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鼻塞咳嗽咳喘能不能使用清咳平喘颗粒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止咳平喘效果好吗?

止咳平喘药物的效果因人而异,需根据具体病因和药物类型判断。常用药物包括氨溴索口服溶液、复方甘草片、孟鲁司特钠片、布地奈德吸入剂、沙丁胺醇气雾剂等,分别适用于不同机制引起的咳嗽或喘息症状。

氨溴索口服溶液通过稀释痰液促进排痰,适用于伴有黏稠痰液的支气管炎患者。复方甘草片含甘草流浸膏等成分,对轻度干咳有镇咳作用。孟鲁司特钠片作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能缓解过敏性哮喘引发的喘息。布地奈德吸入剂属于糖皮质激素,需规律使用才能控制气道炎症。沙丁胺醇气雾剂则通过快速扩张支气管改善急性喘息发作。

使用止咳平喘药物需注意区分病因。感染性咳嗽需配合抗感染治疗,心源性哮喘需针对心功能不全用药。儿童用药需选择适合剂型,孕妇应避免含可待因成分药物。长期使用激素类吸入剂可能引起口腔念珠菌感染,速效支气管扩张剂过量可能引发心悸。

建议咳嗽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发热、胸痛、咯血时及时就医。日常可保持空气湿润,避免冷空气及油烟刺激,过敏体质者需远离花粉尘螨等过敏原。用药期间观察症状变化,记录发作诱因和规律,复诊时向医生详细说明用药反应。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止咳平喘的中药有哪些?

止咳平喘的中药主要有麻黄、苦杏仁、枇杷叶、桑白皮、紫苏子等。这些中药可通过不同机制缓解咳嗽气喘症状,适用于风寒、风热或痰湿等证型,使用前需经中医辨证。

1、麻黄

麻黄为发汗解表要药,其麻黄碱成分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适用于风寒束肺引起的咳嗽气喘。常与桂枝配伍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但阴虚盗汗及高血压患者慎用。现代药理证实其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可减轻气道高反应性。

2、苦杏仁

苦杏仁含苦杏仁苷,经肠道分解产生微量氢氰酸,能抑制咳嗽中枢。多用于肺热咳嗽、痰多气逆,常与桑白皮同用。需注意炮制去毒,过量可能引起氰化物中毒,儿童用量需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

3、枇杷叶

枇杷叶具有清肺止咳功效,所含三萜类化合物能稀释痰液。适用于风热犯肺或燥热伤肺导致的干咳无痰,常制成枇杷膏使用。其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呼吸道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

4、桑白皮

桑白皮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适用于肺热喘咳兼见水肿者。所含桑皮素可抑制组胺释放,减轻支气管痉挛。常与地骨皮配伍治疗小儿肺热咳嗽,脾胃虚寒者需配伍健脾药物。

5、紫苏子

紫苏子能降气消痰定喘,富含α-亚麻酸等活性成分。多用于痰壅气逆引起的胸闷喘咳,常与莱菔子、白芥子组成三子养亲汤。其挥发油成分具有镇咳祛痰作用,但阴虚咳喘者不宜单用。

使用止咳平喘类中药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润。风寒咳嗽者可配合生姜红糖水,风热咳嗽建议食用雪梨百合。若咳嗽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肺结核、哮喘等疾病。孕妇及儿童用药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调整配伍和剂量,不可自行长期服用含麻黄的制剂。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慢性咳喘是怎么引起的?

慢性咳喘可能由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胃食管反流、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等原因引起。慢性咳喘表现为长期反复咳嗽、喘息或胸闷,通常持续超过8周,需结合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或环境过敏原刺激有关。患者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气道出现高反应性,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典型症状为发作性喘息、夜间咳嗽加重,部分患者可闻及哮鸣音。临床常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孟鲁司特钠片、沙丁胺醇气雾剂等药物控制症状,需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并定期监测肺功能。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与长期吸烟或空气污染暴露相关,表现为持续性气流受限。气道和肺泡结构破坏导致黏液分泌增多,出现晨起咳痰、活动后气促等症状。急性加重期常需使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氨茶碱缓释片等支气管扩张剂,配合盐酸氨溴索口服液促进排痰。患者应严格戒烟并进行呼吸康复训练。

3、胃食管反流

胃酸反流刺激咽喉部可引起慢性咳嗽,多发生于餐后或平卧时。反流物误吸入气道可能诱发喘息,常伴反酸、烧心等消化道症状。治疗需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配合多潘立酮片促进胃肠蠕动。建议睡前3小时禁食,抬高床头15-20厘米,避免摄入咖啡因及高脂食物。

4、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鼻后滴漏是常见诱因,鼻炎或鼻窦炎产生的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引发持续性清嗓样咳嗽。患者可能合并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可选用氯雷他定片抗过敏,配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减轻鼻腔炎症。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有助于清除分泌物,保持室内湿度适宜。

5、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导致非哮喘性慢性咳嗽,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症状以干咳为主,无典型喘息发作,但气道反应性检测可能阳性。诊断需通过诱导痰细胞学检查,治疗主要采用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等糖皮质激素,必要时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慢性咳喘患者需注意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以减少尘螨积聚。冬季外出佩戴口罩可避免冷空气刺激,适当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有助于改善肺功能。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食物诱发气道反应,合并胃食管反流者需控制晚餐进食量。建议每半年复查胸部CT或肺功能,症状加重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小儿咳喘灵泡腾颗粒怎么样?

小儿咳喘灵泡腾颗粒是一种常用于缓解儿童咳嗽、气喘症状的中成药制剂,主要成分为麻黄、苦杏仁、石膏等中药材,具有宣肺平喘、清热化痰的功效。

1、成分解析:

该药物以麻黄碱舒张支气管,苦杏仁镇咳祛痰,石膏清热泻火,辅以金银花、板蓝根等增强抗炎作用。中药复方配伍可协同缓解呼吸道痉挛和炎症反应,适用于外感风热或痰热壅肺引起的咳喘。

2、适应症状:

针对儿童急性支气管炎、轻型哮喘发作出现的咳嗽痰黄、喘息气促等症状。对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伴随的刺激性干咳效果显著,但细菌性肺炎等重症需配合抗生素治疗。

3、剂型优势:

泡腾颗粒剂型溶解快、吸收迅速,适合儿童服用。水果口味能提高用药依从性,且避免了片剂吞咽困难的问题。冲泡后药物分散均匀,有利于剂量准确控制。

4、注意事项:

糖尿病患儿慎用含糖辅料剂型,心脏病患者需警惕麻黄碱引起的心悸副作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若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就医。

5、联合用药:

与西药止咳药联合使用时需间隔2小时,避免同类药物叠加导致不良反应。细菌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配合头孢克洛等抗生素,严重喘息发作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

日常护理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50%-60%可减轻气道刺激。饮食宜清淡,适量食用雪梨、白萝卜等润肺食材。避免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咳嗽期间减少剧烈运动。若服药3天症状未缓解或出现高热、紫绀等表现,应及时儿科就诊评估病情。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三伏贴咳喘应贴在什么位置?

三伏贴咳喘通常贴敷于背部肺俞穴、定喘穴、膻中穴、天突穴及大椎穴等穴位。贴敷位置选择需结合中医经络理论,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达到温阳散寒、止咳平喘的效果。

1、肺俞穴:

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属足太阳膀胱经。该穴位直接关联肺部功能,贴敷可改善肺气虚寒引起的慢性咳嗽、气喘。操作时需准确定位,双侧对称贴敷。

2、定喘穴:

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处,为咳喘经验效穴。贴敷此穴能缓解支气管痉挛,对过敏性哮喘、夜间阵发性咳嗽效果显著。需注意皮肤敏感者可能出现轻微灼热感。

3、膻中穴:

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处。此穴为气会之穴,贴敷可宽胸理气,改善胸闷气促症状。尤其适用于咳嗽伴胸胁胀满的患者,但需避开乳房组织。

4、天突穴:

位于胸骨上窝中央凹陷处,属任脉要穴。贴敷该穴能利咽止咳,对喉源性咳嗽、咽痒即咳等症状有缓解作用。操作时应避开气管软骨,贴敷时间不宜过长。

5、大椎穴:

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为督脉与阳维脉交会穴。贴敷可振奋阳气,改善阳虚型咳喘。该部位皮肤较厚,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至6-8小时。

三伏贴使用期间需注意保持贴敷部位干燥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脱落。饮食宜清淡温补,可适量食用百合、银耳等润肺食材,忌食生冷海鲜。贴敷后局部出现轻微红痒属正常反应,若起泡需及时就医处理。建议连续三年规律贴敷以巩固疗效,配合适度有氧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等增强肺功能。冬季咳喘发作前可提前进行穴位按摩作为辅助预防措施。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热门标签

咯血 苯中毒 过期妊娠 肋骨骨折 腕管综合征 肠系膜裂孔疝 呼吸性酸中毒 非骨化性纤维瘤 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