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骨科 > 骨科

脊椎手术后腿酸冷麻

| 2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高胜山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复禾网友

相关问答

脊椎结核并发截瘫症状?

脊椎结核并发截瘫主要表现为下肢运动障碍、感觉异常、大小便功能障碍、脊柱畸形及神经根性疼痛。脊椎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脊柱引起的慢性破坏性疾病,当病灶压迫脊髓或神经根时可能导致截瘫。主要症状包括下肢无力或瘫痪、病变节段以下感觉减退或消失、排尿排便困难、脊柱后凸畸形以及放射性疼痛。

1、下肢运动障碍

早期可表现为行走不稳或易跌倒,逐渐发展为单侧或双侧下肢肌力下降。严重时出现完全性瘫痪,肌张力增高伴腱反射亢进。运动障碍程度与脊髓受压部位和范围相关,胸椎结核更易导致截瘫。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椎体破坏程度及脊髓受压情况。

2、感觉异常

病变平面以下出现束带感、麻木或针刺感等异常感觉,严重者感觉完全丧失。感觉障碍范围呈进行性扩展,可能伴随痛温觉与触觉分离现象。感觉检查有助于定位脊髓受损节段,需与脊髓炎等疾病鉴别。

3、大小便功能障碍

表现为尿潴留、尿失禁或排便困难,属于晚期严重症状。脊髓圆锥受压时可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膀胱直肠功能评估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需导尿处理尿潴留,配合间歇性导尿训练促进功能恢复。

4、脊柱畸形

椎体破坏导致后凸畸形,可见驼背或脊柱侧弯。畸形程度与椎体塌陷范围相关,可能伴随椎旁脓肿形成。严重畸形可能加重神经压迫,需通过支具固定或手术矫正。

5、神经根性疼痛

病变节段神经根受刺激产生放射性疼痛,夜间加重是典型特征。疼痛可向胸腹部或下肢放射,咳嗽时疼痛加剧。需与椎间盘突出症鉴别,MRI检查可明确神经根受压情况。

脊椎结核并发截瘫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使用硬板床保持脊柱稳定。营养支持应保证高蛋白高热量饮食,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抗结核治疗需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原则,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康复期需进行循序渐进的肢体功能训练,配合针灸推拿改善血液循环。出现截瘫症状应立即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神经损伤。

苏藤良

副主任医师 北海市人民医院 皮肤性病科

强直性脊椎炎怎么办?

强直性脊柱炎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运动疗法、生物制剂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强直性脊柱炎通常与遗传因素、免疫异常、感染刺激、内分泌紊乱、环境因素等有关。

1、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可缓解关节疼痛和晨僵。抗风湿药甲氨蝶呤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能延缓病情进展。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短期控制炎症。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和血常规。

2、物理治疗

超短波治疗通过高频电磁场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中药熏蒸利用艾叶、红花等药材蒸汽促进气血运行。牵引疗法可矫正脊柱畸形,水疗能减轻关节负荷。物理治疗需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每周坚持数次效果更佳。

3、运动疗法

游泳可全面锻炼背部肌肉而不增加脊柱负担。八段锦中的摇头摆尾动作有助于保持脊柱灵活性。平板支撑能增强核心肌群稳定性,瑜伽猫式可改善胸椎活动度。每日锻炼时间建议控制在半小时左右,避免过度疲劳。

4、生物制剂

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如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可靶向阻断炎症进程。白细胞介素抑制剂如司库奇尤单抗适用于中重度活动期患者。使用前需筛查结核等感染灶,治疗期间注意预防机会性感染。

5、手术治疗

全髋关节置换术适用于髋关节严重破坏者,脊柱截骨矫形术可改善驼背畸形。手术适应证需严格评估,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恢复关节功能。人工关节使用寿命有限,年轻患者需谨慎选择手术时机。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睡硬板床避免脊柱变形。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适量食用深海鱼、乳制品等抗炎食物。戒烟可减缓病情进展,避免久坐久站。定期复查炎症指标和影像学检查,天气变化时注意关节保暖。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参加病友互助组织可获得社会支持。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脊椎损伤要注意什么?

脊椎损伤患者需注意避免二次伤害、科学康复训练、定期医学评估、心理调适及营养支持。脊椎损伤的护理要点主要有制动保护、疼痛管理、预防并发症、功能锻炼、心理干预。

1、制动保护

急性期需严格卧床休息,使用颈托或腰围等支具固定损伤部位,防止脊椎错位加重神经损伤。搬运时应采用轴线翻身法,保持头颈躯干成直线,避免扭曲或弯曲脊椎。睡眠选择硬板床,侧卧时双腿间放置软枕维持生理曲度。

2、疼痛管理

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盐酸曲马多片等镇痛药物,配合冰敷或低频电刺激缓解局部炎症。慢性疼痛患者可尝试针灸或超短波物理治疗,禁止自行按摩或热敷可能压迫神经的区域。

3、预防并发症

长期卧床者需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进行踝泵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留置导尿患者应定期膀胱冲洗,降低尿路感染风险。呼吸功能训练如腹式呼吸可减少坠积性肺炎发生。

4、功能锻炼

稳定期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桥式运动、直腿抬高等核心肌群训练,逐步恢复脊椎稳定性。不完全损伤患者可通过悬吊减重系统进行步态重建,配合功能性电刺激促进神经肌肉控制。

5、心理干预

创伤后应激障碍高发群体需专业心理疏导,家属应协助患者建立康复信心。加入病友互助组织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必要时采用帕罗西汀等抗抑郁药物干预持续情绪低落。

脊椎损伤患者日常需保证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每日饮用牛奶300毫升并适量晒太阳。康复阶段可进行游泳等低冲击运动,避免篮球、滑雪等旋转性动作。建议每3个月复查核磁共振评估脊髓恢复情况,出现感觉异常加重或大小便失禁需立即急诊。家属需改造居家环境,如安装扶手、降低床高,配备防滑浴室垫等辅助设施。

夏长军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普外科

脊椎骨疼是什么病?

脊椎骨疼可能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强直性脊柱炎、脊柱肿瘤等疾病有关。脊椎骨疼通常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受限、放射痛等症状,需结合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1、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多由长期保持不良姿势或过度劳累引起,主要表现为腰部酸痛、僵硬感,休息后可缓解。日常需避免久坐久站,可通过热敷、按摩等方式改善血液循环。急性期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2、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与椎间盘退变、外伤等因素相关,典型症状为腰痛伴下肢放射痛。轻度突出可通过牵引、理疗等保守治疗改善,若出现马尾神经受压则需考虑椎间盘切除术。常用药物包括塞来昔布胶囊、甲钴胺片等,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有助于康复。

3、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及老年人,脊椎压缩性骨折可导致持续性疼痛。骨密度检查可确诊,基础治疗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严重者可选用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等抗骨吸收药物。日常应增加日照时间,预防跌倒。

4、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慢性炎症性疾病,早期表现为晨僵和夜间腰骶部疼痛,活动后减轻。HLA-B27检测和骶髂关节影像有助于诊断。治疗以非甾体抗炎药为主,如洛索洛芬钠,生物制剂适用于病情进展者。坚持脊柱功能锻炼可延缓关节强直。

5、脊柱肿瘤

原发性或转移性脊柱肿瘤可能引起进行性加重的骨痛,夜间尤为明显,常伴随神经压迫症状。MRI和病理活检可明确性质。治疗方案取决于肿瘤类型,可能涉及放疗、手术或靶向治疗。早期发现对预后至关重要。

脊椎骨疼患者应避免提重物和剧烈扭转动作,睡眠选择硬板床,坐姿保持腰椎生理曲度。建议每日进行小燕飞、五点支撑等腰背肌锻炼,疼痛急性期可局部使用温热疗法。饮食需保证钙质和优质蛋白摄入,戒烟限酒以促进骨骼健康。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下肢无力、大小便障碍等警示症状,须立即就医排查严重病因。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脊椎病的症状有哪些?

脊椎病的症状主要有颈肩痛、腰背痛、肢体麻木、活动受限、头晕头痛等。脊椎病可能由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韧带钙化、外伤劳损、先天畸形等因素引起,需结合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1、颈肩痛

颈椎病变常表现为颈部僵硬酸痛,可放射至肩胛区。晨起时症状明显,活动后可能缓解。长期低头或受凉易诱发疼痛,严重时影响头部转动。物理治疗如热敷、牵引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腰背痛

腰椎病变多引起下腰部持续性钝痛,久坐久站后加重。疼痛可能向臀部及大腿后侧放射,弯腰动作受限。急性发作时需卧床休息,慢性期可通过核心肌群锻炼增强脊柱稳定性。

3、肢体麻木

神经根受压会导致上肢或下肢麻木感,常见手指发麻、足底踩棉感。麻木区域与受压神经支配范围一致,可能伴随肌力下降。甲钴胺等神经营养药物可辅助治疗,但需解除压迫因素才能根治。

4、活动受限

脊椎退变会导致关节活动度降低,表现为转头困难、弯腰受限等。晨僵现象明显,活动后稍缓解但易疲劳。推拿手法治疗可松解粘连,但严重骨赘形成者需谨慎操作避免损伤。

5、头晕头痛

椎动脉型颈椎病可能引发眩晕,与颈部位置改变相关。枕部头痛多为颈神经受刺激所致,常伴有恶心耳鸣。改善颈椎曲度的康复训练配合氟桂利嗪等药物可缓解症状。

脊椎病患者应避免长时间维持固定姿势,睡眠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日常可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注意腰部保暖防寒。饮食需保证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控制体重减轻脊柱负荷。急性疼痛期须制动休息,慢性期应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针对性锻炼,定期复查评估病情进展。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热门标签

胆管炎 螺菌病 水中毒 婴儿喂养 慢性腹泻 闭锁综合征 肺芽生菌病 钩端螺旋体病 肝炎后综合征 过敏性结肠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