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中医科 > 中医推拿科

经常按摩眼部周围怎么样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如何缓解眼部疲劳?

眼部疲劳可通过调整用眼习惯、热敷、眼保健操、使用人工泪液、保证充足睡眠等方式缓解。眼部疲劳通常由长时间用眼、环境光线不佳、眼部干涩、睡眠不足、眼部肌肉紧张等原因引起。

1、调整用眼:长时间盯着屏幕或书本会导致眼部肌肉紧张,建议每用眼20分钟休息20秒,远眺20英尺外的物体,帮助放松眼部肌肉。避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环境下用眼,保持适中的光线亮度。

2、热敷护理:用温水浸湿毛巾,轻轻敷在闭上的眼睛上,持续10-15分钟。热敷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部疲劳和干涩感。每天进行1-2次,效果更佳。

3、眼保健操:通过按摩眼周穴位,如睛明穴、攒竹穴、太阳穴等,可以缓解眼部疲劳。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每次5-10分钟。眼保健操有助于放松眼肌,改善眼部血液循环。

4、人工泪液:对于因干眼症引起的眼部疲劳,可以使用人工泪液缓解症状。常见的人工泪液包括玻璃酸钠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每日使用3-4次,每次1-2滴。

5、充足睡眠:保证每天7-8小时的优质睡眠,有助于眼部肌肉的放松和修复。睡眠不足会加重眼部疲劳,建议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缓解眼部疲劳需从日常护理入手,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盯着屏幕或书本。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蓝莓等,有助于保护视力。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放松身心,缓解眼部疲劳。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宝宝鼻泪管不通按摩手法?

宝宝鼻泪管不通可通过按摩、热敷、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鼻泪管不通通常由先天性发育异常、感染、鼻腔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1、按摩手法:用食指指腹轻轻按压宝宝内眼角与鼻梁交界处,向下滑动至鼻翼,重复5-10次。按摩可促进泪液排出,缓解鼻泪管阻塞。按摩前需清洁双手,力度适中,避免过度按压。

2、热敷护理:用温热毛巾敷在宝宝眼睛周围,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热敷有助于扩张鼻泪管,促进泪液流动。注意毛巾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宝宝皮肤。

3、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眼药水,如氯霉素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每日3-4次,每次1-2滴。药物治疗可控制感染,减轻炎症。使用前需清洁宝宝眼部,避免药物污染。

4、鼻腔清洁:使用生理盐水滴鼻液清洁宝宝鼻腔,每日2-3次。鼻腔清洁有助于减少鼻腔分泌物对鼻泪管的压迫,改善阻塞症状。注意使用专用滴鼻液,避免使用成人药物。

5、就医建议:若按摩、热敷、药物治疗无效,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鼻泪管探通术或鼻泪管插管术,以解决严重阻塞问题。手术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术后需注意护理。

日常生活中,家长需注意宝宝的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等,有助于眼部健康。适当增加户外活动,促进宝宝身体发育。保持宝宝眼部清洁,避免感染。定期观察宝宝眼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肾内科

眼部热敷还是冷敷?

眼部热敷和冷敷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症状和需求。热敷适合缓解眼部疲劳、干涩、麦粒肿等问题,冷敷则常用于减轻眼部肿胀、疼痛或炎症。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冷敷有助于收缩血管、减少充血。

1、热敷适用:热敷适用于眼部疲劳、干眼症、麦粒肿等症状。用温热的毛巾或眼罩敷在眼睛上,温度控制在40℃左右,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热敷可促进眼周血液循环,缓解眼部肌肉紧张,改善干涩感。麦粒肿初期热敷有助于加速脓液排出。

2、冷敷适用:冷敷适用于眼部肿胀、疼痛、外伤或过敏引起的眼部充血。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眼睛上,温度控制在10℃左右,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冷敷可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充血和肿胀,缓解疼痛感。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冻伤。

3、热敷注意事项:热敷时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眼部有开放性伤口、感染或急性炎症时不宜热敷,以免加重症状。热敷后注意眼部清洁,避免细菌滋生。糖尿病患者或皮肤敏感者需谨慎使用热敷。

4、冷敷注意事项:冷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皮肤冻伤或血管过度收缩。眼部有血液循环障碍或寒冷性荨麻疹者不宜冷敷。冷敷后可用温毛巾轻轻擦拭眼部,避免温差过大刺激皮肤。

5、交替敷法:对于慢性眼部问题,如长期疲劳或轻度炎症,可采用热敷与冷敷交替的方法。先用热敷10分钟,再用冷敷5分钟,重复2-3次。交替敷法可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减少局部充血,达到更好的缓解效果。

日常护理中,眼部热敷和冷敷可结合饮食调节,如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的食物,如胡萝卜、蓝莓、坚果等,有助于保护眼睛健康。适量运动如眼保健操、远眺等,可缓解眼部疲劳。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妇科炎症按摩哪个部位?

妇科炎症可通过按摩特定穴位缓解症状,如关元穴、三阴交穴、子宫穴等。这些穴位有助于调节气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减轻炎症带来的不适。

1、关元穴: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按摩此穴有助于温补肾阳、调理气血。用指腹轻轻按压关元穴,每次持续3-5分钟,每日2-3次,可帮助缓解下腹部疼痛和月经不调。

2、三阴交穴: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按摩此穴可调理脾胃、疏肝理气。用拇指指腹按压三阴交穴,力度适中,每次持续3-5分钟,每日2-3次,有助于改善妇科炎症引起的白带异常。

3、子宫穴: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四寸,旁开三寸处。按摩此穴可促进子宫血液循环,缓解炎症。用指腹轻轻按压子宫穴,每次持续3-5分钟,每日2-3次,可减轻盆腔炎等症状。

4、血海穴: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两寸处。按摩此穴可活血化瘀、调节月经。用拇指指腹按压血海穴,力度适中,每次持续3-5分钟,每日2-3次,有助于缓解痛经和月经不调。

5、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髌骨下缘三寸处。按摩此穴可增强免疫力、调理气血。用拇指指腹按压足三里穴,每次持续3-5分钟,每日2-3次,可帮助改善妇科炎症引起的全身不适。

日常饮食中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锌的食物,如橙子、菠菜、坚果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适量运动如瑜伽、散步等,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炎症。保持个人卫生,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穿着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裤,有助于预防妇科炎症的发生和复发。

张春香

副主任医师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妇科

手腕腱鞘炎的患者怎么按摩?

手腕腱鞘炎可通过按摩、热敷、休息等方式缓解症状。手腕腱鞘炎通常由过度使用、姿势不当、外伤、关节炎、感染等原因引起。

1、按摩手法:按摩时可用拇指指腹轻柔按压患处,从手腕向手指方向推压,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日2-3次,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炎症。

2、热敷护理:热敷可缓解疼痛和僵硬。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于患处,温度控制在40-45℃,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热敷能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3、休息调整:避免重复性手腕动作,如打字、使用鼠标等。必要时使用护腕固定手腕,减少活动量,给腱鞘充分的休息时间,防止症状加重。

4、姿势矫正:保持正确的手腕姿势,避免长时间弯曲或过度伸展。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键盘和鼠标,调整工作台高度,减少手腕压力。

5、运动锻炼:适当进行手腕伸展和强化运动,如手腕旋转、手指伸展等。每次运动5-10分钟,每日2-3次,有助于增强手腕肌肉力量,改善灵活性。

日常护理中,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橙子、鸡蛋等,促进组织修复。保持适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定期进行手腕伸展和按摩,有助于预防手腕腱鞘炎复发。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热门标签

白喉 宫颈糜烂 包皮嵌顿 瘢痕子宫 膀胱软斑病 卡波西肉瘤 面神经损伤 呼吸心跳骤停 膀胱输尿管反流 热带口炎性腹泻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