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皮肤性病科 > 皮肤科 > 硬皮病

硬皮病症状有传染性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苏藤良 副主任医师
北海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怎样判断肺结核患者有无传染性?

肺结核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可通过痰菌检查、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接触史评估及实验室检测综合判断。

1、痰菌检查:

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是判断传染性的金标准。患者需连续三天留取晨痰进行检测,若发现结核分枝杆菌则具有强传染性。痰培养阳性但涂片阴性者传染性较低,而分子生物学检测如GeneXpert可快速确认菌株活性。

2、临床症状:

活动期肺结核患者出现持续咳嗽、咯血、低热盗汗等症状时传染风险较高。症状出现2-3周内为传染高峰期,随着有效治疗症状减轻后传染性逐步下降。但需注意部分免疫抑制患者可能症状不典型。

3、影像学特征:

胸部CT显示空洞型病变或支气管播散灶提示活动性感染,这类患者痰菌阳性率可达70%以上。而纤维钙化病灶通常表示陈旧性结核,传染性极低。影像动态观察有助于判断病情进展。

4、接触史评估:

发病前3个月内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需重点筛查。家庭密切接触者的感染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0-30倍。接触时长、环境通风情况及防护措施都会影响传染概率。

5、实验室检测:

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提示结核感染,但不能区分活动期或潜伏期。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强阳性结合临床表现可辅助判断。血清结核抗体检测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评估。

肺结核患者确诊后应单独居住、保持房间通风,餐具煮沸消毒。密切接触者需进行结核菌素筛查,婴幼儿及免疫缺陷者建议预防性用药。患者饮食需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量不低于1.5克/公斤体重,适当补充维生素A、D。康复期可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温和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加重肺部负担。治疗期间每月复查痰菌至连续3次阴性,影像学随访至少持续1年。

林燕

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皮肤科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怎么回事?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由EB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对症支持、并发症管理、免疫调节及生活护理等方式干预。

1、病毒感染:

90%以上病例由EB病毒人类疱疹病毒4型感染导致。病毒经唾液传播,感染口咽部上皮细胞后侵入B淋巴细胞,引发全身免疫反应。急性期需使用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同时监测肝功能异常等药物副作用。

2、免疫反应:

病毒刺激B细胞异常增殖会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导致特征性异型淋巴细胞增多。临床表现为持续1-4周的高热、扁桃体渗出性炎症。糖皮质激素可用于控制过度免疫反应,但需警惕继发细菌感染风险。

3、器官受累:

约50%患者出现脾脏肿大,严重者可发生自发性脾破裂。肝功能损害表现为转氨酶升高,部分患者伴眼睑水肿或皮疹。超声检查可评估脾脏大小,卧床休息能降低脾破裂风险,必要时需外科干预。

4、并发症风险:

免疫缺陷患者可能出现噬血细胞综合征或脑炎等严重并发症。当出现持续高热、意识障碍或出血倾向时,需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合并细菌感染时应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

5、慢性管理:

恢复期持续数月至半年,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脾损伤。保证优质蛋白摄入促进淋巴细胞修复,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改善疲劳症状。定期复查血常规直至异型淋巴细胞比例恢复正常。

患病期间需严格分餐制防止唾液传播,餐具煮沸消毒。急性期进食冷藏流食可缓解咽痛,恢复阶段逐步增加鱼肉、蒸蛋等易消化高蛋白食物。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促进代谢,睡眠时间不少于8小时。三个月内禁止足球、举重等可能撞击腹部的运动,建议选择散步或瑜伽等温和锻炼方式。出现反复发热或淋巴结持续肿大需及时复查EB病毒抗体。

刘亚铃

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皮肤科

水痘何时才不再具有传染性看这里?

水痘通常在皮疹全部结痂后不再具有传染性,一般需要7-10天。传染期长短主要与皮疹严重程度、患者免疫力、是否规范隔离、是否使用抗病毒药物、是否合并并发症等因素有关。

1、皮疹结痂程度:

水痘病毒主要通过疱疹液传播,当所有疱疹完全干燥结痂时,病毒失去传播途径。未破溃的结痂皮疹基本无传染性,但若痂皮脱落暴露出未愈合的创面,仍可能携带活病毒。

2、免疫状态差异:

免疫功能正常者通常在发病后5-7天停止排毒,而免疫缺陷患者可能持续排毒2-3周。儿童产生的抗体速度通常快于成人,老年人和孕妇的病毒清除时间可能延长。

3、隔离措施执行:

严格居家隔离可缩短群体传播周期。患者应单独使用餐具、毛巾,衣物需煮沸消毒。未接种疫苗的密切接触者需观察21天,接种过疫苗者观察期可缩短至14天。

4、抗病毒治疗影响:

发病24小时内使用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可减少疱疹数量并加速结痂。静脉用更昔洛韦适用于重症患者,能将传染期从平均10天缩短至6-8天。

5、并发症发生情况:

继发细菌感染如脓疱疮会延长病程,需配合抗生素治疗。肺炎或脑炎等严重并发症患者,需待原发病控制后重新评估传染性,通常比普通患者延长3-5天。

水痘恢复期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减少皮肤瘙痒。选择棉质透气衣物,修剪指甲防止抓破疱疹。痊愈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结痂撕裂。室内定期通风换气,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接触者可通过接种疫苗获得免疫保护,暴露后3-5天内接种仍能减轻症状。患者痊愈后需继续观察2周,确认无新发皮疹方可解除隔离。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带状疱疹是否会复发以及它的传染性?

带状疱疹可能复发,但传染性较弱。复发风险与免疫力下降、年龄增长、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水疱液传播。

1、免疫力下降:

免疫系统功能减弱是带状疱疹复发的主要原因。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营养不良等会导致免疫力降低,使潜伏在神经节中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重新激活。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有助于减少复发。

2、年龄因素:

50岁以上人群复发风险显著增加。随着年龄增长,细胞免疫功能逐渐衰退,对病毒的防御能力下降。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可有效降低老年人群的复发概率。

3、慢性疾病影响:

糖尿病、肿瘤、艾滋病等慢性病患者更易复发。这些疾病会持续削弱免疫系统功能,建议此类患者定期监测免疫指标,必要时进行预防性治疗。

4、接触传播途径:

带状疱疹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水疱液传播。病毒不会通过空气或飞沫远距离传播,未患过水痘或未接种疫苗的密切接触者可能被感染并引发水痘。

5、预防措施:

避免接触患者皮疹部位,患者应覆盖水疱直至结痂。家庭成员应注意分开使用毛巾等个人物品,免疫功能低下者需特别做好防护。

带状疱疹患者应保持皮疹清洁干燥,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全谷物、瘦肉及深色蔬菜,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温和活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急性期需充分休息,恢复期可逐步增加活动量。皮疹完全结痂前应避免接触孕妇、婴幼儿等易感人群。

苏藤良

副主任医师 北海市人民医院 皮肤性病科

传染性腹膜炎怎么治疗?

传染性腹膜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腹腔引流、营养支持、对症处理、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传染性腹膜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外伤、手术并发症、腹腔器官病变、免疫系统异常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针对细菌感染,需使用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1g静脉注射,每日一次、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875mg口服,每日两次、甲硝唑500mg静脉注射,每日三次。根据细菌培养结果调整用药方案。

2、腹腔引流:对于腹腔内积液或脓肿,需进行腹腔穿刺引流。引流可减少毒素吸收,缓解症状。引流后需定期更换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防止感染扩散。

3、营养支持:患者常因感染导致食欲下降,需通过静脉营养或肠内营养补充能量。可选用高蛋白、高热量营养液,如氨基酸注射液、脂肪乳注射液,每日补充2000-2500千卡热量。

4、对症处理:针对发热、腹痛等症状,可使用解热镇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500mg口服,每6小时一次或布洛芬400mg口服,每8小时一次。同时注意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

5、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腹腔感染或器官穿孔,需进行手术干预。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探查、腹腔冲洗、病变器官切除等。术后需加强抗感染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日常护理中,患者需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深呼吸练习,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恢复。定期复查,监测感染指标和腹部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热门标签

铝尘肺 囊虫病 胃溃疡 肛周脓肿 疲劳性骨折 贲门失弛缓症 干细胞白血病 软骨发育不全 矢状窦旁脑膜瘤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