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皮肤性病科 > 皮肤科 > 湿疹

你好医生,我家宝宝一周半了,脸上和头上起了好多湿疹,吃药就见轻,断了药就起,这是怎么回事呢

| 2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汪兴磊 住院医师
六安市第六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郝建 主治医师
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肋骨断了吃啥好得快快来看看?

肋骨骨折后可通过高蛋白饮食、钙质补充、维生素D摄入、抗炎食物选择及水分补充促进愈合。恢复速度受骨折程度、年龄、营养状况等因素影响。

1、高蛋白饮食:

蛋白质是组织修复的关键营养素,每日需保证每公斤体重1.2-1.5克摄入量。优选鱼类、瘦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来源,其中鱼类所含的欧米伽3脂肪酸还能减轻炎症反应。乳清蛋白粉可作为膳食补充,但需注意肾功能异常者应控制蛋白总量。

2、钙质补充:

每日钙摄入量建议达到1000-1200毫克,乳制品、芝麻酱、虾皮等食物含钙丰富。对于乳糖不耐受人群可选择钙强化豆浆或深绿色蔬菜。钙质需与维生素D协同吸收,单次补钙不宜超过500毫克以免影响吸收率。

3、维生素D摄入:

每日600-8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可促进钙质吸收,日照不足时可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包括蛋黄、深海鱼类及强化食品。血液检测显示缺乏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补充剂治疗。

4、抗炎食物选择:

蓝莓、樱桃等浆果类含花青素可减轻组织水肿,姜黄中的姜黄素具有天然抗炎作用。橄榄油替代动物油脂,坚果作为零食选择,均有助于控制炎症反应。需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加重炎症状态。

5、水分补充:

每日饮水2000-2500毫升维持细胞代谢,骨折后卧床期间更需预防脱水。可适量饮用淡盐水或椰子水补充电解质。含糖饮料及酒精会影响钙吸收,恢复期应严格限制。

骨折恢复期需保持适度活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呼吸训练防止肺部并发症。睡眠时采用半卧位减轻疼痛,咳嗽时用枕头轻压患处保护骨折端。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进度,若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营养补充需配合医嘱进行,避免自行服用大剂量营养素造成代谢负担。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手指断了做皮瓣移植多久能好?

手指皮瓣移植术后恢复一般需要3-6周,实际时间受到皮瓣类型、创面大小、术后护理、个体差异及并发症等因素影响。

1、皮瓣类型:

局部皮瓣移植因血供良好通常3-4周愈合,而游离皮瓣涉及血管吻合需延长至5-6周。邻指皮瓣或腹部带蒂皮瓣因需二次断蒂手术,整体恢复周期可能超过6周。

2、创面大小:

指尖缺损的微型皮瓣2-3周即可稳定,涉及多指节或关节的复合缺损需4周以上。创面合并骨外露或肌腱损伤时,需等待深层组织修复后才能完成表皮愈合。

3、术后护理:

严格保持患肢抬高可减少肿胀,前72小时每小时观察皮瓣颜色和温度。术后2周内避免吸烟、咖啡因等影响血管收缩行为,使用医用烤灯维持局部温度可提升皮瓣存活率。

4、个体差异:

糖尿病患者愈合时间延长20%-30%,需严格控制血糖在6-8mmol/L。儿童患者因代谢旺盛可能提前1-2周恢复,老年人则因毛细血管退化需额外1周康复期。

5、并发症:

静脉淤血需及时拆除部分缝线减压,动脉危象需在6小时内手术探查。轻度感染通过抗生素可控制,但会延迟愈合1-2周,重度感染可能导致皮瓣完全坏死。

康复期间建议佩戴定制支具保护移植区域,术后第3天开始被动活动未固定关节防止僵硬。饮食需增加优质蛋白摄入量至每日1.5g/kg体重,优先选择鱼肉、蛋清等易吸收蛋白。术后4周起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感觉再训练,使用不同纹理物品刺激神经再生。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患肢至心脏水平以上,避免侧卧压迫皮瓣。定期复查时通过多普勒超声评估血流情况,皮瓣完全稳定后可逐步恢复抓握等精细动作训练。

苏藤良

副主任医师 北海市人民医院 皮肤性病科

猴耳环消炎颗粒和头孢哪个好?

猴耳环消炎颗粒与头孢类抗生素的适用场景不同,需根据感染类型、病原体及患者个体情况选择。猴耳环消炎颗粒为中成药,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头孢为西药抗生素,针对细菌感染。两者在成分、作用机制、适应症上存在显著差异。

1、成分差异:

猴耳环消炎颗粒主要成分为猴耳环提取物,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头孢类抗生素为化学合成药物,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发挥杀菌作用。前者适用于病毒性或轻度细菌性感染,后者需明确细菌感染证据后使用。

2、适应症区别:

猴耳环消炎颗粒适用于咽喉肿痛、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症状;头孢类抗生素用于明确由敏感菌引起的肺炎、尿路感染等。病毒性感冒使用头孢无效,滥用可能增加耐药风险。

3、作用机制:

中成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抗生素直接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前者对病毒性感染可能缓解症状,后者仅对特定细菌有效,需通过药敏试验指导用药。

4、安全性对比:

猴耳环消炎颗粒不良反应较少,常见轻微胃肠道不适;头孢类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肝肾损伤等,使用前需进行皮试。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

5、治疗周期:

中成药疗程相对灵活,症状缓解后可停药;抗生素需足疗程使用,擅自停药易导致细菌耐药。混合感染时可能需联合用药,但需避免无指征的抗生素预防性使用。

建议出现感染症状时先明确病因,病毒性感染可考虑中成药对症治疗,细菌性感染需经专业医生评估后选择合适抗生素。日常应注意增强免疫力,保持口腔卫生,出现持续发热、脓性分泌物等细菌感染征象时及时就医。用药期间避免饮酒,头孢类与酒精同服可能引发双硫仑样反应。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为什么一躺下就感觉腰椎断了?

躺下时腰椎剧烈疼痛可能由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骨质疏松、脊柱退行性变或强直性脊柱炎引起。

1、腰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导致髓核压迫神经根,平躺时椎间盘压力重新分布可能加重刺激。急性期需绝对卧床,配合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缓解症状,严重者需考虑椎间孔镜手术。

2、腰肌劳损:长期姿势不良造成竖脊肌慢性损伤,躺下时肌肉放松反而暴露深层炎症。建议使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配合核心肌群训练增强稳定性,避免突然扭转动作。

3、骨质疏松:椎体骨量减少导致微骨折,卧位时椎体承重改变引发疼痛。需进行骨密度检测,补充钙剂与维生素D,严重椎体压缩骨折需行椎体成形术。

4、脊柱退行性变:小关节增生和韧带钙化使脊柱活动度下降,卧位姿势改变可能诱发关节绞锁。可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缓解僵硬,必要时进行神经根阻滞治疗。

5、强直性脊柱炎:炎症因子持续攻击骶髂关节,夜间休息时疼痛加剧是特征性表现。需生物制剂如阿达木单抗控制炎症,同时进行呼吸训练防止胸廓活动受限。

日常应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侧卧时在双腿间夹枕头保持脊柱中立位。急性期疼痛缓解后可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避免久坐久站。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K,如深绿色蔬菜促进骨胶原合成。若平躺时伴随下肢放射痛或晨僵超过30分钟,需及时进行磁共振检查排除严重病理改变。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卵圆孔未闭和头晕耳鸣有关系吗?

卵圆孔未闭可能与头晕耳鸣有关。卵圆孔未闭是心脏房间隔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可能通过反常栓塞、血流动力学改变、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偏头痛关联、缺氧机制等途径引发头晕耳鸣症状。

1、反常栓塞:

卵圆孔未闭时,静脉系统的微小血栓可通过未闭合的通道进入动脉系统,导致脑部微小栓塞。这种反常栓塞可能影响前庭系统或听觉通路供血,表现为头晕耳鸣。心脏超声造影检查可明确诊断,抗凝治疗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

2、血流动力学改变:

心脏左右心房间异常分流可能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影响脑部血流灌注。这种血流波动可能干扰内耳微循环,诱发前庭症状。经食道超声可评估分流程度,严重者需考虑封堵手术治疗。

3、自主神经紊乱:

卵圆孔未闭患者常伴有自主神经调节异常,可能引起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这种神经调节失衡会导致内耳血管痉挛或扩张,出现耳鸣伴体位性头晕。心率变异性检测可辅助诊断,生物反馈治疗可能改善症状。

4、偏头痛关联:

卵圆孔未闭与先兆性偏头痛存在显著相关性,而偏头痛发作常伴随眩晕和耳鸣。可能与血管活性物质通过心脏分流直接进入脑循环有关。预防性使用偏头痛治疗药物如氟桂利嗪可能缓解相关症状。

5、缺氧机制:

右向左分流导致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可能引起慢性脑缺氧。内耳毛细胞对缺氧敏感,长期缺氧可导致功能障碍。血氧监测可评估缺氧程度,氧疗或手术封闭可改善供氧。

建议卵圆孔未闭伴头晕耳鸣患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潜水、高空作业等可能增加右心压力的活动。饮食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的全谷物、深绿色蔬菜,限制咖啡因摄入。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改善心肺功能,但应避免突然的体位变化。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进行心脏专科评估,必要时行经导管封堵术治疗。

杜永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热门标签

绝育 鼻息肉 腹壁疝 副银屑病 颈椎滑脱 皮下结节 斑状副银屑病 过敏性血管炎 外伤性白内障 帽状腱膜下脓肿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