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外科 > 神经外科 > 脑出血

脑出血现在在医院观察呢

| 2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小禾科普 主任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武恩翠 主任技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如何观察癫痫患者的发作形式?

癫痫发作形式的观察需重点关注发作类型、持续时间、肢体动作、意识状态及发作后表现五个方面。

1、发作类型:

癫痫发作主要分为全面性发作和局灶性发作。全面性发作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全身强直阵挛,常见双眼上翻、口吐白沫;局灶性发作可能仅出现单侧肢体抽搐或感觉异常,意识可能部分保留。记录发作起始部位对定位癫痫灶有重要意义。

2、持续时间:

典型发作持续30秒至2分钟,超过5分钟需警惕癫痫持续状态。精确记录起止时间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发作后朦胧状态持续时间也应纳入观察范围。

3、肢体动作:

观察抽搐形式包括强直期、阵挛期的交替特征,注意是否出现不对称姿势或特定肢体先兆动作。局灶性发作可能表现为手指自动症、摸索动作等细微行为异常。

4、意识状态:

全面发作时意识完全丧失,局灶性发作可能保留部分反应能力。发作后需评估意识恢复速度,是否存在逆行性遗忘。发作间期也应记录认知功能变化。

5、发作后表现:

典型表现为疲劳、头痛、肌肉酸痛,部分患者会出现短暂性偏瘫或言语障碍。特殊类型的发作后精神症状如攻击行为、幻觉等需要特别标注。

日常护理中应保持观察记录的习惯,使用手机视频记录发作过程能为医生提供重要诊断依据。避免强行约束患者肢体,移开周围危险物品,发作结束后协助采取侧卧位。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闪光刺激等诱因,适当补充镁、维生素B族等营养素有助于减少发作频率。建议定期进行脑电图复查,根据发作形式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脑出血语言功能丧失能恢复吗?

脑出血后语言功能丧失多数情况下可以部分或完全恢复。恢复程度主要与出血部位、康复介入时机、患者年龄、基础健康状况及康复训练强度有关。

1、出血部位:

语言中枢主要位于大脑左侧额叶和颞叶区域。若出血未直接损伤布罗卡区或韦尼克区,语言功能恢复可能性较大。基底节区出血可能通过压迫传导通路导致暂时性失语,这类情况恢复潜力优于皮层直接损伤。

2、康复时机:

发病后3-6个月是语言功能恢复的黄金窗口期。早期介入言语康复训练能有效促进神经功能重组,延迟康复可能导致异常代偿模式固化。急性期稳定后即应开始床边语言刺激训练。

3、年龄因素:

年轻患者神经可塑性更强,恢复速度通常优于老年患者。儿童患者因大脑发育未完成,可能通过功能区转移实现完全代偿。60岁以上患者需更长期的康复过程。

4、基础健康:

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微循环较差,可能影响神经修复效率。认知功能保留良好的患者,通过针对性训练可更好重建语言网络。既往有脑卒中史者恢复难度增加。

5、训练强度:

高强度个性化语言康复方案效果显著优于常规训练。包含听理解、口语表达、阅读书写等多维度的综合训练,配合音乐疗法或计算机辅助训练,能激活更多神经代偿通路。家庭成员的积极参与可提升训练持续性。

建议在专业康复医师指导下制定阶梯式训练计划,初期以听理解训练为主,逐步过渡到发音练习和简单对话。配合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饮食,如深海鱼、核桃等,有助于神经髓鞘修复。适度有氧运动可改善脑部供血,但需避免血压剧烈波动。保持充足睡眠和积极心态对功能恢复同样重要,必要时可寻求心理支持。若6个月后进展停滞,需重新评估调整方案。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脑出血昏迷不醒的原因有哪些?

脑出血昏迷不醒可能由出血量过大、脑干受压、颅内压升高、继发脑水肿、合并基础疾病等原因引起。

1、出血量过大:

当脑出血量超过30毫升时,血肿直接压迫脑组织可能导致意识障碍。大量出血会破坏脑细胞结构,影响网状上行激活系统功能,患者表现为昏迷状态。需通过急诊手术清除血肿并控制出血。

2、脑干受压:

脑干是维持觉醒的关键部位,当出血发生在丘脑、基底节区或小脑时,血肿可能向下压迫中脑和脑桥。这种情况会阻断意识传导通路,患者可能出现深度昏迷伴瞳孔异常。需紧急进行去骨瓣减压术。

3、颅内压升高:

脑出血后48小时内易出现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当压力超过300毫米水柱时,脑灌注压下降导致全脑缺血。患者表现为昏迷伴呕吐、视乳头水肿。需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降低颅压。

4、继发脑水肿:

血肿周围脑组织在出血后72小时出现血管源性水肿,水肿带扩散会加重神经功能损伤。水肿导致脑组织移位时可能引发脑疝,表现为意识障碍加深。需联合使用白蛋白和利尿剂减轻水肿。

5、合并基础疾病:

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出血时易出现恶性高血压危象,糖尿病患者的脑细胞对缺血耐受性更差。这些基础疾病会加重脑损伤程度,延长昏迷时间。需同时控制原发病并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脑出血昏迷患者需绝对卧床并保持头部抬高30度,避免剧烈搬动。恢复期可逐步尝试听觉刺激和肢体被动活动,饮食宜选择低盐、低脂的匀浆膳,每日热量控制在25-30千卡/千克体重。定期翻身拍背预防压疮,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康复训练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循序渐进进行。

夏长军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普外科

肋骨骨折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

肋骨骨折的观察要点包括疼痛变化、呼吸状态、皮下气肿、反常呼吸及合并损伤,护理措施主要有体位调整、疼痛管理、呼吸训练、并发症预防及营养支持。

1、疼痛变化:

肋骨骨折后局部疼痛会随呼吸、咳嗽加重,需观察疼痛程度是否进行性加剧。轻度疼痛可通过胸带固定缓解,中重度疼痛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或对乙酰氨基酚。若出现突发剧痛需警惕骨折端移位可能。

2、呼吸状态:

监测呼吸频率、深度及血氧饱和度,单根骨折通常不影响呼吸功能,多根肋骨骨折可能出现浅快呼吸。出现呼吸困难需立即排查气胸或血胸,可通过腹式呼吸训练改善通气,必要时给予氧疗支持。

3、皮下气肿:

骨折端刺破肺组织会导致皮下捻发感,常见于锁骨下及胸壁皮肤。轻度气肿可自行吸收,广泛扩散需警惕张力性气胸。护理时应标记气肿范围,避免患侧卧位压迫。

4、反常呼吸:

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导致连枷胸时,会出现吸气时胸壁内陷的反常呼吸。需立即就医行胸壁固定术,临时可用厚敷料加压包扎稳定胸廓,同时监测血气分析。

5、合并损伤:

第1-3肋骨折需排查大血管损伤,第9-12肋骨折可能合并肝脾破裂。观察有无休克表现如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完善腹部超声或CT检查明确内脏损伤。

肋骨骨折恢复期需保持高蛋白饮食促进骨痂形成,每日补充钙质800mg及维生素D400IU。早期可在无痛范围内进行上肢抬举训练,4周后逐步增加扩胸运动。睡眠时取半卧位减轻疼痛,咳嗽时用手按压患处保护胸廓,6-8周内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出现发热、咳脓痰需警惕肺部感染。

夏长军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普外科

脑出血3年恢复正常怎么回事?

脑出血3年后恢复正常可能由出血量较少、及时治疗、康复训练、基础疾病控制和神经功能代偿等因素共同促成。

1、出血量较少:

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与出血量密切相关。当出血量小于30毫升且未累及关键功能区时,血肿吸收后遗留损伤较小。这类患者通过自身修复机制,受损神经细胞可能通过轴突发芽等方式重建部分神经通路。

2、及时治疗:

发病后6小时内获得规范化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早期通过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等措施可减轻继发性脑损伤。部分病例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神经保护药物,有助于减少血肿周围半暗带区细胞凋亡。

3、康复训练:

系统化康复治疗能促进神经功能重塑。运动疗法可改善肢体运动功能,作业疗法帮助恢复日常生活能力,言语训练针对语言障碍进行矫正。持续1-2年的康复刺激能激活大脑皮层功能重组。

4、基础疾病控制:

有效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发病是预防再次出血的关键。将血压稳定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内,同时纠正血脂异常,可显著改善脑血管微环境。

5、神经功能代偿:

大脑具有强大的可塑性,健侧脑组织可能逐步接管部分受损区域功能。这种代偿机制在年轻患者中更为显著,配合认知训练和感觉刺激,部分高级神经功能可获得不同程度恢复。

脑出血恢复期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摄入不超过5克,适量补充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有氧运动,如水中行走、固定自行车等,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保证7-8小时睡眠有助于神经修复,定期进行经颅多普勒检查监测脑血管状况。保持乐观心态,参与社交活动对认知功能恢复有积极影响。

夏长军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普外科

热门标签

扁平疣 汗疱疹 颞叶癫痫 红斑狼疮 食管狭窄 房间隔缺损 费尔蒂综合征 脊膜脊髓膨出 前庭神经元炎 十二指肠憩室梗阻性黄疸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