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骨科 > 脊柱外科 >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针灸好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兰军良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感冒针灸哪里最管用?

感冒针灸治疗通常选取风池穴、合谷穴、大椎穴、列缺穴、足三里穴等穴位。针灸通过刺激经络调节免疫功能,缓解鼻塞、头痛等症状,但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

1、风池穴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发际两侧凹陷处,是治疗感冒发热、头痛的要穴。针灸该穴位可疏风解表,改善项强、鼻塞症状。操作时需注意进针角度,避免深刺伤及椎动脉。配合艾灸能增强祛风散寒效果,适合风寒型感冒。

2、合谷穴

合谷穴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具有解表退热、通络止痛作用。针灸此穴能缓解感冒伴随的咽喉肿痛、全身酸痛,尤其对风热型感冒效果显著。孕妇慎用该穴位,避免引发子宫收缩。临床常与曲池穴配伍使用。

3、大椎穴

大椎穴在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为督脉要穴。针灸此处可升发阳气驱散表邪,对反复感冒、免疫力低下者有益。操作时采用斜刺法,配合拔罐能增强发汗解表功效。体质虚弱者刺激强度不宜过大。

4、列缺穴

列缺穴位于前臂桡侧腕横纹上1.5寸,主治咳嗽、咽痛等肺系症状。针灸该穴能宣肺止咳,缓解感冒后期的迁延性咳嗽。与太渊穴配伍可增强润肺效果,适合燥邪伤肺的秋冬季感冒。

5、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是强壮保健要穴。针灸此处可健脾益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预防感冒反复发作。对体虚易感者可采用温针灸法。饭后不宜立即刺激该穴,可能影响消化功能。

感冒期间除针灸治疗外,建议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饮用温水超过1500毫升,食用易消化的粥类、蒸煮蔬菜等食物。避免剧烈运动,室内保持空气流通但忌直接吹风。若出现高热不退、脓涕黄痰等细菌感染征象,应及时配合西医抗感染治疗。针灸后8小时内不宜洗澡,治疗期间禁食生冷油腻,体质过敏者需提前告知医师。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帕金森针灸什么部位?

帕金森病针灸治疗主要选取头部、四肢及背部的特定穴位,常用穴位有百会、风池、合谷、足三里、阳陵泉等。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结合患者具体症状调整穴位配伍。

1、头部穴位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针刺该穴位有助于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缓解帕金森病导致的头晕、平衡障碍等症状。风池穴在枕骨下方两侧凹陷处,刺激该穴位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减轻震颤和肌肉僵直。头部穴位针刺深度较浅,需严格控制进针角度以避免风险。

2、上肢穴位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针刺该穴位能调节手部运动功能,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手部震颤和精细动作障碍。曲池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刺激该穴位有助于缓解上肢肌肉强直。针刺上肢穴位时需注意避开浅表血管,采用平补平泻手法。

3、下肢穴位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三寸,该穴位具有调节全身气血的作用,能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步态不稳和运动迟缓。阳陵泉穴在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针刺该穴位可缓解下肢肌肉痉挛。下肢穴位针刺较深,需根据患者体型调整进针深度。

4、背部穴位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刺激该穴位可调节督脉气血,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姿势平衡障碍。肝俞穴在第九胸椎棘突旁开一寸半,该穴位有助于疏肝解郁,缓解疾病伴随的情绪障碍。背部穴位针刺需严格掌握解剖层次,避免伤及内脏。

5、配穴原则

临床常根据症状主次采用远近配穴法,如头部震颤配合谷、阳陵泉,下肢僵硬配肾俞、悬钟。针对不同证型会加减穴位,肝肾阴虚型加太溪、三阴交,气血不足型加气海、关元。每次治疗选取6-8个穴位,交替使用以避免穴位疲劳。

帕金森病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期间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绿叶蔬菜,有助于神经功能维护。配合适度的康复训练如太极拳、平衡练习等能增强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需及时告知医师调整方案,切勿自行更改穴位或中断治疗。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腰间盘突出能针灸吗?

腰椎间盘突出一般可以进行针灸治疗,但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针灸可能通过缓解局部肌肉痉挛、促进血液循环等方式改善症状,但合并严重神经压迫或椎管狭窄时需谨慎。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调节局部微循环、减轻炎症反应和松解软组织粘连。对于轻中度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针灸可配合牵引、理疗等保守治疗,常用穴位包括肾俞、大肠俞、环跳等。临床观察显示部分患者经针灸治疗后疼痛评分明显下降,但需注意避免过度刺激导致局部水肿加重。

当患者出现马尾综合征表现或进行性肌力下降时,单纯针灸可能延误病情。此类情况多需影像学评估后决定是否行椎间孔镜等微创手术。凝血功能障碍、皮肤感染或妊娠期患者应禁用针灸,糖尿病患者需注意防止感染风险。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除针灸外,应避免久坐久站,睡眠时选择硬板床,日常可进行五点支撑法锻炼腰背肌。急性期需卧床休息,缓解期建议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核心肌群训练。饮食上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若保守治疗三个月无效或症状加重,应及时考虑手术干预。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针灸治疗颈椎病效果好吗?

针灸治疗颈椎病通常有一定效果,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颈椎病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针灸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

1、药物治疗

颈椎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缓解疼痛,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急性发作期可短期使用盐酸乙哌立松片缓解肌肉痉挛。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2、物理治疗

超短波、红外线照射等物理疗法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根水肿。牵引治疗可增大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压力,但需专业医师操作。日常生活中可使用颈椎枕维持生理曲度,避免长时间低头。

3、针灸治疗

针灸通过刺激风池穴、肩井穴等穴位疏通经络,缓解颈部肌肉紧张。临床常用毫针配合电针治疗,对颈型颈椎病效果较明显。需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操作,避免感染风险。针灸疗程通常需连续进行多次。

4、手术治疗

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或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等。术后需佩戴颈托保护,逐步进行康复锻炼。手术存在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等风险,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5、康复训练

麦肯基疗法、颈部核心肌群训练能增强颈椎稳定性。游泳、羽毛球等运动有助于改善颈椎活动度。日常应保持正确坐姿,每工作1小时活动颈部,避免突然转头等危险动作。

颈椎病患者需注意颈部保暖,睡眠时选择高度适中的枕头。饮食可适当增加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鱼类,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急性期应减少颈部活动,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手脚麻木需及时就医。综合治疗配合生活方式调整能更好控制病情发展。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类风湿性关节炎针灸穴位?

类风湿性关节炎可通过针灸足三里、合谷、阳陵泉、曲池、肾俞等穴位缓解症状。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结合药物和康复训练综合干预。

1、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是调理脾胃、增强免疫力的要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针灸此穴可改善关节肿胀疼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该穴位对胃肠功能紊乱伴随的关节症状尤为适用,但皮肤感染或严重骨质疏松者需慎用。

2、合谷

合谷穴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具有镇痛消炎作用。针灸该穴位能缓解手指关节晨僵和变形,调节全身气血运行。孕妇及血压异常患者应避免强刺激,需配合大椎等穴位协同治疗。

3、阳陵泉

阳陵泉在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主治筋骨痿痹。针对膝关节肿胀变形症状,深刺此穴可松解筋膜粘连,改善活动受限。急性发作期宜采用温针灸法,配合膝眼等局部穴位效果更佳。

4、曲池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擅长清热祛湿。对肘关节红肿热痛症状,针灸该穴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滑膜增生。操作时需避开尺神经,与手三里穴交替使用可延长疗效持续时间。

5、肾俞

肾俞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两横指处,适用于病程较久的患者。长期针灸此穴能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延缓关节骨质破坏。建议配合艾灸加强温补效果,阴虚火旺者需调整刺激强度。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除针灸外,应注意关节保暖避免受凉,每日进行适度关节活动度训练如握拳、踝泵运动。饮食宜选择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核桃等食物,限制高嘌呤饮食。急性期需遵医嘱使用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抗风湿药物,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出现关节畸形或功能丧失时需考虑滑膜切除或关节置换手术。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热门标签

肝移植 毛囊炎 脑积水 口周皮炎 创伤性血胸 肱骨头骨折 阿米巴结肠炎 男性勃起障碍 不完全性肠梗阻 基础代谢率异常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