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骨科 > 骨科

16岁男孩170厘米还能长高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夏长军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人流后残余小于1厘米不流血?

人流后宫腔残留小于1厘米且无出血多数无需二次清宫。残留物处理方式主要有等待自然排出、药物辅助排出、超声监测随访、中医调理、必要时手术干预。

1、等待观察:

子宫内膜具有自我修复能力,小于1厘米的残留组织可能随下次月经自然脱落。建议每2周复查超声,观察残留物变化情况,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

2、药物促排:

益母草颗粒、新生化颗粒等中成药可促进子宫收缩,帮助残留组织排出。血府逐瘀胶囊等活血化瘀类药物也常用于辅助治疗,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超声监测:

经阴道超声能准确评估残留物大小及血流信号。残留组织无血流信号提示已机化,存在血流信号则需警惕胎盘植入可能,需结合HCG水平综合判断。

4、中医调理:

针灸选取关元、子宫等穴位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艾灸神阙穴能温经散寒,配合当归、川芎等中药汤剂调理,有助于残留物吸收和排出。

5、手术指征:

持续出血超过2周、残留物增大或合并感染时需考虑宫腔镜手术。宫腔镜既能明确诊断又可精准清除残留,较传统刮宫术对内膜损伤更小。

术后1个月内避免盆浴和游泳,每日温水清洗外阴,选择纯棉透气内裤。饮食宜多摄入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元素食物,搭配菠菜、红枣等补血食材。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禁止仰卧起坐等腹压增大的动作。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出现发热或异常分泌物需及时就诊。月经复潮前需严格避孕,给子宫内膜充分修复时间。

张春香

副主任医师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妇科

6.5厘米肌瘤带瘤怀孕好吗?

6.5厘米子宫肌瘤带瘤怀孕存在一定风险,建议孕前评估肌瘤位置及大小。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风险主要有肌瘤变性风险增加、胎位异常概率升高、流产或早产可能性增大、产道梗阻风险、产后出血风险等。

1、肌瘤变性风险:

妊娠期激素变化可能刺激肌瘤快速增长,约10%孕妇会发生红色变性,表现为剧烈腹痛伴发热。这种情况需住院进行保守治疗,多数可通过静脉补液和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

2、胎位异常影响:

肌瘤占据宫腔空间可能限制胎儿活动,臀位或横位发生率较正常妊娠高3-5倍。孕晚期需加强超声监测,必要时考虑外倒转术调整胎位。

3、流产早产风险:

黏膜下肌瘤可能影响胚胎着床,妊娠早期流产率增加1.5-2倍。肌壁间肌瘤过大可能引发宫缩,孕34周前早产风险较普通孕妇升高30%。

4、产道梗阻问题:

宫颈或子宫下段肌瘤直径超过5厘米时,可能阻碍胎头下降造成难产。这种情况需提前制定分娩方案,约25%需要转为剖宫产手术。

5、产后出血隐患:

肌瘤影响子宫收缩可能导致产后出血量增加,严重时需使用宫缩剂或介入栓塞治疗。产后42天复查需重点关注肌瘤变化情况。

孕期应保持规律产检,每4周进行超声监测肌瘤变化。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铁剂,避免含雌激素食物如蜂王浆。适度进行孕期瑜伽等低强度运动,避免突然体位改变引发肌瘤蒂扭转。出现持续性腹痛、阴道流血或胎动异常需立即就医。产后6个月需复查肌瘤情况,根据症状决定是否进行手术治疗。

魏碧荷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妇科

45岁子宫肌瘤8厘米怎么办?

45岁女性发现8厘米子宫肌瘤可通过药物控制、微创手术、开腹手术、介入治疗、定期复查等方式处理。子宫肌瘤增大可能与雌激素水平异常、遗传因素、炎症刺激、细胞增殖失衡、血管生成异常等因素有关。

1、药物控制:

子宫肌瘤体积较大但无症状时,可考虑药物保守治疗。常用药物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米非司酮等,这类药物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抑制肌瘤生长。药物治疗期间需每3个月复查超声,评估肌瘤变化情况。

2、微创手术:

腹腔镜或宫腔镜手术适合希望保留子宫的患者。手术通过腹部小切口切除肌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术后需注意预防感染,避免剧烈运动,定期随访观察复发情况。

3、开腹手术:

肌瘤过大或疑似恶变时需行开腹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切除术。传统手术视野清晰,能完整取出大型肌瘤。术后需住院观察5-7天,6周内禁止重体力劳动和性生活。

4、介入治疗:

子宫动脉栓塞术通过阻断肌瘤血供使其萎缩,适合不能耐受手术者。治疗后可能出现下腹疼痛、发热等栓塞后综合征,通常2周内缓解。术后3个月肌瘤体积可缩小40-60%。

5、定期复查:

暂时不处理的患者需每3-6个月复查妇科超声。监测肌瘤增长速度,观察是否出现月经量增多、尿频等压迫症状。绝经后肌瘤通常自然萎缩,但快速增大需警惕恶变可能。

子宫肌瘤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摄入含雌激素的保健品。饮食宜清淡,多食用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卷心菜等,限制红肉摄入。适度进行快走、瑜伽等运动,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保持外阴清洁,避免盆浴和游泳,经期勤换卫生用品。出现异常阴道流血或腹痛加剧应及时就诊。

张春香

副主任医师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妇科

1厘米肾结石能做体外碎石吗?

1厘米肾结石通常可以进行体外碎石治疗。体外碎石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肾结石,具体是否适合需考虑结石位置、成分以及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

1、结石大小:

1厘米的肾结石属于中等大小,处于体外碎石的最佳适应范围。体外碎石对5毫米至2厘米的结石效果较好,过大或过小的结石可能不适合该治疗方式。

2、结石位置:

肾盂或上盏的结石更适合体外碎石,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可能因位置较深影响碎石效果。结石所处位置直接影响冲击波的能量传递和碎石效率。

3、结石成分:

尿酸结石和磷酸铵镁结石较易被击碎,而胱氨酸结石和草酸钙结石可能较难粉碎。通过CT或尿液分析可初步判断结石成分,帮助评估碎石效果。

4、患者因素:

肥胖患者可能因脂肪组织过厚影响冲击波传导,凝血功能障碍者需谨慎选择。治疗前需评估患者肾功能、尿路通畅度等基本情况。

5、治疗次数:

1厘米结石通常需要1-3次体外碎石治疗,每次间隔2-4周。碎石后需配合药物和大量饮水促进碎石排出。

体外碎石后建议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适当进行跳跃运动帮助碎石排出。饮食上需根据结石成分调整,草酸钙结石患者应限制菠菜、巧克力等高草酸食物,尿酸结石患者需减少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摄入。碎石后可能出现血尿、腰痛等不适,通常2-3天可缓解,若持续发热或剧烈疼痛需及时就医。定期复查超声或X线了解结石排出情况,必要时需配合药物溶石或输尿管镜取石等辅助治疗。

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肾内科

肛门里面2厘米发痒什么情况?

肛门内2厘米处发痒可能由痔疮、肛周湿疹、寄生虫感染、真菌感染或肛门直肠炎症引起。

1、痔疮:

内痔或混合痔可能导致肛门内瘙痒,痔疮静脉曲张会刺激直肠黏膜分泌黏液,引发潮湿和瘙痒感。轻度痔疮可通过温水坐浴缓解,严重时需进行硬化剂注射或结扎治疗。

2、肛周湿疹:

肛门周围皮肤过敏性炎症可能向内延伸,表现为瘙痒伴红斑、脱屑。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必要时使用抗组胺药物或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

3、寄生虫感染:

蛲虫感染常见于儿童,成虫夜间在肛周产卵会引起剧烈瘙痒。需进行驱虫治疗,全家同步用药,并彻底消毒衣物床品。

4、真菌感染:

念珠菌感染多见于糖尿病患者或长期使用抗生素者,表现为肛周潮红伴白色分泌物。需抗真菌治疗,同时控制血糖和停用不必要的抗生素。

5、肛门直肠炎症:

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可能引起直肠黏膜充血水肿,导致肛门内瘙痒。需通过肠镜检查确诊,进行抗炎或免疫调节治疗。

建议每日用温水清洗肛周,避免使用碱性肥皂;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及时更换;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预防便秘;瘙痒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出血、分泌物增多时,应及时到肛肠科就诊进行肛门指检或肠镜检查。保持规律作息,避免久坐久站,适当进行提肛运动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热门标签

绝育 乳腺增生 贾第虫病 急性咽炎 骨化性肌炎 泌尿系结石 阿-斯综合征 变形骨盆难产 舌咽神经损伤 急性肾小球肾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