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骨科 > 骨病科 >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易患人群有哪些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笑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预防骨质疏松的针多少钱一针?

预防骨质疏松的针剂一般需要200元到1000元,实际费用受到药物种类、剂量规格、地区差异、医疗机构级别、医保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药物种类:

常用预防骨质疏松的针剂包括唑来膦酸注射液、鲑降钙素注射液、特立帕肽注射液等。唑来膦酸为双膦酸盐类年制剂,价格相对较低;特立帕肽属于甲状旁腺素类似物,费用较高。不同药物成分和研发成本直接影响定价。

2、剂量规格:

针剂规格从1毫升到5毫升不等,单次治疗剂量差异明显。如唑来膦酸5毫克剂型与1毫克剂型价格相差约3倍,部分药物需根据体重调整用量,直接影响总费用。

3、地区差异:

一线城市三甲医院价格通常高于基层医疗机构,不同省份药品招标采购价存在浮动。经济发达地区因人力成本和运营费用较高,整体收费可能上浮20%-30%。

4、医疗机构级别:

三级医院注射服务费约为50-100元,社区卫生院可能仅收取20-30元。部分高端私立机构会加收环境服务费,整体费用可能达到公立医院的1.5-2倍。

5、医保政策:

部分骨质疏松针剂已纳入医保乙类目录,如唑来膦酸报销比例可达70%。需注意医保对适应症和用药频次的限制,自费部分仍需承担30%-50%费用。特殊进口药物可能完全自费。

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根据骨质疏松风险等级选择适宜药物,治疗期间保持每日1000毫克钙质摄入,每周进行3次负重运动如快走或太极拳,避免吸烟酗酒。定期骨密度检测可评估预防效果,5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检测血钙和维生素D水平。注意预防跌倒,居家环境应保持地面干燥、照明充足,必要时使用髋部保护器。

兰军良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骨质疏松性骨折也称为什么病?

骨质疏松性骨折在医学上称为脆性骨折,指因骨密度降低导致骨骼强度下降,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发生的骨折。

1、病理特征:

脆性骨折的核心病理基础是骨质疏松症,表现为骨微结构破坏、骨量减少。骨骼失去正常承重能力,日常活动如咳嗽、弯腰甚至翻身都可能诱发骨折,常见部位包括椎体、髋部和桡骨远端。

2、临床分类:

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椎体压缩性骨折、股骨颈骨折和Colles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其中椎体骨折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身高变矮,髋部骨折则需紧急手术干预。

3、高危人群:

绝经后女性和7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最高。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甲状腺功能亢进、维生素D缺乏人群更易发生。体重过低、吸烟酗酒者风险增加2-3倍。

4、诊断标准:

需结合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T值≤-2.5和影像学确认。非暴力性骨折史是重要诊断依据,椎体骨折可通过侧位X线发现椎体高度下降≥20%。

5、防治要点:

基础治疗包括钙剂与维生素D补充,抗骨质疏松药物可选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或特立帕肽。髋部骨折患者需在48小时内完成手术评估,术后需持续康复训练。

日常预防需保证每日1000-1200毫克钙摄入,优先选择乳制品、豆制品和小鱼虾。适度进行负重运动如快走、太极拳,避免久坐和过度节食。65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检测骨密度,冬季注意防滑防跌倒,居家移除地毯等障碍物,浴室安装扶手。出现不明原因腰背痛或身高缩短超过3厘米时应及时就医排查椎体骨折。

兰军良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高度近视的高发人群是哪些人?

高度近视的高发人群主要包括有家族遗传史者、青少年儿童、长期近距离用眼者、户外活动不足者以及患有特定全身性疾病者。

1、家族遗传史:

高度近视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父母双方或一方患有高度近视时,子女患病风险显著增加。这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相关的胶原蛋白基因突变有关,可能导致眼球轴长异常增长。建议有家族史者从幼年期开始定期进行散瞳验光检查。

2、青少年儿童:

生长发育期眼球结构变化迅速,持续近距离用眼会刺激眼轴增长。我国中小学生近视率超过50%,其中10%-20%可能发展为高度近视。控制电子屏幕使用时间、保持正确读写姿势至关重要。

3、近距离用眼者:

程序员、设计师等职业人群每日持续用眼超过8小时,睫状肌长期痉挛可能加速近视进展。建议每40分钟远眺6米外景物20秒,使用防蓝光眼镜需结合户外活动。

4、户外活动缺乏:

每日户外光照不足2小时的人群近视风险增加3倍。自然光刺激视网膜多巴胺分泌,能抑制眼轴过度伸长。阴天户外活动同样有效,建议学生保证课间充分暴露于自然光线。

5、全身疾病患者:

马凡综合征、斯蒂克勒综合征等结缔组织疾病常伴发高度近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可能导致继发性近视加深。这类患者需要每3-6个月进行眼底照相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

预防高度近视需建立终身眼健康管理意识,学龄前儿童建议每天3小时户外活动,青少年保证每天2小时日光暴露。20岁后近视仍可能进展,应避免持续熬夜用眼。高度近视者需每年检查眼底,避免剧烈碰撞类运动,多摄入富含叶黄素的深色蔬菜,控制甜食摄入以维持眼内压稳定。出现闪光感、视野缺损等视网膜脱离先兆症状时需立即就医。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眼底出血的高发人群是哪些人?

眼底出血的高发人群主要有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高度近视者、老年人和外伤或眼部手术史者。

1、高血压患者: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视网膜小动脉硬化,血管壁脆性增加,容易破裂出血。这类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同时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

2、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眼底出血的常见原因,高血糖会损伤视网膜微血管。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每半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出现视物模糊需及时就医。

3、高度近视者:

近视度数超过600度者,眼球轴长增加会导致视网膜变薄,易发生视网膜裂孔或出血。建议避免剧烈运动,每年进行散瞳眼底检查,必要时进行视网膜激光治疗。

4、老年人:

年龄增长会使视网膜血管弹性下降,加上可能存在的全身性疾病,老年人更易发生眼底出血。建议戒烟限酒,保持适度运动,定期进行眼科体检。

5、外伤或眼部手术史者:

眼部外伤或手术可能损伤视网膜血管结构,增加出血风险。这类人群需避免揉眼等动作,遵医嘱使用眼药水,出现视力下降应立即就诊。

预防眼底出血需从日常生活入手,建议高发人群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深色蔬菜水果;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避免长时间用眼,每用眼1小时休息5分钟;控制基础疾病,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出现突然视力下降、眼前黑影飘动等症状时,需立即到眼科急诊就诊,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睑板腺炎的高发人群是哪些人?

睑板腺炎高发人群主要包括长期佩戴隐形眼镜者、油性皮肤及痤疮患者、中老年群体、免疫低下者以及不注意眼部卫生的人群。

1、隐形眼镜佩戴者:

长期不当使用隐形眼镜会导致睑板腺开口机械性阻塞,镜片与角膜持续摩擦可能引发慢性炎症。这类人群需选择高透氧材质镜片,每日佩戴不超过8小时,并配合人工泪液保持眼表湿润。

2、油性肤质人群:

皮脂分泌旺盛易造成睑缘油脂堆积,混合鳞屑形成脂栓堵塞腺体。此类患者需每日用专用眼部清洁棉片清理睑缘,避免使用油性护肤品接触眼周。

3、中老年群体:

年龄增长导致睑板腺逐渐萎缩,分泌功能减退使油脂变稠。建议50岁以上人群每日热敷眼睑5分钟,配合指腹环形按摩促进油脂排出。

4、免疫缺陷患者:

糖尿病、艾滋病等疾病患者因免疫功能下降,更易继发细菌感染。这类人群出现眼睑红肿需及时就医,避免引发眶蜂窝织炎等严重并发症。

5、卫生习惯不良者:

揉眼、带妆入睡等行为会将病原体带入腺体。应养成睡前卸妆习惯,接触眼周前需用肥皂洗手,避免共用眼部化妆品。

预防睑板腺炎需建立科学用眼习惯,每日保证7小时睡眠避免视疲劳。饮食宜减少高糖高脂摄入,适量补充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建议办公族每用眼1小时远眺5分钟,冬季使用加湿器维持环境湿度在40%-60%。出现反复眼睑肿痛或分泌物增多时,应及时至眼科进行裂隙灯检查与睑板腺功能评估。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热门标签

肾细胞癌 晶状体脱位 类圆线虫病 慢性鼻咽炎 慢性蝶窦炎 毛发红糠疹 带状角膜病变 淋巴管肌瘤病 继发性骨髓纤维化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