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药剂科 > 西药

宝宝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吃什么止咳药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刘长生 主任医师
浙医二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风寒感冒症状有哪些?

风寒感冒的症状主要有鼻塞、流清涕、打喷嚏、头痛、恶寒发热等。风寒感冒是中医对感冒的一种分型,主要由外感风寒邪气引起,通常表现为一系列寒性症状。

1、鼻塞

风寒感冒患者常出现鼻塞症状,鼻腔黏膜受寒邪刺激后充血肿胀,导致通气不畅。鼻塞多为双侧交替性,可能伴有鼻痒或轻微灼热感。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有助于缓解鼻塞,可用温热毛巾敷鼻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2、流清涕

风寒感冒初期多见清水样鼻涕,量多且稀薄,这是机体排出寒邪的自然反应。随着病情发展,鼻涕可能逐渐变稠。擤鼻涕时应注意方法,避免用力过猛导致鼻黏膜损伤或引发中耳炎。

3、打喷嚏

频繁打喷嚏是风寒感冒的典型表现,属于机体清除鼻腔异物的防御反应。打喷嚏时应注意遮挡口鼻,防止飞沫传播。症状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物缓解。

4、头痛

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多表现为前额或太阳穴部位胀痛,程度较轻但持续存在。头痛与风寒束表、经络不畅有关。适当按摩太阳穴或热敷颈部可帮助缓解,疼痛明显时可咨询医生用药。

5、恶寒发热

风寒感冒患者常见恶寒重、发热轻的特点,体温多在38℃以下,伴有明显怕冷、无汗症状。这是风寒外束、卫阳被遏的表现。应注意保暖但不宜过度捂热,体温超过38.5℃需及时就医。

风寒感冒期间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适量饮用姜糖水帮助发散风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症状持续3天无缓解或出现高热、咳脓痰等情况应及时就诊。平时应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注意随天气变化增减衣物,预防感冒发生。

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风寒感冒几天能自愈?

风寒感冒一般7-10天能自愈,具体恢复时间与患者体质、护理措施、是否合并并发症等因素有关。

风寒感冒是中医对以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清涕为主要表现的感冒类型的统称,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通过充分休息、适量饮温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基础护理,症状可在1周左右逐渐缓解。体质较好的青壮年人群可能恢复更快,部分患者5-7天即可痊愈。病程中需注意观察体温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或咳脓痰等表现,提示可能继发细菌感染。

婴幼儿、老年人或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因免疫力较弱,病程可能延长至10-14天。这类患者更易并发支气管炎或肺炎,若咳嗽加重伴气促、胸痛,或发热持续超过3天无缓解,需及时就医。孕妇群体出现感冒症状时,应避免自行用药,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风寒感冒期间应避免受凉吹风,饮食宜选择易消化的热粥、汤面等温热食物,可适量饮用姜糖水帮助发汗解表。保持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有助于稀释呼吸道分泌物。恢复期不宜剧烈运动,建议症状完全消失后观察2-3天再逐步恢复日常活动。若病程超过两周仍未痊愈,需到呼吸内科排查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其它疾病。

于秀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风寒感冒退烧方法?

风寒感冒退烧方法主要有物理降温、药物治疗、饮食调理、穴位按摩、生活护理等。风寒感冒多由外感风寒引起,常见症状包括发热、恶寒、鼻塞、流清涕等,需根据症状严重程度选择合适退烧方式。

1、物理降温

风寒感冒初期发热可采用温水擦浴降温,用32-34℃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处,通过水分蒸发带走体表热量。冰敷需谨慎使用,避免寒邪内侵加重病情。退热贴可贴于额头辅助降温,但需避开皮肤破损处。物理降温期间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避免体温骤降引发不适。

2、药物治疗

体温超过38.5℃时可遵医嘱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连花清瘟胶囊等。中药方剂荆防败毒散适用于风寒表证,含荆芥、防风等发散风寒药材。服药期间禁止饮酒,避免加重肝脏负担。儿童需使用儿童专用剂型,如布洛芬混悬液,严格按体重计算给药量。

3、饮食调理

发热期间宜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小米粥、藕粉等易消化食物。生姜红糖水可发散风寒,取生姜3片加红糖15克煮沸饮用。避免食用生冷瓜果及油腻食物,以防损伤脾胃阳气。适量补充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左右。

4、穴位按摩

按摩大椎穴可解表散寒,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用拇指按压3-5分钟。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按压有助于发汗解表。风池穴在枕骨下两侧凹陷处,点揉能缓解头痛恶寒症状。按摩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皮肤破损或孕妇慎用此法。

5、生活护理

发热期间应卧床休息,保持室内温度20-24℃为宜,定时开窗通风。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利于汗液蒸发,汗湿后及时更换防止受凉。每日用淡盐水漱口3-4次保持口腔清洁。密切观察体温变化,若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出现意识模糊需立即就医。

风寒感冒退烧期间需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耗伤正气。愈后一周内不宜剧烈运动或淋雨受凉,防止病情反复。日常可练习八段锦等温和运动增强体质,寒冷季节注意颈部及足部保暖。饮食可适量添加葱白、紫苏等辛温食材帮助驱散余邪,长期易感冒者可考虑玉屏风散等中药调理卫气。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风寒感冒怎样治疗?

风寒感冒可通过生姜红糖水、葱白粥、艾叶泡脚、感冒清热颗粒、荆防颗粒等方式治疗。风寒感冒通常由受凉、劳累、免疫力下降、病毒感染、环境温度骤变等原因引起。

1、生姜红糖水

生姜红糖水适合风寒感冒初期饮用,生姜具有发散风寒的作用,红糖可帮助驱寒暖胃。将生姜切片后与红糖一起煮沸饮用,有助于缓解鼻塞、头痛等风寒症状。饮用后建议卧床休息发汗,避免再次受凉。糖尿病患者及胃溃疡患者应慎用。

2、葱白粥

葱白粥取葱白段与粳米同煮,葱白含有挥发性物质能通阳散寒。适合风寒感冒伴有咳嗽症状者食用,可帮助缓解呼吸道不适。煮粥时保留葱须部分效果更佳,食用后注意保暖。阴虚火旺体质者不宜长期食用。

3、艾叶泡脚

艾叶泡脚通过足部经络传导驱散体内寒气。取干艾叶煮沸后调至适宜温度浸泡双足,水位应没过三阴交穴位。此法适合风寒感冒伴四肢冰冷者,泡至微微出汗即可。皮肤破损、静脉曲张及孕妇禁用此法。

4、感冒清热颗粒

感冒清热颗粒含荆芥穗、防风等成分,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恶寒发热。该中成药具有发汗解表功效,可缓解头痛身痛症状。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需遵医嘱使用。不可与滋补性中药同时服用。

5、荆防颗粒

荆防颗粒主要成分为荆芥、防风,针对风寒感冒伴鼻塞流清涕效果显著。该药能辛温解表,改善打喷嚏等症状。服药后需注意避风保暖,避免药效流失。服药三天症状未缓解或出现高热应停用就医。

风寒感冒期间需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000毫升左右。饮食宜选择温热易消化的粥类,如小米粥、南瓜粥等,避免生冷瓜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可用加湿器维持50%左右湿度。症状加重出现持续高热、脓涕时应及时就医排查细菌感染可能。恢复期可适当进行八段锦等温和运动帮助正气恢复。

杜永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得了风寒感冒能吃枇杷吗?

风寒感冒患者一般可以适量吃枇杷。枇杷具有润肺止咳、生津止渴的作用,有助于缓解感冒引起的咽喉不适。风寒感冒主要由外感风寒引起,通常表现为鼻塞、流清涕、畏寒等症状。

风寒感冒期间适量食用枇杷可帮助缓解咳嗽症状。枇杷含有维生素C、有机酸等成分,能够滋润咽喉黏膜,减轻干痒感。但需注意避免过量食用,以免刺激胃肠。风寒感冒患者饮食应以温热、易消化为主,可搭配生姜、葱白等辛温食材驱散寒邪。

风寒感冒若伴随明显发热、咳黄痰等症状时,需谨慎食用枇杷。此类情况可能已转为风热感冒,枇杷性微寒,过量可能加重症状。此时建议就医明确感冒类型,遵医嘱使用感冒清热颗粒等药物,避免自行通过食疗延误病情。

风寒感冒期间需注意保暖避风,饮食宜清淡温热,可适量饮用红糖姜茶辅助发汗。枇杷每日食用量建议控制在5-10颗,避免空腹食用。若感冒症状持续超过3天未缓解,或出现高热、胸闷等表现,应及时到呼吸内科就诊。日常可适当进行八段锦等温和运动增强体质,减少感冒发生概率。

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热门标签

脊索瘤 肺错构瘤 高尿酸血症 生长抑素瘤 感染性关节炎 类白血病反应 躯体形式障碍 乳头状囊腺瘤 扁桃体良性肿瘤 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