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肿瘤科 > 乳腺癌

请问乳腺癌化疗完3.4年了。有的人说不能吃海鲜,牛羊肉等等。是真的吗。以后一直都不可以吃吗?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李六生 主任医师
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得了肾结石能吃海鲜吗?

肾结石患者一般可以适量吃海鲜,但需根据结石类型和个体情况调整。海鲜富含优质蛋白和矿物质,但部分品种嘌呤或钙含量较高,可能影响结石形成。

尿酸结石患者需限制高嘌呤海鲜摄入。带鱼、沙丁鱼、凤尾鱼等深海鱼嘌呤含量超过150毫克/100克,可能增加尿酸生成。草酸钙结石患者应避免同时食用高钙海鲜与高草酸食物,如虾皮与菠菜同食可能促进结晶形成。非发作期患者可选择嘌呤含量低于50毫克/100克的蛤蜊、海参等,每周摄入不超过200克。烹饪时建议水煮或清蒸,避免浓汤和啤酒搭配。

感染性结石患者需注意海鲜卫生安全。未充分加热的贝类可能携带致病菌,诱发尿路感染。过敏体质者首次尝试新品种应少量测试,观察是否出现皮疹或胃肠不适。合并高尿酸血症者食用海鲜后需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代谢产物排出。

肾结石患者日常应保持饮食均衡,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3克以内。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结石变化,出现腰痛或血尿症状及时就医。根据结石成分分析结果,营养科医生可制定个性化膳食方案。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肾结石能吃海鲜、鸡蛋吗?

肾结石患者一般可以适量吃鸡蛋,但海鲜需根据结石类型谨慎选择。尿酸结石患者应限制高嘌呤海鲜,其他类型结石可少量食用低嘌呤海鲜。

鸡蛋属于优质蛋白且嘌呤含量极低,适合多数肾结石患者食用。蛋黄中胆固醇含量较高,合并高脂血症者需控制摄入量。海鲜的嘌呤含量差异较大,带鱼、沙丁鱼等高嘌呤海鲜可能增加尿酸结石风险,海参、海蜇等低嘌呤海鲜相对安全。草酸钙结石患者需注意避免同时大量食用海鲜与高草酸食物如菠菜,防止草酸吸收增加。胱氨酸结石患者对蛋白质摄入限制较严格,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海鲜和鸡蛋的食用量。

尿酸结石患者应严格避免动物内脏、凤尾鱼等高嘌呤海鲜,每日嘌呤摄入建议控制在300毫克以内。感染性结石患者可正常食用鸡蛋,但海鲜可能加重尿路感染需谨慎。无论何种类型结石,每日饮水量应保持在2000-3000毫升,定期复查尿液分析和超声检查。烹饪方式建议选择水煮蛋、蒸海鲜等低油低盐方法,避免油炸和辛辣调味。

肾结石患者应记录饮食日志观察食物与症状的关系,突然出现腰痛、血尿需立即就医。根据结石成分分析结果制定个性化食谱,必要时咨询临床营养师调整膳食结构。保持适度运动促进小结石排出,但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结石移位造成梗阻。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乳腺肿瘤术后可以吃海鲜吗?

乳腺肿瘤术后一般可以适量吃海鲜,但需根据术后恢复情况调整。

海鲜富含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及锌、硒等微量元素,有助于术后组织修复和免疫力提升。清蒸鱼、白灼虾等低脂烹饪方式更适合术后消化吸收,避免油炸、辛辣调味。部分甲壳类海鲜可能引发过敏,初次食用应少量尝试并观察皮肤反应。术后化疗期间若存在骨髓抑制,需确保海鲜充分加热以降低感染风险。

术后3个月内胃肠功能较弱时,建议将海鲜切碎煮粥或煲汤,每日摄入量控制在100克以内。合并痛风或高尿酸血症患者应避免贝类、沙丁鱼等高嘌呤海鲜。日常可选择鲈鱼、鳕鱼等低脂鱼类,配合新鲜蔬菜补充膳食纤维。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白血病患者可以吃海鲜吗?

白血病患者一般可以适量吃海鲜,但需确保食材新鲜且充分加热。海鲜富含优质蛋白和微量元素,有助于补充营养,但需避免生食或半生不食。

海鲜如鱼类、虾类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和Omega-3脂肪酸,有助于改善白血病患者的营养状况。烹饪时应彻底加热至全熟,避免因免疫功能低下引发感染。部分海鲜如三文鱼、鳕鱼等低汞品种更适合食用,可每周安排2-3次,每次控制在100-150克。贝壳类海鲜需注意过敏风险,首次尝试应少量观察反应。

若患者处于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或伴有严重胃肠黏膜炎,需暂停海鲜等高蛋白食物。部分靶向治疗期间可能需限制高嘌呤海鲜摄入,如沙丁鱼、凤尾鱼等。治疗期间出现血小板减少时,应避免带刺鱼类以防消化道出血。合并高尿酸血症或肾功能异常者,需根据医嘱调整海鲜摄入量。

白血病患者饮食应以易消化、高营养为原则,海鲜可作为蛋白质来源之一,但需结合治疗阶段和个体情况调整。建议在营养师指导下制定食谱,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出现腹泻、皮疹等不适及时就医。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小孩吃海鲜过敏怎么办?

小孩吃海鲜过敏可通过远离过敏原、冷敷止痒、口服抗组胺药物、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注射肾上腺素等方式治疗。小孩吃海鲜过敏通常由免疫系统异常反应、遗传因素、海鲜蛋白过敏、组胺释放、交叉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远离过敏原

立即停止食用海鲜及含有海鲜成分的食物,避免接触海鲜制品。家长需检查食品标签,防止误食含有虾蟹类成分的加工食品。过敏期间应保持饮食清淡,可暂时用禽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来源替代海鲜。对海鲜气味敏感的小孩,烹饪时需保持通风。

2、冷敷止痒

用干净毛巾包裹冰块冷敷皮肤瘙痒部位,每次5-1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3-4次。冷敷能收缩毛细血管,缓解红肿和灼热感。家长需注意避免冻伤,冷敷后涂抹无刺激的保湿霜。若出现荨麻疹或湿疹样皮疹,可配合使用炉甘石洗剂局部涂抹。

3、口服抗组胺药物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或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等第二代抗组胺药。这些药物能阻断组胺受体,缓解皮肤瘙痒、打喷嚏等过敏症状。用药期间家长需观察是否出现嗜睡、口干等不良反应,避免同时服用其他抗过敏药物。

4、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

对于局部皮肤红肿明显的过敏反应,经医生评估后可短期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或糠酸莫米松乳膏。家长需严格按医嘱控制用药量和疗程,薄涂于患处,避免长期使用导致皮肤萎缩。涂抹后可用无菌纱布覆盖防止抓挠。

5、注射肾上腺素

若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就医注射肾上腺素注射液。家长应随身携带预充式肾上腺素笔,并学会正确使用方法。既往有严重海鲜过敏史的小孩,建议进行过敏原检测并制定应急处理方案。

家长需建立详细的饮食记录,观察过敏症状与特定海鲜种类的关联性。日常可逐步尝试引入新鲜度高的深海鱼类,从少量开始测试耐受性。烹饪时彻底加热破坏过敏原蛋白结构,避免生食海鲜。建议定期复查过敏指标,3-6岁儿童随着免疫系统发育,部分海鲜过敏可能自然缓解。外出就餐时主动告知餐厅过敏史,备好抗过敏药物应急。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热门标签

上火 弱视 胆管癌 胃溃疡 跟腱断裂 慢性肠炎 球孢子菌病 肩袖肌腱损伤 麻痹性睑外翻 变形杆菌性肺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