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普通内科

低渗性脱水为什么会导致休克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容易头晕眼前发黑休克怎么回事?

容易头晕眼前发黑休克可能由低血糖、体位性低血压、贫血、心律失常、脑供血不足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改变体位、补充营养、药物治疗、改善循环等方式缓解。

1、低血糖:

血糖水平低于正常范围时,脑细胞能量供应不足会导致头晕、眼前发黑甚至晕厥。常见于长时间未进食、糖尿病患者用药不当等情况。建议随身携带糖果或饼干,出现症状时立即进食含糖食物,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

2、体位性低血压:

快速起身时血压调节机制异常,导致脑部暂时性供血不足。表现为站立时头晕目眩、视物模糊,严重时可跌倒。建议改变体位时动作缓慢,起床前先坐起30秒,穿弹力袜有助于改善症状。

3、贫血:

血红蛋白减少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脑组织缺氧引发症状。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可能伴随乏力、面色苍白。需增加红肉、动物肝脏、菠菜等富含铁的食物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

4、心律失常:

心脏节律异常影响泵血功能,导致脑灌注不足。可能突发心悸、胸闷后出现黑朦或晕厥。需通过心电图明确诊断,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普罗帕酮、胺碘酮等,严重者需安装起搏器。

5、脑供血不足:

脑血管狭窄或痉挛导致血流减少,常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可能伴随头痛、肢体麻木。控制血压血脂是关键,可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尼莫地平改善脑循环。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饮食注意营养均衡,适当增加水分摄入。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增强心血管功能。避免长时间站立或突然改变体位,炎热环境下注意补充电解质。症状频繁发作或伴随胸痛、意识丧失时需立即就医,排除心脑血管急症。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常规等指标,及时发现潜在疾病。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尿路感染引起的感染性休克症状?

尿路感染引起的感染性休克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血压下降、意识障碍、尿量减少及皮肤花斑。感染性休克是尿路感染严重并发症,需立即就医干预。

1、寒战高热:

细菌毒素入血后刺激体温调节中枢,患者突发39℃以上高热伴全身寒战。早期需进行血培养及尿培养明确病原体,静脉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等控制感染。

2、血压下降:

炎症介质导致血管扩张和毛细血管渗漏,收缩压持续低于90mmHg。需快速补液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必要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维持器官灌注。

3、意识障碍:

脑组织灌注不足引发谵妄、嗜睡或昏迷。需监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通过提升平均动脉压改善脑血流,严重者需机械通气支持。

4、尿量减少:

每小时尿量少于0.5ml/kg提示急性肾损伤。留置导尿管精确记录尿量,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必要时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5、皮肤花斑:

四肢皮肤出现大理石样花纹是微循环障碍特征。需进行乳酸监测评估组织缺氧程度,通过液体复苏和抗生素治疗改善末梢循环。

感染性休克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每日摄入2000ml以上水分促进细菌排出,选择低盐高蛋白饮食维持营养。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但需避免劳累。注意会阴部清洁,建议穿着棉质透气内裤,排尿后从前向后擦拭。出现发热或尿频症状需及时复查尿常规,预防复发。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烧伤后低血容量性休克常发生时间?

烧伤后低血容量性休克通常发生在伤后6-48小时内,具体时间与烧伤面积、体液丢失速度、患者基础状况等因素相关。

1、烧伤面积:

体表烧伤面积超过15%时更容易发生休克,大面积烧伤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成分大量渗出。烧伤面积越大,休克发生时间越早,严重者可在伤后2小时内出现。

2、体液丢失速度:

深度烧伤创面体液蒸发量可达正常皮肤的10倍,同时血管内蛋白外渗导致胶体渗透压下降。这种快速体液丢失若未及时补充,常在伤后8-12小时达到休克临界点。

3、年龄因素:

儿童和老年人代偿能力较差,儿童因体表面积比值大更易脱水,老年人常合并心血管疾病。这两类人群休克可能提前至伤后4-6小时发生。

4、合并损伤:

伴有呼吸道烧伤或复合伤时,休克发生时间会显著提前。呼吸道烧伤引起的气道水肿和缺氧会加重循环障碍,复合伤导致的失血会与烧伤休克形成叠加效应。

5、救治延迟:

未及时进行液体复苏的患者,休克可能持续加重并在24小时后进入难治期。延迟处理会使微循环障碍不可逆,增加多器官功能衰竭风险。

烧伤后应严格监测尿量、血压和意识状态,伤后第一个24小时液体复苏至关重要。早期可饮用含电解质的口服补液盐,避免单纯补充白开水。保持室温26-28℃减少能量消耗,抬高烧伤肢体促进静脉回流。创面需用无菌敷料保护,转运时注意保暖但避免直接热源接触。所有二度以上烧伤患者均需专业医疗评估,不可因暂时未出现休克症状而延误就医。

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导致休克的原因是?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导致休克的主要原因包括感染性休克、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毒素吸收、多器官功能障碍以及炎症介质释放。

1、感染性休克:

腹腔内严重感染导致大量细菌及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革兰阴性杆菌释放的内毒素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引起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导致血压下降。

2、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腹腔炎症导致大量炎性渗出,使体液丢失到第三间隙。同时呕吐、肠麻痹等症状造成体液额外丢失,血容量显著不足。心脏前负荷降低导致心输出量下降,引发循环衰竭。

3、毒素吸收:

腹腔内化脓性病灶释放的细菌毒素和坏死组织分解产物经腹膜吸收进入血循环。这些毒素可直接抑制心肌收缩力,同时激活补体系统和凝血系统,加重微循环障碍。

4、多器官功能障碍:

持续低灌注状态导致重要脏器供血不足。肠道屏障功能受损引发细菌移位,肺部毛细血管渗漏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肾脏灌注不足导致急性肾损伤,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休克进展。

5、炎症介质释放:

过度激活的免疫系统释放大量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炎症因子。这些介质引起全身血管扩张、毛细血管渗漏和心肌抑制,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加重休克状态。

对于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早期识别休克征兆至关重要。建议严格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禁食以减少胃肠负担。在医疗监护下可进行液体复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应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饮食,必要时采用肠外营养。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注意尿量、意识状态等指标。出现寒战高热、呼吸急促、皮肤湿冷等表现时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抗感染和手术治疗时机。康复期需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定期复查炎症指标和腹部影像学检查。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晚期休克并发皮肤及消化道出血怎么办?

晚期休克并发皮肤及消化道出血需立即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止血处理、病因治疗及器官功能支持。该症状通常由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严重感染、创伤性失血、药物反应或晚期恶性肿瘤等因素引起。

1、液体复苏:

快速补充血容量是纠正休克的关键。首选平衡盐溶液或胶体液,通过中心静脉通路进行目标导向治疗,维持平均动脉压大于65毫米汞柱。需密切监测中心静脉压及尿量,避免液体过负荷导致肺水肿。

2、血管活性药物:

在充分液体复苏后仍存在低血压时,需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药物剂量需根据血流动力学参数调整,维持组织灌注压的同时避免血管过度收缩加重缺血。

3、止血处理:

皮肤黏膜出血可局部应用凝血酶或明胶海绵压迫止血。消化道出血需静脉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必要时行内镜下止血。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需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

4、病因治疗:

感染性休克需在1小时内使用广谱抗生素,创伤性失血需手术止血,过敏性休克需立即注射肾上腺素。恶性肿瘤相关出血需针对原发病进行姑息性放疗或介入治疗。

5、器官功能支持:

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需机械通气保护性肺策略,急性肾损伤需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同时需维持电解质平衡,预防应激性溃疡和深静脉血栓形成。

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头部抬高15-30度改善脑灌注。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量,监测每小时尿量。饮食初期禁食,稳定后逐步过渡至低渣流质,避免刺激性食物。康复期需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和器官指标。家属需学习观察意识状态和皮肤瘀斑变化,发现异常及时联系医疗团队。出院后需持续随访,预防再次出血和感染。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热门标签

毛囊瘤 睾丸肿瘤 角膜溃疡 脑动脉瘤 刺激性皮炎 横纹肌肉瘤 泌尿系结石 排卵期出血 鼻咽良性肿瘤 肌皮神经损伤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