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您好!男,28岁。有将近四年的时间了一直都头晕头疼心慌全身无力,浑身难受。最近是越来越严重了。做过心电

| 2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王晋军 主治医师
柳林县柳林镇卫生院
立即预约
郝建 主治医师
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前列腺电切术应注意什么?

前列腺电切术后需注意出血感染、排尿异常、饮食调整、活动限制和定期复查。前列腺电切术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常见手术,通过电切镜切除部分前列腺组织以改善排尿困难。

1、出血感染

术后早期可能出现血尿或尿路感染。血尿通常在术后1-2周逐渐减轻,若出现大量血块或持续鲜红色尿液需立即就医。尿路感染表现为发热、尿频尿急,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等抗生素。保持会阴清洁,每日清洗并更换内裤。

2、排尿异常

术后可能出现尿失禁或排尿困难。暂时性尿失禁多因尿道括约肌水肿所致,可通过提肛运动改善。排尿困难可能由组织水肿或血块堵塞引起,若无法排尿需导尿处理。记录每日排尿次数和尿量,发现异常及时复诊。

3、饮食调整

术后24小时内禁食,之后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普食。多饮水每日2000毫升以上,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预防便秘,推荐燕麦、西蓝花等食物。限制高脂肪高糖饮食,控制体重减轻前列腺负担。

4、活动限制

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禁止骑自行车、久坐或长时间行走,防止创面出血。可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每次不超过30分钟。术后6周内禁止性生活,防止前列腺充血。

5、定期复查

术后1个月复查尿流率和残余尿量,评估手术效果。每3个月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监测前列腺状况。若出现排尿疼痛、血尿加重等症状需提前复诊。长期随访可及时发现尿道狭窄等并发症。

前列腺电切术后恢复期需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每日饮水均匀分配,避免一次大量饮水增加膀胱压力。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适量补充优质蛋白促进组织修复。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和排尿感受,出现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术后心理调节同样重要,可通过阅读、音乐等方式缓解焦虑情绪。

高建军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生殖系统

电疗治疗精神分裂好不好?

电疗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因人而异,通常作为药物疗效不佳时的辅助治疗手段。电疗主要包括改良电休克治疗和经颅磁刺激两种方式,适用于急性发作期或伴有自杀倾向的患者,但可能引起短期记忆障碍等副作用。

改良电休克治疗通过电流诱发大脑皮层广泛放电,能快速改善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尤其对紧张型木僵或拒食患者效果显著。治疗前需评估心肺功能,过程中配合肌松剂和麻醉剂可降低骨折风险。多数患者需要6-12次为一个疗程,症状缓解后仍需维持药物治疗。

经颅磁刺激采用非侵入性磁场刺激特定脑区,对阴性症状如情感淡漠有一定改善作用。该治疗无须麻醉,但需多次重复进行才能显现效果。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或头皮不适,通常治疗20-30分钟后可自行缓解。治疗期间需定期评估认知功能变化。

电疗后应保证充足睡眠,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活动。家属需观察患者情绪波动和记忆变化,配合心理社会康复训练效果更佳。日常饮食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和欧米伽3脂肪酸,定期复查脑电图和血药浓度。若出现持续头痛或意识模糊应及时复诊,医生会根据症状调整治疗方案。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病窦综合征心电的表现?

病窦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主要有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慢-快综合征、交界性逸搏心律等。病窦综合征是窦房结功能异常导致的心律失常,需结合动态心电图等检查确诊。

1、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是病窦综合征最常见的心电图表现,心率多低于50次/分。心电图显示P波形态正常但节律缓慢,PR间期可正常或延长。长期严重心动过缓可导致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确诊需排除药物影响、运动员心脏等生理性因素。

2、窦性停搏

窦性停搏表现为窦房结暂时停止发放冲动,心电图上出现长PP间期通常超过2秒,其间无P波和QRS波群。停搏时间过长时可能出现黑矇或晕厥。动态心电图可捕捉到阵发性停搏,停搏后常出现交界性或室性逸搏。

3、窦房传导阻滞

窦房传导阻滞分为三度,二度Ⅰ型可见PP间期逐渐缩短直至脱落,二度Ⅱ型为突然出现P波脱落。三度阻滞时窦性P波完全消失,需与窦性停搏鉴别。传导阻滞多与窦房结及周围组织纤维化有关,严重者需考虑起搏器治疗。

4、慢-快综合征

慢-快综合征表现为缓慢心律与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交替出现,常见房颤、房扑或房速。快速心律失常终止后常出现长RR间期。这种心电表现反映窦房结功能不全合并心房病变,治疗需兼顾心率控制与节律管理。

5、交界性逸搏心律

当窦房结功能严重受损时,房室交界区代偿性发出逸搏心律,心电图为40-60次/分的窄QRS波群,其前无相关P波或出现逆行P波。持续交界性逸搏提示窦房结功能衰竭,是植入永久起搏器的重要指征。

病窦综合征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可能诱发症状的因素。饮食上注意低盐低脂,限制咖啡因摄入。定期监测心率变化,出现明显头晕、黑矇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部分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托品等药物改善症状,严重者需考虑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日常需遵医嘱定期复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评估病情进展。

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心电监护仪怎么看数据?

心电监护仪的数据解读需要关注心率、心律、ST段、PR间期、QT间期等核心参数。正常心率范围为60-100次/分,ST段反映心肌缺血,PR/QT间期异常可能提示传导障碍或电解质紊乱。

1、心率

心率显示每分钟心脏搏动次数,监护仪通常以绿色数字实时显示。窦性心率正常值为60-100次/分,运动员可能出现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持续性心率超过100次/分为心动过速,低于60次/分为心动过缓,需结合临床判断是否需干预。房颤等心律失常时心率数值可能不准确,应以心电图波形为准。

2、心律

心律指心脏跳动的节律性,通过心电图波形判断。正常为窦性心律,P波规律出现且形态一致。室性早搏表现为宽大畸形的QRS波,房颤可见f波替代P波。频发室性早搏、室速等恶性心律失常需紧急处理。监护仪报警功能可辅助识别心律异常,但需人工复核避免误判。

3、ST段

ST段代表心室复极过程,正常应与基线持平。ST段抬高超过1毫米可能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压低常见于心肌缺血。动态ST段监测对冠心病患者尤为重要,变化超过0.5毫米即具临床意义。需注意电解质紊乱、心包炎等也可引起ST段改变。

4、PR间期

PR间期反映房室传导时间,正常值为120-200毫秒。延长超过200毫秒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间断脱落QRS波为二度阻滞。PR间期缩短可能见于预激综合征。严重传导阻滞可能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考虑临时起搏治疗。

5、QT间期

QT间期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总时间,需根据心率校正。女性QTc超过470毫秒、男性超过450毫秒为延长,可能诱发尖端扭转型室速。低钾血症、遗传性长QT综合征及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是常见诱因。QT间期动态监测对高危患者至关重要。

使用心电监护仪时应保持电极片清洁干燥,定期更换位置避免皮肤刺激。观察数据要结合患者症状和体征,避免孤立解读单一参数。发现持续异常需及时记录心电图并通知医护人员,危重变化应立即处理。非专业人员不应自行调整报警阈值,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的正常值范围与成人存在差异。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心电监护操作的方法?

心电监护操作的方法主要有正确放置电极片、连接导联线、设置监护参数、观察波形变化、处理异常情况。

1、正确放置电极片

电极片应粘贴在清洁干燥的皮肤表面,避开骨骼突出部位和肌肉震颤区域。常用位置包括左右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左右腋前线第五肋间以及胸骨左缘第四肋间。粘贴前需用酒精棉球去除皮肤油脂,确保电极片与皮肤充分接触。电极片老化或脱落时应及时更换,避免信号干扰。

2、连接导联线

标准十二导联监护需连接四肢导联和胸导联,四肢导联分别置于左右手腕和左右脚踝。三导联监护仅需连接右上肢、左上肢和左下肢导联。导联线应沿身体自然走向固定,避免缠绕打结。连接时注意区分导联颜色标记,红色对应右上肢,黄色对应左上肢,绿色对应右下肢,黑色对应左下肢。

3、设置监护参数

根据患者年龄和病情调整心率报警上下限,成人通常设置为60-100次/分。选择适当的滤波模式消除肌电干扰,增益调节使波形振幅适中。设置ST段分析功能时需确认基线平稳,QRS波群识别准确。对于心律失常患者需开启特殊分析模块,如房颤检测或室性早搏计数功能。

4、观察波形变化

持续监测P-QRS-T波形态是否正常,注意ST段有无抬高或压低。发现频发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需立即记录并报告。观察基线是否稳定,出现干扰时检查电极接触或周围电器设备。每小时记录监护数据,重大变化需保存心电图并标注临床症状。

5、处理异常情况

出现电极片过敏反应应立即更换粘贴部位并使用抗过敏电极片。导联线断裂需及时维修或更换整套导联线。监护仪显示无波形时检查导联连接和患者生命体征。遇到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需立即启动急救流程,同时确保除颤仪处于备用状态。

心电监护期间应保持患者体位舒适,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伪差。每日检查电极片粘贴部位皮肤情况,长期监护者需定期更换电极位置。注意监护仪蓄电池电量,移动患者时使用转运监护模式。监护结束后规范整理导联线,用酒精棉片清洁设备接触部位。建议医护人员定期参加心电图识别培训,提高心律失常判读能力,监护过程中发现不明原因波形异常应及时请心血管专科会诊。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热门标签

肛瘘 斑釉牙 膀胱外翻 骶骨骨折 醛固酮缺乏症 陈旧性心肌梗死 慢性细菌性痢疾 多发性皮脂腺囊肿 黑色丘疹性皮肤病 妄想型精神分裂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