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急诊科 > 急诊科

有机农的药物中毒后有什么解毒的药物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有机磷中毒低钾血症?

有机磷中毒可能导致低钾血症,通常与毒物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呕吐腹泻导致电解质丢失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出现肌无力、心律失常等症状,需及时就医纠正电解质紊乱并清除毒物。

有机磷农药通过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引发中毒,导致乙酰胆碱蓄积,过度刺激副交感神经。这一过程可能引发严重呕吐腹泻,造成钾离子经消化道大量丢失。同时毒物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会使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进一步降低血钾浓度。部分患者因呼吸肌麻痹出现通气不足时,可能发生呼吸性酸中毒,加剧钾离子分布异常。抢救过程中使用的阿托品可能通过抑制汗腺分泌减少钾排泄,但大剂量葡萄糖输液可能加重低钾血症。

严重低钾血症可表现为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以下肢近端肌群明显,常伴有腱反射减弱。心电图可见ST段压低、T波低平、U波增高及QT间期延长等改变,可能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部分患者伴随代谢性酸中毒时会出现深大呼吸,而胃肠麻痹可能表现为腹胀与肠鸣音消失。长期低钾可能损伤肾小管浓缩功能,导致多尿和低比重尿,严重时引发横纹肌溶解。

治疗需立即终止毒物接触,用清水或碳酸氢钠溶液清洗污染部位。静脉补钾应监测血钾浓度,维持尿量在每小时40毫升以上。对重度中毒者需使用解磷定恢复胆碱酯酶活性,同时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建议中毒后1个月内定期复查心电图与电解质,避免剧烈运动防止横纹肌溶解。日常应妥善存放农药,喷洒作业时穿戴防护装备,出现头晕恶心等先兆症状立即离开现场就医。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什么是有机磷农药中毒?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指人体接触或摄入有机磷类农药后,因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导致神经功能紊乱的中毒反应。有机磷农药中毒主要由杀虫剂、除草剂等农药引起,典型表现为瞳孔缩小、多汗、肌颤、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1、中毒机制

有机磷农药通过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使乙酰胆碱在神经突触处大量蓄积,持续刺激胆碱能受体,导致副交感神经、运动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这种毒性作用在接触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即可显现,根据接触剂量不同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中毒。

2、接触途径

中毒常见于皮肤接触农药喷洒、吸入农药雾滴或误服污染食物。农业生产者因配药时不戴防护手套、逆风喷洒易发生皮肤吸收;儿童误服存放不当的农药容器是家庭主要中毒原因。部分案例因食用近期喷洒农药的蔬菜水果导致消化道摄入。

3、典型症状

早期出现头晕、恶心、多汗、瞳孔针尖样缩小;进展期表现为呕吐、腹痛、肌纤维震颤、流涎;重度中毒时出现肺水肿、昏迷、呼吸肌麻痹。部分患者中毒后1-4天可能发生中间综合征,表现为颈肌、肢体近端肌群无力。

4、诊断方法

结合农药接触史与临床症状,通过检测血液胆碱酯酶活性确诊。全血胆碱酯酶活性降至70%以下有诊断意义,30%以下提示重度中毒。尿中可检出有机磷代谢产物,如对硝基酚等。需与中暑、脑炎、食物中毒等疾病鉴别。

5、急救措施

立即脱离污染源,脱除污染衣物并用肥皂水清洗皮肤。口服中毒者需用2%碳酸氢钠溶液洗胃。阿托品可对抗毒蕈碱样症状,氯解磷定能复活胆碱酯酶。重度中毒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必要时进行血液灌流治疗。

预防有机磷中毒需规范存放农药,使用时应穿戴防护服、口罩和手套。喷洒后彻底清洗暴露皮肤,工作服单独洗涤。蔬菜水果食用前用流水浸泡15分钟以上。出现中毒症状需立即送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呼吸衰竭、迟发性神经病变等后遗症。恢复期患者应避免再次接触有机磷化合物,定期复查胆碱酯酶活性。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吃了牛黄解毒片拉肚子正常吗?

服用牛黄解毒片后出现拉肚子可能是正常药物反应,也可能与个体差异或用药不当有关。牛黄解毒片含有大黄等泻下成分,部分人群可能出现轻度腹泻。

牛黄解毒片中的大黄、黄芩等成分具有清热泻火作用,可能刺激肠道蠕动加快。体质敏感者或空腹服药时,药物对胃肠黏膜的刺激可能更明显,导致大便次数增多或粪便变稀。这种反应通常出现在用药初期,随着身体适应或停药后症状会逐渐缓解。若腹泻程度较轻且无其他不适,可适当减少药量或改为餐后服用。

少数情况下,腹泻可能提示药物过敏或胃肠功能紊乱。若出现水样便每日超过三次、持续两天以上,或伴随严重腹痛、发热、便血等症状,需考虑药物不良反应。长期超剂量服用可能引发电解质紊乱,此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脾胃虚寒体质者更易出现持续性腹泻,这类人群应避免自行服用清热类药物。

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可配合米粥、山药等养护胃肠。出现腹泻时可适当饮用淡盐水补充电解质,观察症状变化。若调整用药方式后腹泻仍不缓解,或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尿量减少等,应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使用中成药前建议咨询中医师辨证施治,避免同类药物叠加使用。

李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有机磷农药中毒后怎么办?

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可通过脱离毒源、清除毒物、使用解毒药物、对症支持治疗、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等方式处理。有机磷农药中毒通常由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误服等原因引起,需立即就医。

1、脱离毒源

立即将患者转移至通风良好的安全环境,避免继续接触农药。若为皮肤接触中毒,迅速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15分钟以上,特别注意毛发、指甲缝等易残留。眼部接触时用生理盐水或清水持续冲洗至少10分钟。呼吸道吸入者需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

2、清除毒物

口服中毒者在意识清醒状态下可立即催吐,但昏迷或抽搐患者禁止催吐。使用活性炭混悬液吸附毒物,配合导泻剂如硫酸镁促进排泄。洗胃应在中毒后1小时内进行,使用温盐水反复冲洗至洗出液无农药气味,昏迷患者洗胃前需气管插管保护气道。

3、使用解毒药物

阿托品注射液可对抗毒蕈碱样症状,需早期足量使用至出现阿托品化。氯解磷定注射液能复活胆碱酯酶,与阿托品联用效果更佳。长托宁注射液适用于中重度中毒的持续治疗。用药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瞳孔、心率等变化,防止阿托品过量。

4、对症支持治疗

出现呼吸衰竭时需机械通气,维持血氧饱和度。癫痫发作可用地西泮注射液控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特别注意低钾血症。急性肺水肿患者限制液体入量,给予呋塞米注射液利尿。严重中毒者可进行血液灌流清除血液中的有机磷。

5、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血压、血氧变化。定期检测全血胆碱酯酶活性评估中毒程度。观察是否出现中间综合征,表现为颈肌、肢体近端肌无力。记录24小时出入量,监测肝肾功能。中毒后3天内仍可能发生反跳现象,需延长观察期。

有机磷农药中毒后需严格卧床休息,恢复期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中毒后1个月内避免接触任何有机磷化合物,定期复查胆碱酯酶活性。从事农业工作者应规范使用防护装备,农药存放于儿童无法触及处。出现头晕、多汗等可疑症状时立即就医,不可延误治疗时机。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有机磷中毒会引发哪些后遗症?

有机磷中毒可能引发迟发性神经病、中间综合征、精神障碍等后遗症。有机磷中毒后遗症主要与中毒程度、救治时机等因素有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长期神经系统损害或心理异常。

1、迟发性神经病

迟发性神经病通常在中毒后2-4周出现,主要表现为下肢远端肌肉无力和萎缩,可能伴随感觉异常。这种后遗症与有机磷化合物抑制神经靶酯酶有关,导致轴索变性和脱髓鞘改变。患者可能出现行走困难、足下垂等症状,恢复期可达数月到数年。治疗包括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配合康复训练改善运动功能。

2、中间综合征

中间综合征多发生在中毒后1-4天,特征是颈肌、肢体近端肌群和呼吸肌麻痹。患者可能出现抬头困难、吞咽障碍或呼吸衰竭,与胆碱酯酶持续抑制导致的神经肌肉接头传导障碍有关。需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支持。使用氯解磷定注射液等胆碱酯酶复活剂可缓解症状,但部分患者仍会遗留肌力减退。

3、精神障碍

部分重度中毒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记忆力减退等精神症状,可能与有机磷直接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有关。急性期谵妄症状多在1周内消退,但认知功能障碍可能持续更久。治疗需结合心理评估,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奥氮平片、舍曲林片等药物,配合认知行为疗法改善症状。

4、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长期后遗症包括多汗、心率失常、消化功能紊乱等自主神经失调表现。这些症状与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未完全恢复有关,导致自主神经调节异常。患者可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肠蠕动亢进等症状,可通过调节自主神经药物如谷维素片配合生活方式调整改善。

5、慢性中毒性肝损伤

反复小剂量接触有机磷可能导致肝脏代谢功能异常,表现为转氨酶升高、黄疸等。这种后遗症与有机磷代谢产物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相关。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必要时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等保肝药物,避免进展为肝纤维化。

有机磷中毒后应定期复查胆碱酯酶活性及神经系统功能评估,后遗症恢复期需保证充足营养摄入,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B族维生素。避免接触农药等有毒物质,出现肌肉震颤或情绪异常时及时就医。康复阶段可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改善心肺功能,但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循序渐进。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热门标签

贫血 鼻息肉 百日咳 神游症 腹股沟疝 副球孢子菌病 急性失血性贫血 急性胃粘膜病变 颞下颌关节脱位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