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 其他小儿内科疾病

看看是否有好转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于信玲 副主任医师
吉林省通化县二密镇马当卫生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甲亢服碘131多长时间能好转?

甲亢患者服用碘131后通常1-3个月症状逐渐好转,具体时间与个体代谢、病情严重程度及甲状腺功能恢复情况相关。

碘131治疗通过放射性碘破坏甲状腺组织减少激素分泌,多数患者在治疗后4-6周开始出现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2-3个月后症状明显改善。部分轻度甲亢患者可能在1个月内见效,而甲状腺肿大明显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治疗初期可能出现短暂甲亢症状加重或颈部胀痛,属于正常反应。需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避免过早评估疗效。

治疗期间应避免高碘饮食,规律作息并遵医嘱监测心率、体重等指标变化。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孩子咳嗽从干咳到有痰是好转吗?

孩子咳嗽从干咳到有痰可能是好转的表现,但也可能与病情进展有关。干咳转为有痰通常提示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可能与炎症反应减轻或感染控制有关。若痰液变稀、颜色变浅且咳嗽频率降低,多属于好转迹象。

呼吸道感染初期常表现为干咳,随着炎症反应,支气管黏膜分泌增多形成痰液。若痰液为白色或淡黄色且易咳出,通常反映机体正在清除病原体。伴随体温下降、食欲恢复等症状时,更支持病情好转。部分病毒性感冒病程中这种转变属于正常病理过程。

但若痰液变稠、呈黄绿色或伴有呼吸困难、持续发热,可能提示细菌感染加重或出现支气管肺炎。百日咳等疾病也会出现咳嗽性质改变,此时需警惕病情进展。婴幼儿因咳嗽反射较弱,痰液滞留可能增加喘息风险。

建议观察孩子精神状态与伴随症状,保持室内湿度,适当拍背帮助排痰。若痰量增多或出现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评估。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口腔溃疡好转的顺序是什么?

口腔溃疡好转的顺序通常是从疼痛减轻到溃疡面缩小,最后完全愈合。

口腔溃疡的恢复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初期溃疡周围的红肿会逐渐消退,疼痛感明显减轻。随后溃疡表面的白色或黄色伪膜变薄,溃疡边缘开始向内收缩,面积缩小。最后溃疡面被新生黏膜覆盖,颜色接近正常组织,完成愈合。整个过程通常需要7-14天,但具体时间因人而异。保持口腔卫生有助于加速恢复,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可以减少不适感。

日常应注意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硬膜下血肿的好转表现?

硬膜下血肿的好转表现主要有意识状态改善、头痛减轻、肢体活动恢复、呕吐消失、生命体征稳定等。硬膜下血肿是指颅内出血积聚在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的潜在腔隙中,多由外伤引起,需根据血肿量及症状严重程度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1、意识状态改善

患者从嗜睡、昏睡逐渐转为清醒,或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提高,提示脑组织受压缓解。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可能出现认知功能恢复,如记忆力、定向力好转。需密切监测意识变化,避免迟发性血肿扩大。

2、头痛减轻

颅内压降低后,原持续性胀痛或搏动性头痛逐渐减轻,伴随的恶心感同步缓解。部分患者需配合使用甘露醇等脱水药物控制颅高压。头痛完全消失通常需血肿完全吸收后实现。

3、肢体活动恢复

偏瘫侧肌力从0-1级逐步恢复至3级以上,病理征转阴,说明运动皮层压迫解除。康复期可配合针灸、电刺激等物理治疗。若肌力恢复停滞超过2周,需复查CT排除复发。

4、呕吐消失

随着颅内压下降,前庭神经核刺激减少,喷射性呕吐症状消失。婴幼儿患者需注意与喂养相关呕吐鉴别。持续呕吐可能提示小脑幕切迹疝等危急情况。

5、生命体征稳定

血压、脉搏、呼吸频率逐渐恢复正常,库欣反应消失,说明脑干功能未受持续损害。术后患者需警惕血压波动引发再出血。体温恢复正常提示无继发感染。

硬膜下血肿患者恢复期应保持头部抬高15-30度,避免剧烈咳嗽和用力排便。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流质为主,逐步过渡到普食。康复训练需循序渐进,从被动关节活动到主动抗阻训练。定期复查头颅CT观察血肿吸收情况,慢性血肿患者需警惕复发,术后3个月内避免头部再次外伤。睡眠时建议健侧卧位,减少患侧脑组织受压。出现头痛加剧或新发神经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全科

宝宝脱水好转的表现?

宝宝脱水好转的表现主要有尿量增加、精神状态改善、皮肤弹性恢复、口唇湿润度提升、眼窝凹陷减轻等。

1、尿量增加

脱水时宝宝尿量明显减少甚至无尿,好转后尿量逐渐恢复正常。家长需观察尿布更换频率,若6-8小时内排尿次数超过3次且尿液颜色变浅,提示体液得到补充。母乳喂养婴儿可通过称重法评估摄入量,每24小时体重增长15-30克为理想状态。

2、精神状态改善

脱水会导致宝宝嗜睡或烦躁不安,好转后逐渐恢复活泼状态。典型表现为开始主动玩耍、眼神有焦点、对逗引产生反应。重度脱水患儿可能出现意识模糊,恢复期会首先建立基本互动能力,家长需记录清醒时长与反应灵敏度变化。

3、皮肤弹性恢复

轻度脱水时捏起腹部皮肤回弹时间超过2秒,好转后回弹速度加快。测试时应选择脐周皮肤,拇指与食指轻捏形成皮褶,正常应在松开后1秒内展平。早产儿及肥胖婴儿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因皮下脂肪可能影响测试准确性。

4、口唇湿润度提升

脱水患儿口腔黏膜干燥、唾液分泌减少,好转时可见舌面恢复湿润光泽。家长可用清洁棉签轻触唇内侧,无纤维粘连为湿润达标。需注意发热或张口呼吸可能干扰判断,应配合观察是否停止舔唇动作。

5、眼窝凹陷减轻

中重度脱水会出现眼球下沉、眼眶周围皮肤松弛,补液后48小时内逐渐充盈。评估时让宝宝平卧,从正面观察眼睑与眼球贴合度,同时检查前囟门是否恢复平坦。早产儿因颅骨发育特点,该体征可能表现不典型。

发现脱水症状改善后仍需维持补液治疗,母乳喂养婴儿应增加喂养频次,配方奶喂养可继续口服补液盐溶液。避免过早摄入高糖饮料或纯水,防止电解质紊乱。恢复期每日监测体重变化,若连续两次喂养拒绝进食或出现呕吐复发,需立即返院复查。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有助于呼吸道黏膜修复,选择棉质透气衣物减少水分蒸发消耗。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热门标签

早泄 鞭虫病 妊娠反应 肺结节病 胃泌素瘤 僵人综合征 脉络膜出血 带状角膜病变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