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感染性疾病科 > 传染科

如果有抗体还会不会感染乙肝病毒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苏藤良 副主任医师
北海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乙肝病毒为什么杀不死?

乙肝病毒难以彻底清除主要与病毒特性、免疫逃逸机制和宿主因素有关。乙肝病毒的复制特点包括cccDNA持续存在、免疫耐受状态、病毒变异逃逸、肝细胞再生微环境以及抗病毒药物局限性等因素共同导致其难以根除。

1、cccDNA持续存在

乙肝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可在肝细胞核内长期稳定存在,形成病毒储存库。现有抗病毒药物无法直接靶向清除cccDNA,停药后可能重新启动病毒复制。干扰素治疗虽可能通过免疫调节作用间接影响cccDNA,但清除效率有限。

2、免疫耐受状态

围产期或婴幼儿期感染易形成免疫耐受,机体对病毒抗原无有效免疫应答。成年期感染慢性化后也会出现特异性T细胞耗竭,导致免疫系统无法识别和清除病毒感染的肝细胞。这种免疫耐受状态使病毒得以长期潜伏。

3、病毒变异逃逸

乙肝病毒逆转录酶缺乏校正功能,易产生基因变异。长期抗病毒治疗可能筛选出耐药突变株,如拉米夫定相关的YMDD变异。病毒还可通过表面抗原变异逃避免疫识别,或产生缺陷病毒颗粒干扰免疫清除。

4、肝细胞再生微环境

乙肝病毒可与肝细胞基因组发生整合,随肝细胞分裂而持续存在。肝损伤后的再生过程中,病毒DNA可能被错误掺入新生肝细胞。这种整合的病毒DNA虽不参与复制,但可持续表达病毒蛋白维持感染状态。

5、抗病毒药物局限性

核苷类似物仅能抑制病毒逆转录过程,对已存在的cccDNA无效。现有药物难以完全阻断病毒蛋白的产生和分泌,且需要长期用药维持疗效。新型靶向cccDNA的药物和治疗性疫苗尚在研发阶段,临床效果有待验证。

慢性乙肝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病毒载量和肝脏影像学变化,遵医嘱规范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一线抗病毒药物。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饮酒和肝毒性药物,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接种乙肝疫苗可预防重叠感染,高风险人群需加强肝癌筛查。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乙肝病毒携带者能怀孕吗?

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般可以怀孕,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母婴阻断干预。乙肝病毒携带者怀孕的风险主要有病毒载量高、肝功能异常、母婴垂直传播等因素。

乙肝病毒携带者若处于免疫耐受期,肝功能正常且病毒载量低,通常对妊娠影响较小。这类孕妇需定期监测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定量及肝脏超声,妊娠晚期可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降低母婴传播概率。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需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完成全程免疫接种后可有效阻断感染。

少数乙肝病毒携带者若存在肝功能明显异常或肝硬化,妊娠可能加重肝脏负担。此类情况需先进行抗病毒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评估妊娠风险。活动性肝炎患者怀孕可能诱发肝衰竭,需在感染科和产科医生共同监护下制定个体化方案。

乙肝病毒携带者计划怀孕前应完善乙肝五项、HBV-DNA、肝功能及肝脏弹性检测等评估。孕期避免过度劳累,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禁止饮酒。所有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分娩后,新生儿均需按标准流程进行联合免疫,并定期检测抗体水平。哺乳期母亲若未进行抗病毒治疗且乳头无破损,可正常母乳喂养。

魏碧荷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妇科

如果有结肠癌按下去会痛吗?

结肠癌早期通常无明显按压痛,中晚期可能出现局部压痛或肿块。疼痛表现与肿瘤位置、浸润深度及并发症有关,主要影响因素有肿瘤侵犯神经、肠梗阻、炎症反应等。

1、肿瘤侵犯:

当肿瘤向肠壁深层浸润或穿透浆膜层时,可能刺激腹膜神经丛引发压痛。这种疼痛多为持续性钝痛,按压病灶对应体表位置可能加重痛感,常见于右半结肠癌进展期。

2、肠梗阻:

肿瘤增长导致肠腔狭窄或完全阻塞时,肠道蠕动受阻会引发阵发性绞痛。此时按压腹部可能触及条索状包块,伴随腹胀、呕吐等机械性肠梗阻典型症状。

3、炎症反应:

肿瘤表面溃烂合并感染时,局部会出现炎性渗出和腹膜刺激征。按压病变区域可诱发反跳痛,常伴有发热、白细胞升高等全身炎症反应。

4、转移灶压迫:

晚期发生肝转移或腹膜种植时,肿大淋巴结或转移结节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右上腹压痛可能提示肝转移,盆腔压痛则需警惕卵巢或直肠膀胱陷凹转移。

5、个体差异:

疼痛敏感度因人而异,消瘦患者因腹壁脂肪层薄更易触及肿块。老年患者或糖尿病患者可能痛阈升高,即使肿瘤较大也不一定出现明显压痛。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尤其有家族史或长期便秘腹泻者。日常注意观察排便习惯改变,出现持续腹痛、血便或体重下降应及时就诊。饮食上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红肉及加工食品,适度运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确诊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综合治疗,避免自行按压腹部肿块以防肿瘤扩散。

邸立君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乙肝病毒在空气中能存活多久?

乙肝病毒在体外常温干燥环境下一般可存活7天左右,实际存活时间受环境温度、湿度、紫外线强度、病毒载量及附着物材质等因素影响。

1、环境温度:

乙肝病毒在20-25℃室温条件下稳定性较强,存活时间可达1周。当环境温度升至60℃以上时,病毒10分钟内即失去活性,而4℃冷藏环境下存活时间可延长至6个月。温度波动会显著影响病毒蛋白外壳的完整性。

2、环境湿度:

相对湿度40-60%时病毒存活最久,干燥环境会加速病毒失活。血液等体液干燥后形成的结痂仍可能携带活病毒,但湿润环境中的病毒因有机物保护存活时间更长。极端潮湿环境可能滋生微生物加速病毒降解。

3、紫外线照射:

直接阳光中的紫外线30分钟可使90%病毒灭活。医疗场所常用紫外线消毒灯对污染表面照射30分钟以上能达到消毒效果。紫外线通过破坏病毒DNA结构使其丧失复制能力。

4、病毒载量:

高浓度病毒液滴如血液溅洒中的病毒存活时间显著长于低浓度体液。1毫升血液中的病毒颗粒可达1亿个以上,干燥后仍可能保持传染性。微量血清或唾液中的病毒存活时间相对较短。

5、附着物材质:

不锈钢、塑料等非孔隙表面病毒存活时间可达7天,而棉布等多孔材料因毛细作用加速干燥,病毒通常在24小时内失活。玻璃表面的病毒存活时间介于两者之间,约3-5天。

日常接触被污染物品后应及时用肥皂水清洗暴露部位,医疗机构需对可能污染的器械采用高压蒸汽或环氧乙烷灭菌。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保持环境通风干燥、定期对高频接触表面消毒、避免共用剃须刀等个人物品能有效降低间接传播风险。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虽有限,但接触污染源后仍建议及时进行专业消毒处理。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如果有糖尿病尿检是不是能检查出来?

糖尿病可通过尿检辅助诊断,但需结合血糖检测综合判断。尿检主要观察尿糖、尿酮体等指标,但影响因素有肾脏糖阈变化、近期饮食、检测时机等。

1、尿糖检测:

尿糖阳性可能提示血糖超过肾脏重吸收能力通常血糖>10毫摩尔/升,但部分老年人或肾病患者因肾脏糖阈升高可能出现血糖高而尿糖阴性。需同步检测空腹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

2、尿酮体检测:

尿酮体阳性常见于1型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或严重高血糖状态,反映体内脂肪分解加速。但饥饿、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也可能导致酮体出现,需结合血糖值鉴别。

3、检测时机影响:

晨起第一次排尿可能因夜间尿液浓缩出现假阳性,餐后2小时排尿受饮食干扰较大。建议采集空腹晨尿或随机尿标本,同时进行血糖检测。

4、肾脏功能干扰:

慢性肾脏病患者可能出现肾性糖尿血糖正常但尿糖阳性,而糖尿病肾病晚期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糖反而可能减少。需评估尿微量白蛋白等肾功能指标。

5、其他尿液指标:

尿比重增高可能提示脱水状态,尿白细胞增多需排查泌尿系感染,这些继发改变可能间接影响糖尿病病情评估。

糖尿病患者日常需定期监测血糖谱,尿检可作为补充手段。建议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荞麦,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若发现尿糖持续阳性或尿酮体异常,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注意足部护理预防感染,每年进行眼底及尿微量白蛋白筛查。

于秀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热门标签

肠粘连 多毛症 大便失禁 肌腱损伤 恶性淋巴瘤 急性额窦炎 类圆线虫病 脑动脉夹层 视网膜震荡 感应性妄想性障碍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