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新生儿科 > 新生儿黄疸

宝宝15天了,今天去测了一下新生儿黄疸,额头6.9,面颊7.6,这正常吗?什么时候才能退?眼睛眼白处有点黄,

| 2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霍秋玲 副主任医师
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王晋军 主治医师
柳林县柳林镇卫生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眼白上有黑块怎么回事?

眼白上有黑块可能由结膜色素痣、结膜下出血、巩膜黑变病、眼表异物、眼部肿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处理。

1、结膜色素痣:结膜色素痣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色素沉着病变,通常无明显症状,无需特殊治疗。若痣体增大或颜色变化,需就医检查,必要时可通过激光或手术切除。

2、结膜下出血:结膜下出血多由眼部外伤、剧烈咳嗽或高血压引起,表现为眼白局部红黑色斑块。通常无需治疗,1-2周内可自行吸收。若频繁出血,需排查全身性疾病。

3、巩膜黑变病:巩膜黑变病是一种先天性或后天性色素沉着,表现为眼白局部黑色斑块。若无视力影响,无需治疗。若伴随视力下降,需进一步检查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4、眼表异物:眼表异物如灰尘、金属屑等可能导致眼白局部黑色斑块。需及时清除异物,避免感染。可使用人工泪液或抗生素眼药水预防感染。

5、眼部肿瘤:眼部肿瘤如黑色素瘤可能导致眼白出现黑色斑块。若斑块逐渐增大或伴随视力下降,需尽早就医。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放疗等,具体方案需根据病情制定。

日常护理中,保持眼部卫生,避免揉眼,定期进行眼科检查。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柑橘等,有助于眼部健康。适当进行户外活动,避免长时间用眼,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预防眼部疾病。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怎么看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可通过光照疗法、药物治疗、母乳喂养调整等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通常由胆红素代谢异常、母乳性黄疸、溶血性疾病、感染、早产等原因引起。

1、胆红素代谢: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胆红素代谢能力较弱,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累。光照疗法是常见治疗方式,通过特定波长的蓝光照射皮肤,帮助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物质排出体外。

2、母乳性黄疸: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可能抑制胆红素代谢,导致黄疸持续时间延长。暂停母乳喂养2-3天,观察黄疸是否缓解,必要时可改用配方奶喂养。

3、溶血性疾病:母婴血型不合可能导致红细胞破坏,释放大量胆红素。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抑制溶血反应,严重时需进行换血治疗。

4、感染:新生儿感染可能影响肝脏功能,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抗生素治疗感染源,同时配合光照疗法促进胆红素排出。

5、早产:早产儿肝脏发育不完善,胆红素代谢能力更弱。加强营养支持,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如口服苯巴比妥促进肝脏酶活性。

新生儿黄疸期间,需注意观察皮肤黄染程度、精神状态及喂养情况。母乳喂养时,母亲应保持饮食清淡,避免摄入过多高脂肪食物。适当增加新生儿户外活动时间,接触自然光有助于黄疸消退。若黄疸持续加重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血糖6.9正常吗?

血糖6.9mmol/L属于偏高水平,可能提示血糖调节异常。血糖正常范围通常为空腹血糖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应低于7.8mmol/L。血糖6.9mmol/L可能由饮食不当、缺乏运动、压力过大、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等因素引起,需结合具体情况评估。

1、饮食不当:高糖、高脂饮食会导致血糖升高。建议减少精制糖、甜食和油炸食品的摄入,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豆类,有助于稳定血糖。

2、缺乏运动:运动不足会影响葡萄糖的利用,导致血糖升高。每天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帮助控制血糖。

3、压力过大:长期压力会刺激皮质醇分泌,导致血糖升高。通过冥想、深呼吸或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有助于维持血糖平衡。

4、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可能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定期监测血糖,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格列齐特或阿卡波糖。

5、胰岛素抵抗:肥胖或代谢综合征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通过减重、改善饮食结构和增加运动,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必要时可使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或GLP-1受体激动剂。

日常饮食中应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燕麦、糙米和绿叶蔬菜,避免过量摄入高糖水果。运动方面,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并结合力量训练。定期监测血糖,及时调整生活方式或治疗方案,有助于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血糖7.6mmol/L算高吗,需要什么控制?

血糖7.6mmol/L可通过饮食调节、运动干预、药物治疗等方式控制。血糖升高通常由饮食不当、缺乏运动、胰岛素分泌异常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节: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糙米、蔬菜等。每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

2、运动干预:规律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能够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血糖代谢。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发生。

3、药物治疗:血糖持续升高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糖药物。常用药物包括二甲双胍500mg,每日两次、格列美脲1mg,每日一次、阿卡波糖50mg,每日三次,具体用药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

4、监测血糖: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了解血糖波动情况,及时调整饮食、运动及药物方案。建议使用家用血糖仪进行自我监测,记录数据以便医生评估。

5、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减少精神压力。戒烟限酒,维持健康体重,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水平。

控制血糖需要长期坚持,饮食上可多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全谷物、豆类、坚果等,搭配适量蛋白质如鱼类、鸡蛋、瘦肉。运动方面可选择强度适中的活动,如瑜伽、太极拳等,增强身体代谢能力。定期复查血糖指标,与医生保持沟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是维持血糖稳定的关键。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新生儿黄疸高吃什么药?

新生儿黄疸高可通过光照疗法、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新生儿黄疸通常由胆红素代谢异常、母乳性黄疸、溶血性疾病、感染、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胆红素代谢异常: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胆红素代谢能力不足,可能导致黄疸。可通过光照疗法促进胆红素分解,必要时使用苯巴比妥片口服,每次2.5mg,每日2次或茵栀黄颗粒口服,每次1g,每日3次辅助治疗。

2、母乳性黄疸: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影响胆红素代谢,导致黄疸。建议暂停母乳喂养2-3天,改为配方奶粉喂养,同时使用茵栀黄口服液每次5ml,每日3次促进胆红素排泄。

3、溶血性疾病:母婴血型不合或红细胞膜缺陷可能导致溶血性黄疸。可使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每次400mg/kg抑制溶血反应,必要时进行换血治疗。

4、感染:新生儿感染如败血症、尿路感染等可能导致黄疸。需针对感染源使用抗生素治疗,如头孢曲松静脉注射,每次50mg/kg,每日1次或阿莫西林口服,每次25mg/kg,每日3次。

5、遗传代谢性疾病: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或半乳糖血症等遗传性疾病可能导致黄疸。需根据具体疾病进行针对性治疗,如甲状腺素替代治疗或限制半乳糖摄入。

新生儿黄疸高的护理需注意观察皮肤黄染程度、精神状态及喂养情况,定期监测胆红素水平。保持室内光线充足,适当增加新生儿暴露于自然光的时间。喂养方面,确保新生儿摄入充足的水分和营养,避免脱水。若黄疸持续加重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热门标签

肛裂 偏瘫 肺损伤 佝偻病 喉肿瘤 脑萎缩 鼻中隔脓肿 代谢性白内障 恐怖性焦虑障碍 Friedreich共济失调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