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骨科 > 骨关节科 > 骨伤

从车上摔下来后尾骨疼

5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陆斌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朱瑜琪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立即预约
王志伟 副主任医师
上海长海医院
立即预约
裕丽 主治医师
北京医院
立即预约
王冉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尾骨疼能自己恢复吗?

尾骨疼能否自行恢复需根据病因判断,轻微外力损伤通常可自行缓解,骨折或慢性炎症则需医疗干预。尾骨疼痛可能由外伤、久坐压迫、感染、肿瘤或先天畸形等因素引起。

尾骨疼痛在无骨折或严重病变时,多数可通过休息和姿势调整逐渐缓解。急性期应避免直接压迫尾骨区域,使用环形坐垫分散压力,局部冷敷有助于减轻肿胀。慢性疼痛患者可尝试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每日进行骨盆底肌群拉伸锻炼,如猫牛式瑜伽动作,改善局部肌肉紧张状态。

存在尾骨骨折或脱位时,疼痛常持续超过一个月且伴随排便不适,此时需骨科手法复位固定。慢性炎症如骶尾关节炎需采用非甾体抗炎药控制,反复发作的化脓性感染则要手术引流。尾骨区域持续剧痛伴夜间加重,需排除脊索瘤等占位性病变,通过MRI检查明确诊断。

日常应保持规律排便避免便秘加重疼痛,睡眠时采取侧卧位减少尾骨压力。女性经期可配合暖宫贴缓解盆腔充血,肥胖患者需控制体重降低坐骨压力。若疼痛持续两周无缓解或出现下肢放射痛、大小便失禁等神经症状,须立即就诊排除马尾综合征等急重症。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尾骨骨折后的注意事项?

尾骨骨折后需注意避免局部受压、保持正确坐姿、合理使用镇痛药物、预防便秘及定期复查。尾骨骨折多由跌倒撞击或产伤导致,表现为坐位疼痛、局部压痛及活动受限。

1、避免局部受压

骨折初期应使用环形坐垫分散压力,禁止直接坐硬质 surfaces。睡眠时采取侧卧位,减少仰卧对尾骨的压迫。如厕后擦拭动作需轻柔,避免加重损伤。建议每日俯卧休息数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以缓解局部压力。

2、保持正确坐姿

坐立时身体略微前倾,将体重转移至大腿而非尾骨区域。可使用记忆棉坐垫辅助支撑,单次坐立时间不超过40分钟。办公或驾车时需调整座椅角度至100-110度,必要时在腰背部增加支撑垫。长期保持错误坐姿可能延缓愈合或导致畸形愈合。

3、合理使用镇痛药物

急性期疼痛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禁止自行服用阿司匹林等可能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若出现肛门坠胀感,可配合双氯芬酸钠栓剂局部用药。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胃肠不适或过敏反应。

4、预防便秘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日进食西蓝花、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证每日饮水量超过1500毫升,可适量饮用蜂蜜水润滑肠道。必要时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等缓泻剂,避免排便用力导致骨折移位。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排便时可在脚下放置矮凳减轻盆腔压力。

5、定期复查

伤后1周需进行X线复查评估骨折对位情况,4-6周复查愈合进度。若出现持续剧痛、排便困难或下肢麻木需立即就诊。康复期间可进行提肛训练增强盆底肌力量,但禁止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多数患者6-8周可愈合,老年或骨质疏松患者恢复期可能延长。

饮食上应增加牛奶、豆腐等高钙食物促进骨愈合,同时补充维生素D制剂帮助钙质吸收。恢复期间可进行游泳等非负重运动,避免骑自行车或久坐不动。每日可热敷患处15-20分钟改善血液循环,但急性期48小时内应冰敷止血。如出现发热或局部红肿需警惕感染,应及时就医处理。心理上需保持耐心,多数尾骨骨折可通过保守治疗痊愈,极少需要手术干预。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滑车上淋巴结怎么治?

滑车上淋巴结肿大可通过抗感染治疗、物理治疗、穿刺引流、手术切除、中医调理等方式干预。滑车上淋巴结肿大可能由局部感染、淋巴结核、恶性肿瘤转移、免疫系统疾病、外伤反应等因素引起。

1、抗感染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淋巴结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病毒感染可选用利巴韦林颗粒或阿昔洛韦片。用药期间需观察淋巴结大小变化及体温情况。

2、物理治疗

早期炎症阶段可采用局部热敷或红外线照射促进血液循环。急性期伴红肿热痛时可间断冷敷缓解症状。物理治疗每日重复进行,每次不超过20分钟,需避开皮肤破损区域。

3、穿刺引流

形成脓肿的淋巴结需在无菌条件下穿刺抽吸脓液,并行细菌培养。操作后加压包扎并配合口服抗生素。该方法适用于直径超过3厘米的局限性脓肿,需由外科医师评估后实施。

4、手术切除

反复发作的慢性淋巴结炎或高度怀疑恶性肿瘤时,需行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明确性质。手术适应证包括淋巴结持续增大超过2个月、质地坚硬固定或伴随体重下降等症状。

5、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淋巴结肿大与痰瘀互结有关,可选用夏枯草膏、内消瘰疬丸等中成药。外敷金黄散或冲和膏有助于消肿散结。治疗期间需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情绪舒畅。

出现滑车上淋巴结肿大时,建议避免自行挤压按摩,减少局部刺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选择宽松衣物减少摩擦。饮食宜清淡富含优质蛋白,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若淋巴结持续增大超过1个月或伴随发热盗汗等症状,应及时至普外科或血液科就诊,完善超声、CT或活检等检查明确病因。日常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淋巴系统功能恢复。

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尾骨压迫神经的症状?

尾骨压迫神经的症状主要包括局部疼痛、下肢放射痛、会阴部麻木以及排便排尿异常。尾骨压迫神经可能与外伤、长期久坐、腰椎间盘突出、骶管囊肿、肿瘤压迫等因素有关。症状严重程度因人而异,轻微者仅表现为坐位不适,严重者可影响正常行走功能。

1、局部疼痛

尾骨区域出现持续性钝痛或尖锐刺痛是典型表现,咳嗽、打喷嚏或排便时疼痛可能加重。疼痛可能向臀部或大腿后侧放射,坐姿变换时症状明显。查体可发现尾骨部位压痛,但无红肿热感等炎症表现。这类疼痛通常与尾骨骨折后畸形愈合或慢性劳损有关。

2、下肢放射痛

神经受压可能导致坐骨神经支配区出现烧灼样或电击样疼痛,从臀部沿大腿后侧向下放射。部分患者会出现间歇性跛行,行走距离增加时疼痛加剧。这种情况需与腰椎间盘突出鉴别,可通过直腿抬高试验辅助判断神经根受压部位。

3、会阴部麻木

骶神经丛受压时可能出现会阴部皮肤感觉减退或异常,表现为鞍区麻木感或蚁走感。严重者可伴随肛周肌肉控制力下降,影响排便排气功能。这类症状提示马尾神经可能受累,需警惕大小便失禁等严重并发症。

4、排便排尿异常

骶部神经受压可能导致直肠膀胱功能障碍,表现为排尿费力、尿潴留或尿失禁,排便时可能出现里急后重感。这类症状常伴随肛门括约肌松弛,通过肛门指诊可发现肛管张力降低。需要排除脊髓病变等神经系统疾病。

5、姿势相关症状

症状表现与体位改变密切相关是特征之一,久坐后症状加重,站立行走可能缓解。部分患者夜间翻身时疼痛明显,睡眠质量受影响。驾驶、骑车等需要长时间保持坐姿的活动会诱发或加剧症状。

出现尾骨压迫神经症状时应避免久坐硬质座椅,可使用环形坐垫分散压力。急性期可进行局部热敷缓解肌肉痉挛,但禁止直接按压尾骨。建议加强盆底肌锻炼改善血液循环,如凯格尔运动。饮食需保证足够膳食纤维摄入预防便秘,减少辛辣刺激食物。若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需及时就诊评估是否需要神经阻滞或手术减压治疗。日常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尾骨区域直接受外力撞击。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尾骨和屁股疼怎么回事?

尾骨和屁股疼可能与尾骨损伤、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梨状肌综合征、盆腔炎症等因素有关。尾骨疼痛通常表现为局部压痛或活动受限,屁股疼痛可能伴随下肢放射痛或麻木感。

1、尾骨损伤

尾骨损伤多由跌倒撞击或久坐压迫导致,局部可能出现淤青、肿胀。急性期需避免久坐,使用环形坐垫分散压力,疼痛明显时可冰敷缓解。慢性疼痛可通过热敷或物理治疗改善。

2、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受压常引发臀部至下肢的放射性疼痛,可能与腰椎病变或肌肉痉挛有关。保持正确坐姿,避免提重物,适度进行腰部拉伸运动有助于缓解症状。严重时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压迫位置。

3、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向后突出可能刺激神经根,导致臀部及下肢疼痛。核心肌群锻炼能增强腰椎稳定性,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避免弯腰动作。若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

4、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过度紧张可能压迫坐骨神经,表现为臀部深部酸痛。可通过专业按摩或针灸松解肌肉,瑜伽中的鸽子式等拉伸动作有助于改善症状。长时间驾驶或久坐者需定时活动髋关节。

5、盆腔炎症

女性盆腔炎或前列腺炎可能引起放射性尾骶部疼痛,多伴随排尿异常或分泌物增多。需完善妇科检查或前列腺超声,针对性使用抗生素治疗。日常需注意会阴清洁,避免辛辣刺激饮食。

建议避免长时间保持坐姿,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选择硬度适中的座椅并加装记忆棉坐垫。疼痛持续超过一周或伴随发热、下肢无力等症状时,应及时至骨科或疼痛科就诊。日常可进行游泳、八段锦等低冲击运动,增强腰臀肌肉力量,睡眠时侧卧并在膝盖间夹枕头减轻骨盆压力。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热门标签

蛋白尿 品他病 结肠损伤 接合菌病 2型糖尿病 马方综合征 脑棘球蚴病 化脓性角膜炎 脑出血后遗症 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