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肿瘤科 > 肝癌

肝癌生物治疗能收到什么样的效果?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楠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心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肺癌生物靶向治疗费用?
肺癌生物靶向治疗费用因药物种类、治疗方案及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通常每年费用在10万至50万元之间。生物靶向治疗是一种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精准治疗方法,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来发挥作用。治疗费用主要包括药物费用、检查费用和随访费用,具体费用需根据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和医生的治疗方案确定。 1、药物费用是生物靶向治疗的主要支出。不同靶向药物的价格差异较大,例如吉非替尼易瑞沙每月费用约1.5万元,奥希替尼泰瑞沙每月费用约5万元,贝伐珠单抗安维汀每月费用约2万元。这些药物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和病情进展来决定。 2、检查费用包括基因检测和影像学检查。基因检测是确定是否适合靶向治疗的关键步骤,费用通常在5000元至2万元之间。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用于评估治疗效果,每次检查费用在1000元至3000元不等。 3、随访费用包括定期复查和药物调整。靶向治疗需要长期随访以监测病情变化和药物副作用,随访费用每年约1万至3万元。部分患者可能因耐药性需要更换药物,这会进一步增加治疗成本。 4、医保和慈善援助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部分靶向药物已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报销比例因地区而异。一些制药公司提供慈善援助项目,符合条件的患者可以申请免费或低价药物。 5、患者在选择靶向治疗时应综合考虑疗效和经济承受能力。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治疗方案和费用明细,制定适合自身情况的治疗计划。同时,关注医保政策和慈善援助信息,尽可能降低治疗成本。 肺癌生物靶向治疗费用较高,但通过合理规划和利用医保、慈善援助等资源,患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经济压力。治疗过程中,定期随访和药物调整是确保疗效的关键,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争取最佳治疗效果。
白晓燕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肿瘤生物治疗的禁忌症?
肿瘤生物治疗禁忌症主要包括严重免疫缺陷、活动性感染和严重器官功能障碍,治疗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严重免疫缺陷患者因免疫系统无法有效应对生物治疗,可能加重病情;活动性感染患者使用生物治疗可能引发感染扩散;严重器官功能障碍患者因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可能导致药物蓄积和毒性增加。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对于严重免疫缺陷患者,可考虑使用免疫增强剂或调整治疗方案;活动性感染患者需先控制感染再进行生物治疗;严重器官功能障碍患者需调整药物剂量或选择其他治疗方式。治疗方案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治疗目标,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肿瘤生物治疗禁忌症的管理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包括肿瘤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等,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邸立君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类风湿生物制剂的价格?
类风湿生物制剂的价格因药物种类、剂量和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单次治疗费用通常在数千元至上万元不等。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生物制剂主要包括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白细胞介素抑制剂和B细胞抑制剂等,具体价格需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选择。 1、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是常用的生物制剂之一,例如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和依那西普。英夫利昔单抗单次治疗费用约为5000-8000元,阿达木单抗每支价格在6000-9000元,依那西普单次费用约为4000-7000元。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缓解关节症状,但需长期使用。 2、白细胞介素抑制剂如托珠单抗和司库奇尤单抗,托珠单抗单次治疗费用约为8000-12000元,司库奇尤单抗每支价格在7000-10000元。这类药物适用于对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效果不佳的患者,能有效控制炎症反应。 3、B细胞抑制剂如利妥昔单抗,单次治疗费用较高,约为10000-15000元。该药物通过清除B细胞减少自身免疫反应,适用于重症患者或对其他生物制剂无效的病例。 类风湿生物制剂的价格较高,但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建议患者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关注医保政策和慈善援助项目,以减轻经济负担。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强直性脊柱炎打生物制剂要打多久?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使用生物制剂的治疗周期通常为长期,具体时间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反应调整。治疗方案包括定期评估、药物调整和联合其他治疗方式。 1、生物制剂的使用周期因人而异,通常需要持续使用以控制炎症和延缓疾病进展。初期治疗可能需要每周或每两周注射一次,病情稳定后可逐渐延长间隔时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血液指标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调整用药频率和剂量。 2、定期评估是治疗的关键环节。患者需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如X光或MRI和功能评估,以监测疾病活动度和治疗效果。根据评估结果,医生可能会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联合其他治疗方式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除了生物制剂,患者还可以结合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萘普生、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运动疗法和生活方式调整如保持良好姿势、适度运动来缓解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4、长期使用生物制剂需要注意副作用。常见副作用包括感染风险增加、注射部位反应和过敏反应。患者需定期监测免疫功能和感染指标,必要时采取预防措施,如接种疫苗或使用抗生素。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使用生物制剂的治疗周期通常为长期,需根据病情和个体反应调整。定期评估、联合其他治疗方式和注意副作用是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关键。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定期复查,以确保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延缓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

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生物制剂国内用了多久了?
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生物制剂在国内已应用超过15年,主要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缓解症状。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TNF抑制剂、白细胞介素IL抑制剂等,能有效控制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早期使用可显著减少关节损伤和脊柱畸形。 1、肿瘤坏死因子TNF抑制剂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核心药物之一,包括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和依那西普。这些药物通过阻断TNF-α的活性,减少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僵硬。临床研究表明,TNF抑制剂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脊柱活动度和生活质量,长期使用可延缓疾病进展。 2、白细胞介素IL抑制剂如司库奇尤单抗和伊珠单抗,通过靶向IL-17或IL-23通路,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这类药物对TNF抑制剂无效或不耐受的患者尤为适用。研究显示,IL抑制剂能有效减轻脊柱炎症,改善关节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3、生物制剂的使用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疾病活动度、合并症和经济条件。治疗前需进行结核、肝炎等感染筛查,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和血常规。对于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可考虑医保政策或慈善援助项目,减轻经济负担。 4、生物制剂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感染风险增加等副作用。对于不适合生物制剂治疗的患者,可考虑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糖皮质激素或物理治疗等替代方案。NSAIDs如布洛芬、双氯芬酸能缓解疼痛和僵硬,但长期使用需注意胃肠道和心血管风险。 5、物理治疗和运动康复在强直性脊柱炎管理中同样重要。规律的有氧运动如游泳、瑜伽能增强脊柱柔韧性,改善姿势。力量训练如核心肌群锻炼有助于稳定脊柱,减少疼痛。物理治疗师可制定个性化运动计划,帮助患者维持关节功能。 生物制剂在国内的应用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选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结合药物、运动和生活方式的综合管理,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患者应定期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疾病得到长期控制。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热门标签

水肿 炭疽 蛋白尿 垂体危象 卵巢肿瘤 食管白斑 慢性额窦炎 胫腓骨干骨折 十二指肠憩室 高甘油三酯血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