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在7岁儿童中并不少见,它主要表现为生长迟缓、颅骨软化、肋骨串珠、胸骨凹陷和下肢畸形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钙和磷代谢紊乱,进而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为了避免病情加重,家长应尽早带孩子就医,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1、生长迟缓:这是佝偻病的常见症状之一。由于维生素D缺乏,钙和磷的代谢出现问题,影响了骨骼的矿化和生长。生长迟缓的表现为孩子的身高低于同龄人的平均水平,体重也可能偏低。这种情况可能是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或骨骼矿化障碍引起的。
2、颅骨软化:在患有佝偻病的儿童中,颅骨的软化是由于颅骨板层未完全骨化。通常在6个月以内的婴儿中比较常见,表现为头围偏大,前囟门处有乒乓球样的感觉。这种软化可能导致头部形状异常,因此需要特别注意。
3、肋骨串珠:肋骨串珠是肋骨生长速度不一致所致,部分肋骨过度生长而形成的隆起。这些隆起通常出现在两侧腋窝下方,有时可以通过触摸感觉到。这种症状是佝偻病的典型特征之一。
4、胸骨凹陷:胸骨凹陷是由于胸廓发育异常引起的,可能伴随肋骨畸形或胸椎侧弯。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呼吸困难,尤其是在体格检查时,胸骨剑突可能明显向前突出。
5、下肢畸形:下肢畸形通常是骨骼生长受阻或肌肉力量失衡的结果,与长期缺钙有关。表现为双下肢长度差异超过2厘米,步态不稳或跛行。这种情况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正常活动和运动能力。
为了准确诊断和治疗佝偻病,建议进行血生化检查,包括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水平检测,必要时可做X线检查以评估骨骼生长情况。治疗措施通常包括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对于重症患者,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D制剂如骨化醇等药物。家长应确保孩子的营养均衡,避免挑食,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接受日光浴以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帮助孩子改善症状,促进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