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 肾虚

感觉有肾虚能给患病人导致哪些害处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月子里感冒了能给孩子喂奶吗?

月子里感冒可以继续给孩子喂奶,但需注意防护措施。感冒病毒通常不会通过乳汁传播,哺乳时佩戴口罩、勤洗手可降低传染风险。

1、病毒传播途径:

感冒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母乳本身不会携带呼吸道病毒。母亲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反而能帮助婴儿建立抵抗力,但需避免对着婴儿咳嗽或打喷嚏。

2、药物使用影响:

部分感冒药物可能通过乳汁分泌,哺乳期应避免含伪麻黄碱的复方感冒药。对乙酰氨基酚等单一成分退热药相对安全,使用前仍需咨询

3、母婴隔离措施:

亲喂时可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喂奶前用肥皂清洗双手和乳房。症状严重时可将乳汁挤出由健康家人用奶瓶喂养,减少密切接触机会。

4、症状监控要点:

观察婴儿是否出现发热、拒奶等异常表现。若母亲持续高烧超过38.5℃或出现细菌感染症状,需暂停哺乳并及时就医。

5、营养支持建议:

感冒期间保证每日2000毫升温水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C。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影响乳汁质量。

哺乳期感冒应保持充足休息,每日开窗通风2-3次。可饮用姜枣茶或冰糖雪梨水缓解症状,室温维持在24-26℃为宜。若需用药治疗,建议选择哺乳期安全药物如板蓝根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中成药,具体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同时注意观察婴儿大便性状及精神状态,出现异常及时咨询儿科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温水坐浴的10大害处是什么?

温水坐浴在正确操作下通常安全,但不当使用可能引发局部皮肤刺激、感染风险增加、痔疮加重等问题。

1、皮肤刺激:

长时间或过高温度坐浴可能破坏皮肤屏障功能,导致局部皮肤干燥、发红甚至脱屑。敏感体质者更易出现接触性皮炎,表现为灼热感和瘙痒。建议控制水温在40℃以下,单次不超过15分钟。

2、感染扩散:

肛周存在开放性伤口或肛瘘时,温水浸泡可能使细菌随水流扩散。糖尿病患者因免疫力低下,尤其需警惕会阴部感染风险。坐浴前后需彻底清洁容器,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抗菌溶液。

3、痔疮恶化:

血栓性外痔急性期热刺激可能加重血管扩张,导致出血量增加。Ⅲ度以上内痔脱出者,坐浴后水肿可能加剧嵌顿风险。此类情况应改用冷敷收缩血管,并及时就医处理。

4、血压波动:

心血管疾病患者长时间坐浴可能引发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站立时头晕目眩。水温过高还会导致外周血管过度扩张,加重心脏负荷。建议在家人监护下进行,水温不超过38℃。

5、烫伤风险:

老年人及感觉神经病变患者对温度敏感度下降,易发生低温烫伤。儿童自主坐浴时可能因动作不稳打翻容器,造成会阴部二度烫伤。使用温度计监测水温,避免直接接触热源。

6、阴道菌群失衡:

女性频繁坐浴可能破坏阴道酸性环境,增加霉菌性阴道炎发病风险。经期坐浴可能导致经血逆流,引发盆腔炎症。建议采用流动温水冲洗,避免盆浴浸泡超过10分钟。

7、前列腺充血: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过度热疗可能加重腺体充血,导致尿频尿急症状反复。细菌性前列腺炎急性期热刺激会加速病原体繁殖。此类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控制坐浴频次。

8、伤口愈合延迟:

肛肠术后创面过早接触温水可能溶解血痂,影响组织修复。存在缝合线时,高温环境易滋生细菌导致线结反应。术后坐浴需待医生确认伤口愈合程度后实施。

9、电解质紊乱:

大面积烧伤患者采用坐浴清创时,长时间热水浸泡可能造成钠离子流失。肾功能不全者可能因水分过度吸收引发水肿。这类特殊人群需在医疗监护下进行伤口处理。

10、依赖性形成:

长期依赖坐浴缓解肛肠症状可能掩盖疾病进展,延误手术治疗时机。部分患者会产生心理依赖,影响正常排便反射。症状缓解后应逐步减少坐浴频次,转为提肛运动等主动康复。

进行温水坐浴时建议选择专用坐浴盆,水位高度不超过耻骨联合。结束后及时擦干并涂抹凡士林保护皮肤。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监测坐浴后血压血糖变化。肛肠症状持续2周未缓解或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时,应立即停止坐浴并就诊。日常可配合高纤维饮食和凯格尔运动,减少对被动疗法的依赖。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八十岁老人吸氧的害处是什么?

八十岁老人长期吸氧可能带来氧中毒、呼吸道干燥、二氧化碳潴留、依赖性问题、活动受限等潜在风险。合理控制吸氧浓度与时长可减少不良反应。

1、氧中毒:

高浓度吸氧超过24小时可能引发氧中毒,主要表现为胸骨后疼痛、咳嗽加重、肺水肿等症状。老年人肺组织修复能力较弱,需严格监测血氧饱和度,将氧浓度控制在医生建议的安全范围内。

2、呼吸道干燥:

持续氧气吸入会加速呼吸道黏膜水分蒸发,导致鼻腔出血、咽喉干痒等问题。使用加湿型制氧机或配合生理盐水雾化可缓解干燥症状,同时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

3、二氧化碳潴留: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长期高流量吸氧可能抑制呼吸中枢,造成二氧化碳排出障碍。这类老人应采用低流量持续吸氧1-2升/分钟,并定期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监测。

4、依赖性问题:

部分老人可能产生心理依赖,在血氧正常时仍要求吸氧。需通过指脉氧监测数据客观评估需求,逐步建立间断吸氧方案,配合腹式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

5、活动受限:

固定式吸氧设备会限制老人活动范围,可能引发肌肉萎缩或深静脉血栓。建议选择便携式制氧机,每日保持30分钟床边站立或轮椅活动,卧床期间需进行踝泵运动预防血栓。

老年患者吸氧期间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瘦肉、鸡蛋等优质蛋白摄入以维持呼吸肌功能,每日补充维生素C增强呼吸道抵抗力。可进行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训练,改善肺通气效率。注意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定期清洁加湿设备防止细菌滋生。若出现嗜睡、意识模糊等二氧化碳麻醉症状,需立即就医调整氧疗方案。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针灸三天休一天的害处有哪些?

针灸三天休一天的间隔方式通常不会产生明显害处,但可能因个体差异或操作不当导致局部淤青、短暂疲劳、穴位敏感度下降、疗效延迟或晕针反应。

1、局部淤青:

频繁针灸可能增加皮下毛细血管损伤风险,表现为针刺部位青紫。这与进针手法或局部凝血功能有关,通常无需特殊处理,48小时内冷敷可减轻症状。建议避免同一穴位连续刺激。

2、短暂疲劳:

部分人群在密集针灸后可能出现乏力感,属于经络调节的应激反应。适当减少单次针刺数量,配合足三里等补益穴位可缓解。体质虚弱者建议延长间隔至2-3天。

3、穴位敏感度下降:

高频刺激可能降低穴位反应性,影响得气感。临床观察显示,间隔24-48小时能维持较好穴位敏感性。治疗慢性病时可采用交替取穴法保持疗效。

4、疗效延迟:

部分痛症患者中断治疗可能减弱累积效应。建议急性期前3天连续治疗,慢性病稳定后改为隔日针灸。配合艾灸或耳穴贴压可延长刺激时效。

5、晕针反应:

空腹或紧张状态下密集针灸易诱发头晕冷汗。发生时应立即起针平卧,饮用温糖水。预防需控制单次治疗时长在20分钟内,首次针灸者建议每周2次为宜。

针灸疗程期间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生冷饮食及剧烈运动。治疗当日可食用山药、红枣等健脾食物,配合八段锦等舒缓运动促进经气运行。皮肤敏感者针灸后6小时内勿沾水,出现持续疼痛或发热需及时复诊。慢性病患者建议建立治疗日记记录反应,便于医师调整方案。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女人吃玄麦甘桔的害处有哪些?

女性长期或过量服用玄麦甘桔可能引发胃肠不适、过敏反应、内分泌紊乱、肝肾负担加重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危害。玄麦甘桔作为中成药,需严格遵循医嘱使用。

1、胃肠不适:

玄麦甘桔含麦冬等寒凉成分,长期服用可能损伤脾胃阳气,表现为腹胀、腹泻、食欲减退等症状。脾胃虚寒者更易出现此类反应,建议餐后服用以减轻刺激。

2、过敏风险:

部分人群对桔梗或甘草成分敏感,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红疹等过敏反应。既往有花粉症或中药过敏史者应慎用,初次服用需观察是否出现唇舌麻木等异常症状。

3、内分泌影响:

方中甘草含甘草酸,长期摄入可能干扰醛固酮代谢,引发水钠潴留、血压升高及低钾血症。育龄女性连续使用超过4周需监测电解质,妊娠期女性禁用。

4、肝肾负担:

药物代谢需经肝肾完成,超剂量服用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或尿蛋白异常。慢性肝肾疾病患者应调整剂量,服药期间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5、药物相互作用:

甘草成分可能增强强心苷类药物的毒性,与利尿剂合用会加剧电解质紊乱。正在服用降压药、抗凝药或激素类药物者需告知避免联合用药风险。

使用玄麦甘桔期间应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加重胃肠负担。可配合山药、薏米等健脾食材调理,出现持续头晕、水肿等症状需立即停药就医。建议连续服用不超过2周,慢性咽炎等疾病需采用替代方案时,可考虑罗汉果、金银花等药食同源材料代茶饮。特殊生理期或术后恢复阶段应暂停使用,防止影响身体自我调节功能。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热门标签

神游症 白色糠疹 红斑狼疮 慢性胃炎 气性坏疽 过敏性皮炎 急性荨麻疹 代谢性碱中毒 坏死性筋膜炎 慢性细菌性痢疾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