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捏鼻子鼓气正确方法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开塞露正确使用方法?

开塞露的正确使用方法主要包括清洁肛门、采取合适体位、缓慢插入药瓶、挤压药液后保留片刻。开塞露是一种用于缓解便秘的常用药物,主要成分为甘油或山梨醇,能刺激肠壁引起排便反射,同时润滑肠道促进粪便排出。

1、清洁肛门

使用前需用温水或湿巾清洁肛门及周围皮肤,避免细菌随药液进入肠道。清洁时动作应轻柔,防止皮肤破损。若存在肛周湿疹或痔疮发作期,可先涂抹少量凡士林减少摩擦刺激。清洁后保持局部干燥,避免残留水分稀释药液影响效果。

2、准备体位

成人建议采取左侧卧位并屈膝,儿童可采取俯卧位抬高臀部。该体位能使直肠与肛门形成直线,便于药瓶顺利插入。卧床患者需协助其翻身至合适角度,肥胖者可垫高臀部5-10厘米。体位不当可能导致药液外溢或插入困难。

3、插入药瓶

取下瓶盖后,将瓶颈蘸取少量开塞露润滑,缓慢插入肛门2-4厘米。儿童插入深度减半,动作需格外轻柔。遇到阻力时不可强行推进,应调整角度后继续。插入过深可能刺激直肠黏膜,过浅则导致药液外漏。瓶嘴有毛刺时应更换新瓶。

4、挤压药液

匀速挤压瓶身将药液全部注入,保持瓶体受压状态缓慢拔出。挤压过快可能引起不适感,药液残留会影响剂量准确性。对于高浓度甘油制剂,可预先将药瓶握在手心加温至体温,降低对肠道的冷刺激。部分品牌需折断封口使用,注意避免玻璃碎屑残留。

5、保留时间

药液注入后需保持原体位5-10分钟,儿童保留3-5分钟。通过夹紧臀部肌肉可延缓便意,使药液充分软化粪便。出现强烈便意时应立即如厕,过度忍耐可能导致药液被吸收失效。首次使用若未排便,可间隔30分钟后重复操作,24小时内使用不超过2次。

使用开塞露期间应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日饮水1.5-2升,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长期便秘者需排查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等病因,避免自行长期使用开塞露。孕妇及肠梗阻患者使用前需咨询医生,出现腹痛或出血应立即停用。开塞露仅作为临时缓解措施,反复便秘需结合促胃肠动力药或渗透性泻药进行综合治疗。

李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扁桃体发炎了怎么正确饮食?

扁桃体发炎期间可以适量吃流质食物、温凉食物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过硬或过热的食物。

扁桃体发炎时咽喉部黏膜充血肿胀,建议选择易吞咽、低刺激性的食物。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蔬菜泥能减少吞咽摩擦,温凉的绿豆汤、酸奶可缓解局部灼热感。西蓝花、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有助于黏膜修复。需避免辣椒、油炸食品等辛辣刺激物,硬质饼干、坚果可能划伤发炎组织,超过60℃的热食会加重充血。合并化脓性感染时应暂时禁食酸性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蛋白质补充推荐蒸蛋羹、豆浆等柔软食材,冷鲜奶可能增加痰液分泌需酌情饮用。

患病期间每日饮水保持1500毫升以上,用淡盐水漱口每日3次。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吞咽困难需及时就医。

何海贤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肛门上药的正确姿势?

肛门上药需采取侧卧位或膝胸卧位,使用润滑剂辅助置入药物,操作时保持放松避免损伤黏膜。肛门给药常用于痔疮、肛裂等局部病变治疗,正确姿势有助于药物吸收效果并减少不适。

侧卧位是较易掌握的姿势,患者取左侧或右侧卧位,双腿屈曲贴近腹部,充分暴露肛门区域。操作前清洁双手并佩戴指套,将药膏均匀涂抹于肛门周围或栓剂尖端,用食指轻柔推入肛门口内2-3厘米。膝胸卧位更适合自行给药,双膝跪床胸部贴垫,臀部抬高,此体位能使直肠与肛管形成直线,便于药物直达病变部位。无论采用何种姿势,推入药物后应保持体位5分钟防止滑脱,给药后1小时内避免排便。栓剂使用前可冷水冲淋减少融化,乳膏类建议排便后清洁再涂抹。

肛门给药需注意药物类型差异,痔疮膏多含利多卡因等局麻成分,使用后可能有短暂灼热感。肛泰栓等中成药栓剂需深置至直肠黏膜,太宁栓等保护黏膜制剂则作用于肛管齿状线区域。操作时切忌暴力插入,儿童及老年患者可由他人辅助。长期使用开塞露等刺激性泻药可能产生依赖,出现肛门疼痛、出血或过敏皮疹时应停药就医。特殊人群如孕妇禁用含麝香痔疮栓,糖尿病患者慎用含糖皮质激素药膏。

保持规律排便习惯和膳食纤维摄入可减少肛门疾病复发,便后建议用温水清洗代替用力擦拭。避免久坐久站,每日进行提肛运动增强括约肌功能。选择透气棉质内裤,局部瘙痒时勿抓挠,可冷敷缓解肿胀。若用药3天症状未缓解或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需及时至肛肠科排查肛周脓肿等继发感染。

李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耳朵里痒还有水如何处理正确?

耳朵里痒还有水可能与外耳道炎、湿疹或真菌感染有关,可通过清洁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外耳道炎多因细菌感染或频繁掏耳导致,表现为耳痒、渗液伴疼痛,需避免抓挠并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等抗菌药物。湿疹常与过敏或潮湿环境相关,耳部皮肤会出现红斑、渗液,可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症状,同时保持耳道干燥。真菌感染多见于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力低下者,耳道可见白色絮状分泌物,需使用克霉唑滴耳液等抗真菌药物,日常避免共用挖耳工具。

出现耳部不适时不要自行掏耳,洗澡时可用棉球堵住外耳道防止进水,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诊耳鼻喉科。

李延忠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鼻腔痛怎么办 鼻腔痛的正确处理方法须知?

鼻腔痛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局部用药、调整环境湿度等方式缓解。

鼻腔痛可能与干燥、炎症、外伤等因素有关。干燥环境下鼻黏膜水分蒸发过快会导致干裂疼痛,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或加湿器有助于保持湿润。过敏性鼻炎或感染引起的炎症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抗炎药物。鼻中隔偏曲或机械性损伤需避免挖鼻等行为,必要时就医处理。伴随鼻塞时可短期应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收缩血管,但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若出现脓性分泌物或发热,可能合并细菌感染,需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治疗。

日常避免接触粉尘等刺激物,饮食清淡并补充维生素A促进黏膜修复,症状持续加重时及时就诊耳鼻喉科。

李延忠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热门标签

髌骨骨折 粉刺样痣 肛门息肉 肠重复畸形 多形性日光疹 大疱性鼓膜炎 感染性关节炎 腔隙性脑梗死 紧张型精神分裂症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