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中医科 > 中医推拿科

按摩之后的正常反应是什么样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儿童咳嗽按摩手法?

儿童咳嗽可通过按摩天突穴、膻中穴、肺俞穴、风门穴、足三里穴等穴位缓解。咳嗽可能由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冷空气刺激、胃食管反流、气道异物等因素引起。

一、天突穴

天突穴位于胸骨上窝中央,按摩该穴位有助于缓解咽喉不适和刺激性干咳。用指腹轻柔按压穴位,配合缓慢深呼吸,每次持续数秒后松开。该手法对因感冒或咽炎引起的咳嗽效果较好,但需注意避免用力过度刺激气管。

二、膻中穴

膻中穴在两乳头连线中点处,按摩能宽胸理气。家长可用拇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轻揉穴位,配合推胸骨操作效果更佳。适用于痰多咳嗽的情况,能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按摩时需观察儿童反应,出现不适立即停止。

三、肺俞穴

肺俞穴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按摩可宣肺止咳。家长可用掌根沿脊柱两侧上下推擦,重点刺激该穴位。对过敏性咳嗽和夜间加重的咳嗽有缓解作用。操作时保持室内温暖,避免着凉加重症状。

四、风门穴

风门穴位于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按摩能疏风散寒。用拇指指腹点按配合轻拍背部,有助于改善因受凉引起的咳嗽。建议在洗澡后毛孔舒张时进行,效果更显著。体质虚弱的儿童需减少按摩力度和时间。

五、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按摩可增强免疫力。每日早晚各揉按该穴位,能调节脾胃功能,减少反复呼吸道感染导致的咳嗽。可与上述胸部穴位配合使用,但发热期间不宜按摩此穴位。

按摩前后可给儿童饮用适量温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操作时使用婴儿按摩油减少皮肤摩擦,单次按摩总时长控制在10分钟内。若咳嗽伴随发热、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症状,或按摩3天后无改善,须及时就医排查肺炎、哮喘等疾病。日常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接触冷饮、二手烟等刺激因素,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咳嗽康复。

于秀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儿童发烧怎么退烧按摩?

儿童发烧可通过按摩合谷穴、清天河水、推坎宫、揉太阳穴、掐揉二扇门等穴位辅助退烧。按摩退烧需配合物理降温及药物干预,体温超过38.5℃或持续不退时应及时就医。

1、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按摩时用拇指指腹以适中力度按压1-2分钟。该穴位具有疏风解表作用,适用于风寒型发热,常伴随鼻塞流清涕症状。按摩后建议补充温水,避免直接吹风。若儿童出现抗拒哭闹需立即停止。

2、清天河水

天河水穴在前臂内侧正中线,从腕横纹向肘横纹单向推200-300次。此法通过刺激心包经帮助散热,对风热型发烧伴咽痛效果较好。操作时需使用爽身粉减少摩擦,推拿力度以皮肤微红为度。推拿后30分钟内不宜进食生冷食物。

3、推坎宫

坎宫位于眉毛内侧端至眉梢连线,用两拇指从眉心向两侧分推30-50次。该手法可缓解发热引起的头痛烦躁,尤其适合幼儿急疹初期。操作时注意避开眼睛,指甲需修剪圆滑。推拿后可用温水擦拭额头加强降温效果。

4、揉太阳穴

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连线中点后方凹陷处,用指腹环形揉动1分钟。此穴位按摩能改善发热伴随的头部胀痛,对暑热型发烧效果显著。操作时力度要轻柔,皮肤破损时禁用。可配合薄荷油增强清凉感,但需避开眼周。

5、掐揉二扇门

二扇门穴在中指指甲根两侧,用拇指指甲轻掐5-10次后揉按。该手法有清热镇惊作用,适用于高热惊厥先兆期。操作前需清洁双手,掐压力度以儿童能耐受为限。出现抽搐时应立即停止按摩并就医。

儿童发烧期间除穴位按摩外,建议保持室温25℃左右,穿着透气棉质衣物。每小时监测体温变化,体温上升期可适当增加饮水量,选择米汤、苹果汁等易吸收液体。物理降温宜用32-34℃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禁用酒精擦浴。饮食以清淡流质为主,如小米粥、藕粉等,避免油腻及高蛋白食物。若发热超过72小时或出现嗜睡、皮疹、呕吐等症状,须立即儿科就诊。退烧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同年龄段儿童用药剂量存在差异,不可自行调整。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脾虚按摩哪里最有效?

脾虚可通过按摩足三里穴、中脘穴、脾俞穴、太白穴、三阴交穴等穴位缓解症状。脾虚多因饮食失调、过度劳累、久病体虚等因素导致,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乏力等症状。

1、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按摩该穴位有助于健脾和胃、补中益气,改善脾虚引起的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可用拇指指腹按压穴位,以局部酸胀感为宜,每次按摩3-5分钟。

2、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处。按摩该穴位能够调理脾胃功能,缓解脾虚导致的胃脘胀满、恶心呕吐等症状。可采用掌根按揉法,顺时针方向轻柔按摩5-10分钟。

3、脾俞穴

脾俞穴位于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刺激该穴位可增强脾脏运化功能,改善脾虚引起的水肿、肢体困重等表现。可用拇指指腹点按或艾灸该穴位,每日1-2次。

4、太白穴

太白穴在足内侧缘,第1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按摩此穴具有健脾化湿的功效,对脾虚湿盛导致的食欲减退、大便溏薄有调节作用。建议用拇指指端垂直按压,每次持续1-2分钟。

5、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该穴位是足三阴经交会处,按摩可同时调理脾、肝、肾三脏,改善脾虚伴发的月经不调、失眠等症状。可用指腹环形揉按,每日早晚各一次。

脾虚患者除穴位按摩外,还需注意饮食调理,适量食用山药、红枣、薏苡仁等健脾食物,避免生冷油腻。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思虑和劳累。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配合中药调理,常用药物包括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归脾丸等。按摩需长期坚持才能见效,操作时力度要适中,皮肤破损或妊娠期妇女应避免特定穴位刺激。

杜永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小孩子可以按摩吗?

小孩子一般是可以按摩的,但需根据年龄和健康状况调整手法与力度。小儿推拿有助于促进生长发育、缓解积食或睡眠问题,但新生儿及患有严重疾病者需谨慎。

针对健康儿童,轻柔的抚触或特定穴位按摩可改善胃肠功能、增强免疫力。常见手法如顺时针摩腹缓解腹胀,捏脊促进消化吸收。操作时需使用婴儿按摩油减少摩擦,避开囟门等脆弱部位,单次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家长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学习基础手法,避免过度刺激风池等敏感穴位。

早产儿或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等疾病的儿童应避免随意按摩。皮肤破损、发热期间或刚进食后也不适宜操作。若孩子出现哭闹抗拒、皮肤发红等反应需立即停止。部分遗传代谢病患儿可能因按摩诱发代谢危象,此类情况必须经儿科医生评估后再决定是否进行。

家长选择小儿推拿前应确认机构具备医疗资质,避免暴力拉扯关节等危险动作。日常可配合抚触操增进亲子互动,但治疗性按摩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出现异常症状时须及时就医,不可仅依赖按摩延误治疗。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运动损伤按摩有用吗?

运动损伤后按摩通常有一定缓解作用,但需根据损伤类型和程度决定是否适用。按摩可能有助于减轻肌肉紧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但严重损伤如骨折、韧带撕裂等情况需禁止按摩。

运动损伤后早期轻度肌肉拉伤或劳损时,适当按摩可帮助放松痉挛肌肉,加速代谢废物清除。按摩手法应以轻柔的推拿、揉捏为主,避开红肿热痛区域,配合热敷效果更佳。这类情况按摩能缩短恢复时间,预防肌肉粘连形成。

急性期肿胀明显的软组织损伤或存在皮肤破损时,按摩可能加重炎症反应。关节扭伤48小时内、肌腱炎发作期、椎间盘突出急性期等均不宜施加外力刺激。错误按摩可能导致毛细血管破裂、水肿加剧,甚至引发二次损伤。此类情况需先采用冰敷制动,待急性期过后再考虑康复手法。

运动损伤后建议先通过专业检查明确损伤性质,轻度肌肉疲劳可尝试轻柔按摩配合适度拉伸,每日不超过15分钟。若出现持续疼痛、关节活动受限或皮肤淤青扩散,应立即停止按摩并就医。恢复期间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保证充足睡眠,逐步恢复低强度运动有助于组织修复。

赵平

主任医师 单县中心医院 全科

热门标签

耳结核 外耳炎 胃扭转 产前出血 结肠憩室 扭转痉挛 剥脱性皮炎 肺泡微结石症 甲胎蛋白异常 继发性高血压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