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尿毒症性肺炎患者可通过控制液体摄入、维持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规范透析治疗、监测生命体征等方式护理。尿毒症性肺炎通常由肾功能衰竭导致代谢废物蓄积、免疫功能下降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
1、控制液体摄入尿毒症患者肾脏排水能力下降,需严格限制每日液体摄入量在1000-1500毫升。记录24小时出入量,避免摄入汤粥等高水分食物。液体过量可能加重肺水肿,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建议使用带刻度的水杯,分次少量饮用。
2、维持电解质平衡定期监测血钾、血钙等指标,避免高钾血症引发心律失常。限制香蕉、土豆等高钾食物摄入,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降钾树脂散。低钙血症可配合碳酸钙D3片补充,同时需控制血磷水平,限制动物内脏等高磷食物。
3、预防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需保持居室通风,每日紫外线消毒30分钟。卧床患者每2小时翻身拍背,使用羧甲司坦口服溶液稀释痰液。出现发热或脓痰时及时留取痰培养,可经验性使用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注射液。
4、规范透析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需保证每周3次规律治疗,注意动静脉内瘘保护,避免压迫或抽血。腹膜透析者严格无菌操作,观察透析液浑浊度。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5%,超滤过多可能导致低血压或肌肉痉挛。
5、监测生命体征每日测量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控制在130-150/80-90毫米汞柱。使用指脉氧仪监测,血氧低于90%时给予鼻导管吸氧。记录尿量变化,24小时尿量少于400毫升需警惕急性左心衰,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缓解症状。
护理期间需提供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蛋白摄入0.6-0.8克/公斤体重,优先选择鸡蛋清、鱼肉等易吸收蛋白。保持环境温度22-24摄氏度,湿度50%-60%。鼓励患者进行床旁踝泵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每次10-15分钟,每日3次。若出现意识改变或喘憋加重,应立即联系急救转运至具备透析条件的医院。
淋巴管阻塞引起的下肢淋巴水肿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皮肤增厚、肢体沉重感、反复感染及纤维化。下肢淋巴水肿通常由淋巴回流受阻导致组织间隙蛋白液体积聚引起,可能伴随丹毒样发作或皮肤角化过度。
1、患肢肿胀早期表现为单侧下肢凹陷性水肿,晨轻暮重,抬高患肢可暂时缓解。随着病情进展,肿胀逐渐转为非凹陷性,可能与淋巴管发育异常、丝虫感染或肿瘤压迫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表现为足背、踝部或小腿周径增粗,需通过淋巴闪烁造影确诊。治疗需结合加压疗法和手动淋巴引流。
2、皮肤增厚慢性期出现表皮过度角化和苔藓样变,皮肤纹理加深呈象皮样改变。这与长期蛋白质淤积刺激成纤维细胞增生相关,常见于乳腺癌术后放疗或先天性淋巴管畸形患者。皮肤护理需使用低敏保湿剂,避免使用碱性清洁产品。
3、肢体沉重感患者常主诉下肢灌铅样坠胀感,活动后加重,与淋巴液淤积增加肢体重量有关。可能继发于盆腔肿瘤淋巴结转移或反复蜂窝织炎导致的淋巴管损伤。建议穿戴20-30mmHg压力梯度弹力袜,配合间歇气囊压迫治疗。
4、反复感染特征性表现为丹毒样发作,患肢出现红斑、皮温升高伴寒战高热,每年发作可达3-5次。因淋巴淤积导致局部免疫功能下降,常见病原体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急性期需使用青霉素V钾片或头孢呋辛酯片抗感染。
5、纤维化晚期出现皮下组织纤维硬化,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和肢体畸形。与巨噬细胞持续释放转化生长因子β1有关,多见于先天性米尔罗伊病。可尝试苯吡喃酮类药物治疗,严重者需考虑减容手术。
下肢淋巴水肿患者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蚊虫叮咬和外伤,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每日进行抬腿运动和低强度有氧锻炼,睡眠时垫高患肢15-20厘米。饮食需限制钠盐摄入,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族补充。建议每3-6个月到血管外科或淋巴专科随访,监测肢体体积变化。出现发热或皮肤红肿时应立即就医,预防感染导致的病情急剧恶化。
咽鼓管阻塞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及生活干预等方式改善。
咽鼓管阻塞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耳闷胀感、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药物治疗可选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等,有助于减轻黏膜水肿和促进分泌物排出。物理治疗包括捏鼻鼓气法、咽鼓管吹张术等,能帮助恢复咽鼓管通畅。对于顽固性阻塞,可考虑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或鼓膜置管术。生活干预需避免用力擤鼻,保持鼻腔清洁,适当咀嚼口香糖或打哈欠以促进咽鼓管开放。
日常注意预防感冒,避免接触过敏原,出现症状及时就医评估。
小儿细菌性肺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药物。细菌性肺炎通常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等症状。上述药物可针对不同致病菌发挥作用,但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药敏结果选用。
阿莫西林颗粒属于青霉素类抗生素,对肺炎链球菌等革兰阳性菌效果较好。头孢克洛干混悬剂作为第二代头孢菌素,抗菌谱更广,适用于对青霉素过敏的患儿。阿奇霉素干混悬剂作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支原体、衣原体等非典型病原体也有抑制作用。使用抗生素时需完成全程治疗,避免耐药性产生。
治疗期间家长需保持患儿充足休息,适当补充温开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若出现持续高热或呼吸困难应及时复诊。
小儿病毒性肺炎可遵医嘱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利巴韦林颗粒、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等药物。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适用于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肺炎,能抑制病毒复制。利巴韦林颗粒为广谱抗病毒药物,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常见病原体有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平喘功效,可缓解咳嗽、痰多等症状。用药期间需观察患儿体温、呼吸频率及精神状态变化,避免与其他药物混用。
建议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水分摄入,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