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 中耳炎

鼻腺体大和中耳炎如何治疗?

| 0人回复

问题描述

相关问答

怎样判断是鼻甲肥大和鼻息肉?

鼻甲肥大和鼻息肉可通过鼻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症状特点进行区分。

鼻甲肥大通常由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或长期鼻部刺激引起,表现为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症状多呈双侧对称且随体位变化。鼻息肉则多见于慢性鼻窦炎或过敏体质者,典型症状为持续性鼻塞、嗅觉丧失、鼻腔分泌物倒流,息肉多为灰白色半透明肿物,常单侧或双侧多发。鼻内镜检查可直接观察鼻腔结构,鼻甲肥大可见下鼻甲黏膜充血肥厚,而鼻息肉呈现光滑柔软的新生物。CT检查有助于评估病变范围,鼻息肉可能伴有鼻窦黏膜增厚或窦腔积液。

日常应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鼻腔清洁,症状加重时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李延忠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中耳炎可以用中药治好吗?

中耳炎可以通过中药治疗缓解症状,但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判断是否适合中药治疗的情况多为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或慢性中耳炎稳定期。中药常用金银花、连翘、黄芩等清热解毒成分,如蒲地蓝消炎口服液、鼻渊通窍颗粒、黄连上清片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或伴随高热、剧烈耳痛时,需及时联合抗生素治疗。

中药治疗中耳炎主要通过调节免疫、减轻炎症反应发挥作用。金银花能抑制细菌病毒繁殖,连翘可缓解黏膜水肿,黄芩有助于减少炎性分泌物。慢性中耳炎患者使用补益类中药如黄芪、党参,能改善耳部血液循环。治疗期间需观察耳道分泌物性状变化,避免用力擤鼻。

出现听力下降、持续耳闷胀感应及时复查耳内镜,中药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耳道干燥清洁。

何海贤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甲状腺体格检查怎么做?

甲状腺体格检查主要通过视诊、触诊和听诊进行,需由专业医生操作。

视诊时患者取坐位,头部稍后仰,观察颈部有无肿大、不对称或皮肤异常。触诊分为前位法和后位法,前位法用拇指轻压甲状腺峡部及两侧叶,后位法用食指和中指从胸锁乳突肌后缘触诊,需评估甲状腺大小、质地、结节及压痛。听诊使用钟型听诊器置于甲状腺部位,判断有无血管杂音。检查过程需注意患者吞咽动作,甲状腺会随吞咽上下移动,有助于判断肿物是否与甲状腺相关。

检查前应避免穿高领衣物,检查时保持放松避免颈部肌肉紧张影响触诊结果。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怎样治疗不会复发?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干预及日常护理降低复发概率。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多与细菌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或胆脂瘤形成有关,表现为耳流脓、听力下降及耳闷胀感。急性期需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控制感染,同时配合鼻腔减充血剂改善咽鼓管通气。若存在鼓膜穿孔或胆脂瘤,需行鼓室成形术或乳突根治术清除病灶。慢性期应避免耳道进水,定期清理分泌物,并加强营养以提高免疫力。

日常需保持耳部干燥,避免用力擤鼻,感冒时及时治疗以防炎症扩散。

何海贤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溃疡性中耳炎一般用什么药?

溃疡性中耳炎通常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药物。

溃疡性中耳炎多与细菌感染、鼓膜穿孔、外耳道炎等因素有关,常表现为耳痛、耳道流脓、听力下降等症状。氧氟沙星滴耳液能抑制细菌DNA旋转酶,对革兰阴性菌和部分阳性菌有效。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通过干扰细菌DNA复制发挥作用,适用于敏感菌所致感染。氯霉素滴耳液为广谱抗生素,可对抗多种病原微生物,但需警惕骨髓抑制风险。使用前需清洁耳道分泌物,滴药后保持患耳朝上5分钟以促进吸收。避免自行掏耳或进水,防止加重感染。

治疗期间应保持耳部干燥,避免辛辣刺激饮食,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复诊调整用药方案。

李延忠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热门标签

失眠 梦魇 垂体囊肿 颈椎滑脱 接合菌病 绒毛膜癌 骨巨细胞瘤 库欣综合症 大疱性鼓膜炎 皮肤念珠菌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