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骨科 > 脊柱外科

患了脊髓血管病并且截瘫怎么办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颈椎高位截瘫怎么办?

颈椎高位截瘫可通过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心理干预、生活护理等方式改善。颈椎高位截瘫通常由外伤、脊髓病变、肿瘤压迫、血管异常、先天畸形等原因引起。

1、手术治疗

对于急性外伤或肿瘤压迫导致的颈椎高位截瘫,常需紧急手术解除压迫。前路减压融合术可清除突出椎间盘或骨赘,后路椎板切除术适用于多节段狭窄。手术时机对神经功能恢复至关重要,24小时内干预效果较好。术后需严格佩戴颈托固定,防止二次损伤。

2、药物治疗

甲钴胺注射液能促进神经髓鞘修复,鼠神经生长因子可刺激轴突再生,甘露醇注射液用于急性期减轻脊髓水肿。疼痛明显时可使用普瑞巴林胶囊,肌张力增高者可用巴氯芬片。所有药物均需在神经外科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3、康复训练

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开始康复治疗。电动起立床训练帮助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四肢关节被动活动维持肌肉延展性。后期可进行坐位平衡训练、轮椅操控训练等。高压氧治疗能改善受损神经细胞缺氧状态,功能性电刺激有助于延缓肌肉萎缩。

4、心理干预

突发截瘫患者易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抑郁焦虑情绪。家属应参与心理疏导过程,建立社会支持系统。音乐治疗和团体心理辅导能提升治疗依从性,专业心理咨询需贯穿康复全程。

5、生活护理

需配备防褥疮气垫床,每2小时协助翻身一次。导尿管护理要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清洗会阴部。饮食需高蛋白高纤维,预防便秘和泌尿系感染。居家环境需改造无障碍设施,轮椅通道宽度不小于90厘米,浴室安装防滑扶手。

颈椎高位截瘫患者需终身随访,定期复查脊髓MRI评估病情变化。可尝试针灸刺激督脉穴位,但需避开皮肤感觉障碍区域。家属要学习紧急情况处理措施,如自主神经反射异常发作时需立即抬高床头。保持适度阳光照射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每日补充维生素D3和钙剂。建立规律排便习惯,必要时使用开塞露辅助。参与病友互助组织可获得更多经验支持,积极心态对功能代偿至关重要。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

截瘫的检查方法是什么?

截瘫的检查方法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神经电生理检查。

体格检查主要评估患者的肌力、肌张力、感觉功能和反射情况,医生会通过触诊、叩诊等方式判断神经损伤的具体部位和程度。影像学检查常用的是磁共振成像和计算机断层扫描,能够清晰显示脊髓、椎间盘和周围组织的结构异常,帮助确定是否存在肿瘤、骨折或椎间盘突出等病变。神经电生理检查如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可以评估神经和肌肉的电活动,判断神经损伤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检查,并配合康复治疗以改善生活质量。

邵自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高位截瘫的类型有哪几种?

高位截瘫主要分为脊髓完全性损伤和不完全性损伤两种类型。脊髓损伤的类型主要有脊髓震荡、脊髓挫裂伤、脊髓压迫、脊髓横断和脊髓缺血性损伤。

1、脊髓震荡

脊髓震荡属于最轻微的脊髓损伤类型,通常由外力作用导致脊髓短暂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短暂性肢体麻木或肌力下降,但脊髓结构未发生实质性损伤。这类损伤具有可逆性,多数患者在数小时至数日内可完全恢复神经功能。临床检查可见脊髓传导功能暂时性中断,但影像学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2、脊髓挫裂伤

脊髓挫裂伤表现为脊髓实质的出血和水肿,多由脊柱骨折或脱位引起。损伤程度较震荡严重,但尚未造成脊髓完全断裂。患者会出现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可能伴有膀胱直肠功能紊乱。部分神经功能可能随着水肿消退而有所恢复,但完全恢复概率较低。磁共振检查可见脊髓内出血信号和水肿改变。

3、脊髓压迫

脊髓压迫常见于椎间盘突出、血肿或肿瘤压迫脊髓所致。根据压迫程度不同,症状可从轻度感觉异常到完全瘫痪。早期解除压迫因素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典型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运动障碍和感觉异常,影像学检查可明确压迫部位和程度。及时手术减压是治疗关键。

4、脊髓横断

脊髓横断属于最严重的完全性损伤,脊髓结构完全中断导致损伤平面以下永久性功能丧失。常见于严重交通事故或高处坠落伤。患者立即出现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功能完全丧失,伴有大小便失禁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磁共振可见脊髓连续性中断,预后极差,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5、脊髓缺血性损伤

脊髓缺血性损伤多由主动脉手术或血管畸形导致脊髓血供中断引起。根据缺血时间和范围不同,可表现为暂时性功能障碍或永久性瘫痪。典型症状为突发性下肢无力或瘫痪,可能伴有感觉障碍。早期血管再通治疗可能改善预后,但多数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神经功能障碍。

高位截瘫患者需要长期康复治疗和护理支持。建议保持规律作息,进行适度康复训练,预防压疮和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饮食应保证充足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摄入,维持合理体重。心理疏导对改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家属应给予充分情感支持。定期复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建议在专业康复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高位截瘫可以坐着吗?

高位截瘫患者一般可以坐轮椅或特制座椅保持坐姿,但需根据脊髓损伤平面和并发症风险综合评估。能否久坐主要取决于损伤后脊柱稳定性、压疮风险、体位性低血压控制情况。

高位截瘫患者通过康复训练和辅助器具可实现短时间坐立。脊髓损伤后6-12周脊柱稳定性恢复者,在佩戴胸腰骶矫形器支持下可逐步尝试坐位训练。使用减压坐垫配合电动轮椅,每小时变换体位可预防压疮。体位适应性训练需从30度倾斜床开始,逐步增加角度至90度,过程中需监测血压变化。部分患者需使用腹部束带改善血液循环,必要时联合降压药物控制体位性低血压。

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自主坐立存在较高风险。C4及以上损伤者因膈肌麻痹需依赖呼吸机,坐位可能导致通气不足。严重骨质疏松患者突发脊柱骨折风险较高,需经骨密度评估后决定坐立时长。自主神经反射异常患者坐位可能诱发高血压危象,需提前使用α受体阻滞剂。存在严重髋关节挛缩或脊柱侧弯者,需先进行手术矫正才能安全坐立。

高位截瘫患者坐立时应使用防褥疮坐垫,保持躯干与大腿呈100度角,双足平放踏板。建议每日坐立时间分3-4次进行,单次不超过2小时,期间定期做减压抬臀动作。需注意观察下肢水肿情况,坐位时穿戴弹力袜预防深静脉血栓。营养摄入需保证每日1.2-1.5克/公斤优质蛋白,补充维生素C和锌促进压疮预防。定期进行站立床训练有助于改善骨质疏松和循环功能,具体方案需由康复医师制定。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脊椎结核会截瘫吗?

脊椎结核可能导致截瘫,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脊椎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脊柱引起的疾病,当病变严重压迫脊髓或破坏椎体结构时可能造成截瘫。

脊椎结核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局部疼痛、低热等轻微症状,此时及时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需遵医嘱联合用药。若未及时干预,随着椎体破坏加重,可能出现脊柱后凸畸形、神经根受压等症状。

当结核病灶直接侵犯脊髓或导致椎体塌陷压迫脊髓时,可能引发下肢感觉运动障碍甚至截瘫。这种情况多见于病程较长、治疗延误或耐药结核患者。需通过磁共振成像明确脊髓受压程度,必要时需手术清除病灶并重建脊柱稳定性。

脊椎结核患者应保证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蛋奶,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以促进骨骼修复。绝对卧床期间需定期翻身预防压疮,康复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出现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早期干预是避免截瘫的关键。

苏藤良

副主任医师 北海市人民医院 皮肤性病科

热门标签

残胃炎 包皮包茎 外阴肿瘤 呼吸道异物 滴虫性尿道炎 颈部血管损伤 大泡性角膜病变 皮下T细胞淋巴瘤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