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男孩患尿崩症怎么治疗呢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肾性尿崩症的危害是怎样的?

肾性尿崩症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肾功能损害等危害。肾性尿崩症通常由遗传因素、药物副作用、慢性肾病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多尿、烦渴、低比重尿等症状。

1、脱水

肾性尿崩症患者因肾脏无法浓缩尿液,水分大量流失,容易引发脱水。轻度脱水表现为口干、皮肤弹性下降,严重时可出现头晕、意识模糊甚至休克。患者需定时监测体重变化,每日记录尿量,并通过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高温环境及剧烈运动加重水分丢失。

2、电解质紊乱

长期多尿会导致钠、钾等电解质随尿液排出,引发低钠血症或低钾血症。低钠可能引起恶心、嗜睡,低钾可导致肌无力、心律失常。需定期检测血电解质水平,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化钠缓释片、门冬氨酸钾镁片等药物补充。饮食中可适量增加香蕉、橙子等富钾食物。

3、肾功能损害

持续脱水及电解质失衡可能加重肾脏负担,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部分患者会出现血肌酐升高、尿蛋白阳性等肾功能异常表现。需限制高蛋白饮食,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庆大霉素注射液等。合并高血压者需严格控压,可遵医嘱服用缬沙坦胶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4、生长发育受限

儿童患者若未及时干预,慢性脱水可能影响营养吸收,导致身高体重低于同龄人。家长需定期监测儿童生长曲线,保证每日热量摄入,必要时在儿科医生指导下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同时需关注骨密度变化,预防维生素D缺乏。

5、心血管风险

严重电解质紊乱可能诱发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长期血容量不足会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中老年患者需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时需优先控制基础疾病。突发心悸、胸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肾性尿崩症患者应保持每日2000-3000毫升水分摄入,避免饮用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饮食以低盐、优质蛋白为主,可选择鱼肉、鸡蛋白等易消化食物。建议每3-6个月复查尿常规、肾功能及电解质,随身携带疾病说明卡以备紧急情况。出现持续头痛、少尿或无尿等严重症状时需立即急诊处理。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孕妇尿崩症是怎么引起的?

孕妇尿崩症可能与遗传因素、妊娠期垂体损伤、肾脏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

孕妇尿崩症通常由精氨酸加压素分泌不足或肾脏对其反应异常导致。遗传因素如家族性中枢性尿崩症可影响下丘脑神经垂体功能,妊娠期垂体损伤可能因产后出血或手术引发暂时性激素分泌障碍。肾脏功能异常则与妊娠高血压或慢性肾病相关,导致肾小管对加压素敏感性下降。患者会出现多尿、烦渴、低比重尿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脱水或电解质紊乱。

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不同方案,中枢性尿崩症可遵医嘱使用醋酸去氨加压素片或鞣酸加压素注射液,肾性尿崩症可考虑氢氯噻嗪片辅助治疗。日常需监测尿量,保持水分及电解质平衡,避免高盐饮食。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完全性尿崩症和部分性尿崩症的区别?

完全性尿崩症和部分性尿崩症的主要区别在于抗利尿激素缺乏程度和症状严重程度。

完全性尿崩症患者体内抗利尿激素几乎完全缺失,每日尿量通常超过4000毫升,甚至可达10000毫升以上,尿液比重持续低于1.005。这类患者会出现严重口渴、多饮、脱水等症状,夜间排尿次数明显增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部分性尿崩症患者体内仍存在少量抗利尿激素分泌功能,每日尿量多在2500-4000毫升之间,尿液比重可波动在1.005-1.010范围内。这类患者症状相对较轻,口渴感和多饮程度不如完全性尿崩症明显,脱水风险也较低。

两种类型尿崩症均可通过禁水加压素试验进行鉴别诊断。完全性尿崩症患者在禁水试验后尿渗透压无明显升高,注射加压素后尿渗透压显著上升。部分性尿崩症患者在禁水试验后尿渗透压可有轻度升高,注射加压素后尿渗透压进一步上升。治疗方面,完全性尿崩症通常需要长期使用去氨加压素替代治疗,而部分性尿崩症患者可能只需小剂量去氨加压素或通过增加饮水即可控制症状。

日常应注意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高盐饮食,定期监测尿量和体重变化。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尿崩症和尿频有哪些区别?

尿崩症和尿频是两种不同的泌尿系统症状,主要区别在于病因、尿量及伴随表现。

尿崩症是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或肾脏对其不敏感导致的疾病,表现为大量低比重尿,每日尿量可超过4升,常伴随极度口渴、脱水。尿频则指排尿次数增多但单次尿量正常或减少,可能由泌尿系统感染、前列腺增生、膀胱过度活动症等引起,通常伴有尿急、尿痛或下腹不适。尿崩症患者尿液渗透压显著降低,而尿频者尿液成分多正常。

日常需注意记录排尿日记,监测尿量及症状变化,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尿崩症不喝水尿也多吗 尿崩症的具体症状详述?

尿崩症患者不喝水也会出现多尿症状,通常与抗利尿激素缺乏或肾脏反应异常有关。

尿崩症的核心症状是持续排出大量低比重尿,每日尿量可超过3升,严重者可达10-20升。患者会频繁排尿而口渴加剧,夜间需多次起床排尿影响睡眠。中枢性尿崩症多由下丘脑或垂体损伤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肾性尿崩症则因肾脏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伴随症状包括皮肤干燥、乏力、体重下降,严重脱水时可出现意识模糊或抽搐。婴幼儿患者可能表现为喂养困难、发热、生长发育迟缓。

建议患者记录每日出入水量,避免高盐饮食,出现严重脱水症状需立即就医进行激素替代治疗。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热门标签

虚脱 脑震荡 神经瘤 过期妊娠 胆总管结石 门静脉高压 颈外静脉损伤 肉芽肿性前列腺炎 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