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牙周炎不治疗可能导致牙齿松动脱落、全身系统性疾病风险增加。
牙周炎是由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长期不治疗会破坏牙周支持组织。炎症持续进展会累及牙槽骨,导致骨质吸收和牙周袋加深,牙齿逐渐松动移位甚至自行脱落。细菌及炎症因子可能通过血液循环扩散,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并发症、早产低体重儿的发病概率。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咀嚼功能障碍、发音异常或面部形态改变。
日常应坚持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每半年进行专业洁治,控制吸烟等危险因素,出现牙龈出血或口臭症状及时就医。
蛀牙有洞不补可能导致牙髓炎、根尖周炎甚至牙齿缺失。
蛀牙龋洞未及时修补时,细菌会持续侵蚀牙体组织,破坏牙釉质和牙本质,逐渐向深层扩散。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冷热敏感或食物嵌塞,随着龋损加深,细菌侵入牙髓腔会引发剧烈疼痛、夜间痛等牙髓炎症状。若感染进一步扩散至根尖周围组织,可能形成根尖肉芽肿、根尖脓肿,导致咬合痛、牙龈肿胀。长期不治疗还可能造成牙冠大面积缺损,最终需拔除患牙。
龋洞长期存在还会影响邻牙健康,增加邻面龋发生概率,并可能因牙齿结构薄弱导致劈裂。对于儿童,乳牙龋坏不补可能影响恒牙胚发育,导致牙列不齐。
建议定期口腔检查,发现龋齿尽早充填,日常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并减少高糖饮食。
牙周炎和牙龈炎可以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控制。
甲硝唑片能抑制厌氧菌感染,适用于牙周炎引发的牙龈红肿出血。阿莫西林胶囊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发挥作用,对牙龈炎伴发的化脓性炎症有效。头孢克肟分散片作为广谱抗生素,可控制由变形链球菌等引起的牙周组织感染。三种药物均需根据病原体检测结果选用,避免长期使用导致菌群失调。牙龈炎早期可能出现刷牙出血、口臭,牙周炎可能伴随牙齿松动、牙龈萎缩。药物需配合超声洁治等专业治疗,不可替代机械清创。
日常应使用软毛牙刷、牙线清洁,避免吸烟及过量摄入高糖食物。
重度牙周炎可通过龈下刮治、牙周翻瓣术、药物治疗、松牙固定等方式治疗。
重度牙周炎可能与牙菌斑堆积、牙结石刺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牙龈红肿、牙齿松动等症状。龈下刮治能清除牙龈下方牙根面的菌斑和结石,控制炎症进展。牙周翻瓣术通过切开牙龈暴露牙根面,彻底清除深层感染组织并修整牙槽骨。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甲硝唑口腔粘贴片、西吡氯铵含漱液等辅助控制感染。对于松动明显的牙齿可采用纤维带或夹板进行固定,避免咀嚼时加重损伤。治疗期间需配合定期复查和维护性洁治。
日常应使用软毛牙刷及牙线清洁牙齿,避免吸烟并控制血糖水平。
上火牙疼和蛀牙痛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因和症状表现。
上火牙疼通常与体内火气旺盛有关,多因饮食辛辣刺激、熬夜或情绪波动导致。疼痛多为阵发性,可伴有牙龈红肿、口臭或口腔溃疡等症状,牙齿本身无明显缺损。蛀牙痛则由牙齿硬组织被细菌侵蚀引起,疼痛常为持续性且对冷热刺激敏感,可见牙齿表面黑点、龋洞或食物嵌塞,严重时可能出现夜间自发痛或面部肿胀。
蛀牙痛可能因龋坏深入牙髓引发牙髓炎或根尖周炎,需通过补牙、根管治疗等专业处理。上火牙疼可通过清淡饮食、多饮水、规律作息等生活方式调整缓解,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清热解毒类药物如牛黄解毒片、黄连上清丸等。
日常应注意口腔卫生,避免过量摄入甜食和碳酸饮料,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