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全科

下颌下面有个疙瘩是什么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下颌神经损伤症状?

下颌神经损伤可能由外伤、感染、肿瘤压迫、手术并发症、长期压迫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面部麻木、疼痛、咀嚼困难、张口受限、味觉异常等症状。

1、面部麻木:下颌神经损伤后,面部感觉神经传导受阻,导致面部麻木感。治疗可通过热敷、按摩等方式促进血液循环,严重时需就医进行神经修复手术。

2、疼痛:神经损伤可能引发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片200mg/次,每日3次缓解疼痛,必要时需进行神经阻滞治疗。

3、咀嚼困难:下颌神经损伤影响咀嚼肌功能,导致咀嚼困难。建议选择软质食物如粥、蒸蛋,避免硬质食物,同时进行口腔肌肉训练。

4、张口受限:神经损伤可能导致张口受限,影响日常生活。可通过物理治疗如张口训练、热敷等方式改善,严重时需进行手术松解。

5、味觉异常:下颌神经损伤可能影响味觉神经,导致味觉异常。治疗可通过补充维生素B族如维生素B1片10mg/次,每日3次促进神经修复,必要时需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

饮食上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瘦肉、鸡蛋,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运动方面可进行面部肌肉的轻柔按摩和拉伸训练,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护理上需保持口腔卫生,避免感染,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颞下颌关节炎能自愈吗?

颞下颌关节炎可通过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咬合调整、手术等方式缓解症状。颞下颌关节炎通常由咬合不良、外伤、关节退行性变、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热敷:热敷是缓解颞下颌关节炎症状的常用方法。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肌肉紧张。热敷适合轻度症状的患者,操作简单且无副作用。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和局部麻醉剂。常用药物如布洛芬片400mg/次,每日3次、氯唑沙宗片200mg/次,每日2次和利多卡因凝胶局部涂抹,每日2-3次。药物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和炎症,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超声波治疗、电疗和按摩。超声波治疗通过高频声波促进组织修复,电疗通过电流刺激缓解疼痛,按摩则通过手法放松肌肉。物理治疗适合中度症状的患者,需在专业机构进行,疗程一般为2-4周。

4、咬合调整:咬合调整通过矫正牙齿咬合关系,减轻关节负担。具体方法包括佩戴咬合板、牙齿矫正和磨牙调整。咬合调整适合因咬合不良引起的颞下颌关节炎,需在牙科医生指导下进行,疗程较长但效果持久。

5、手术:手术包括关节镜手术和开放性手术。关节镜手术通过微创技术修复关节内部损伤,开放性手术用于严重病例,如关节置换。手术适合重度症状且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需在专业医院进行,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

颞下颌关节炎的护理包括避免硬食、减少张口过大、保持良好姿势。饮食上建议选择软食,如粥、面条、蒸蛋等,避免咀嚼硬物如坚果、冰块。运动上可进行颈部拉伸和下颌放松训练,如缓慢张口闭口、左右移动下颌等,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保持良好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侧卧,有助于减轻关节负担。定期复查,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关节功能。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下颌下淋巴结肿大怎么办?

下颌下淋巴结肿大可通过抗感染治疗、局部热敷、休息等方式缓解。下颌下淋巴结肿大通常由感染、免疫反应、肿瘤等原因引起。

1、感染:下颌下淋巴结肿大可能与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疼痛、发热等症状。治疗以抗感染为主,可使用阿莫西林胶囊500mg每日三次、头孢克肟片200mg每日两次、阿奇霉素片500mg每日一次等药物。

2、免疫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导致淋巴结肿大,通常伴有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治疗需使用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片5mg每日两次、甲氨蝶呤片2.5mg每周一次等。

3、肿瘤:淋巴瘤或转移性肿瘤可能引起下颌下淋巴结肿大,通常表现为无痛性肿块、体重下降等症状。治疗需根据肿瘤类型选择化疗或放疗,化疗药物包括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等,放疗可采用局部放射治疗。

4、局部热敷:对于非感染性淋巴结肿大,局部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肿胀。使用温热毛巾敷于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

5、休息:充分休息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身体恢复。避免过度劳累,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

日常饮食中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鱼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适量运动如瑜伽、太极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症状。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怎么治疗?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咬合调整、心理干预、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该病通常由咬合不良、关节损伤、精神压力、肌肉紧张、关节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

1、物理治疗:热敷、冷敷、超声波治疗等方法可缓解关节周围肌肉的紧张和疼痛。热敷使用温热毛巾敷于患处15-20分钟,冷敷使用冰袋敷10-15分钟,超声波治疗通过高频振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2、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片400mg每日3次、双氯芬酸钠片50mg每日2次,肌肉松弛剂如盐酸乙哌立松片50mg每日3次,可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

3、咬合调整:咬合板、正畸治疗等方法可改善咬合关系,减少关节负荷。咬合板需在夜间佩戴,正畸治疗通过矫正牙齿排列改善咬合。

4、心理干预: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方法可缓解精神压力,减少因紧张导致的肌肉痉挛。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不良认知,放松训练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放松身心。

5、手术治疗:关节镜手术、开放性手术等方法适用于严重病例。关节镜手术通过微创技术清理关节内病变,开放性手术通过切开关节进行修复或置换。

日常护理中,建议避免咀嚼硬物、保持良好姿势、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饮食上多摄入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避免过硬、过粘的食物。适当进行颈部、肩部放松运动,如颈部旋转、肩部拉伸,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下颌骨慢性骨髓炎的治疗?

下颌骨慢性骨髓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手术清创、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下颌骨慢性骨髓炎通常由感染、创伤、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下颌骨慢性骨髓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用抗生素包括青霉素V钾片每次500mg,每日4次、头孢克肟胶囊每次200mg,每日2次、克林霉素胶囊每次300mg,每日3次。抗生素治疗需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疗程通常为4-6周。

2、手术清创: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存在死骨的患者,需进行手术清创。手术方式包括死骨切除术和病灶刮除术。手术清创可有效去除感染灶,促进骨组织愈合。

3、营养支持:下颌骨慢性骨髓炎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需加强营养支持。建议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鸡蛋、鱼类,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以及富含钙质的牛奶、豆制品。

4、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常用方法包括超短波治疗、红外线照射,每日1次,每次20-30分钟。

5、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卫生对预防感染复发至关重要。建议每日刷牙2次,使用含氟牙膏,饭后漱口,定期进行牙科检查。

下颌骨慢性骨髓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均衡饮食,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摄入,如瘦肉、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康复。同时,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复发。定期复查,遵医嘱进行长期管理,是确保疾病不复发的重要措施。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热门标签

滑膜肉瘤 慢性胃炎 慢性肠炎 肺棘球蚴病 肾母细胞瘤 神经性厌食 多形性日光疹 脊髓蛛网膜炎 陈旧性宫颈裂伤 非特异性尿道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