神经损伤如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或手术创伤前列腺根治术后相关,尿道括约肌失去控尿能力。假性尿失禁常见于良性前列腺增生、膀胱炎等疾病,因膀胱逼尿肌不稳定或排尿阻力增加导致尿液不自主溢出。
2、症状特点:
真性尿失禁表现为持续性漏尿,腹压增加时无尿液排出,膀胱常呈空虚状态。假性尿失禁多为间歇性漏尿,伴随尿频尿急,膀胱内残余尿量增多,部分患者可出现排尿困难。
3、诊断方法:
真性尿失禁需通过尿动力学检查确认尿道闭合压降低及括约肌肌电图异常。假性尿失禁诊断需结合膀胱日记、超声残余尿测定及尿流率检查,常见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或尿流率下降。
4、治疗原则:
真性尿失禁需采用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或男性吊带手术等重建控尿机制。假性尿失禁以治疗原发病为主,如使用索利那新缓解膀胱过度活动,或通过前列腺切除术解除梗阻。
5、预后差异:
真性尿失禁术后需长期随访人工装置功能,部分患者可能需间歇导尿。假性尿失禁在原发病控制后症状多可显著改善,但慢性梗阻可能导致不可逆膀胱功能损害。
日常护理需针对性调整:真性尿失禁患者建议定时排尿配合吸水护垫,避免咖啡因摄入;假性尿失禁应进行膀胱训练,每日记录排尿情况,睡前限制饮水。两类患者均需预防尿路感染,保持会阴清洁,肥胖者需控制体重减轻腹压。出现发热或腰痛需及时就医排除复杂性感染。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