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外科 > 外科其他 > 肝胆外科

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的区别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急性胆囊炎的主要病因有哪些?

急性胆囊炎的主要病因包括胆囊结石阻塞、细菌感染、胆汁淤积、血管病变及寄生虫感染。

1、胆囊结石阻塞:

约90%的急性胆囊炎由胆囊结石嵌顿在胆囊管或胆囊颈部引起。结石阻塞导致胆汁排出受阻,胆囊内压力升高,黏膜缺血损伤,继而引发炎症反应。典型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绞痛伴恶心呕吐,超声检查可见胆囊增大、壁增厚及结石影。

2、细菌感染:

大肠杆菌、克雷伯菌等肠道细菌经胆道逆行感染是常见诱因。胆汁淤滞为细菌繁殖创造条件,细菌毒素进一步损伤胆囊壁。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血液检查显示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升高。

3、胆汁淤积:

长期禁食、全胃肠外营养等因素使胆囊收缩减少,胆汁浓缩淤积。浓缩胆汁中的胆盐刺激胆囊黏膜,诱发化学性炎症。这类患者多有长期卧床或术后病史,症状进展相对缓慢。

4、血管病变:

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疾病可导致胆囊动脉供血不足。胆囊壁缺血坏死易继发感染,常见于老年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但病情进展快,需警惕坏疽性胆囊炎风险。

5、寄生虫感染:

华支睾吸虫、蛔虫等寄生虫侵入胆道系统时可能诱发炎症。寄生虫体机械刺激胆管壁,同时携带病原微生物。此类病例在流行区较多见,粪便检查可发现虫卵。

预防急性胆囊炎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长时间空腹。建议每日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限制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促进胆汁排泄。出现持续右上腹痛、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术后患者需按医嘱逐步恢复饮食,定期复查腹部超声。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急性胆囊炎中西医推荐中成药?

急性胆囊炎发作时可选用消炎利胆片、胆宁片、金胆片等中成药辅助治疗。中成药主要通过清热利湿、疏肝理气等作用缓解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结合病情严重程度选择。

1、消炎利胆片:

主要成分包括穿心莲、溪黄草等,具有清热祛湿、利胆退黄功效。适用于肝胆湿热型急性胆囊炎,可缓解右上腹疼痛、口苦等症状。需注意服药期间忌食油腻辛辣食物,孕妇慎用。

2、胆宁片:

由大黄、虎杖等组成,能疏肝利胆、通腑泄热。对胆腑郁热引起的胁痛、黄疸有效。服药期间可能出现轻微腹泻,肝功能异常者需调整剂量。

3、金胆片:

含金钱草、黄芩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作用。适用于伴有发热、小便黄赤的胆囊炎患者。不宜与滋补类中药同服,脾胃虚寒者慎用。

4、胆舒胶囊:

主要成分为郁金、蒲公英等,能疏肝解郁、清热利胆。对气滞型胆囊炎引起的胀痛效果较好。服药期间需保持情绪舒畅,避免生气抑郁。

5、胆康片:

由茵陈、栀子等组成,擅长清热利湿、退黄止痛。适用于湿热蕴结型急性胆囊炎伴黄疸者。长期服用需监测肝功能,出现皮疹应停药。

急性胆囊炎发作期建议低脂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逐步过渡到清淡半流食。可适量饮用金钱草茶、蒲公英茶辅助利胆。避免暴饮暴食及高胆固醇食物,发作期间严格禁酒。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促进胆汁排泄,但腹痛剧烈时应卧床休息。若出现持续高热、剧烈腹痛或皮肤巩膜黄染加重,需立即就医排除胆道梗阻等并发症。

兰军良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妊娠期合并急性胆囊炎怎么治?

妊娠期合并急性胆囊炎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抗生素治疗、解痉镇痛、必要时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该病症通常由胆结石梗阻、激素水平变化、胆汁淤积、细菌感染、胆囊收缩功能减弱等因素诱发。

1、禁食胃肠减压:

发病初期需立即禁食以减少胆囊刺激,通过鼻胃管引流胃内容物降低消化道压力。胃肠减压能缓解腹胀呕吐症状,同时避免食物刺激促胰液素分泌加重炎症。

2、静脉补液:

通过静脉输注葡萄糖电解质溶液维持水盐平衡,预防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妊娠期血容量增加30%-50%,需保证每日2500-3000毫升液体输入,同时监测尿量及中心静脉压。

3、抗生素治疗:

选择对胎儿安全的广谱抗生素如头孢曲松、氨苄西林联合甲硝唑,覆盖肠道菌群和厌氧菌。治疗周期通常7-10天,需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方案,避免使用四环素类及氟喹诺酮类药物。

4、解痉镇痛:

使用山莨菪碱等抗胆碱药解除胆道痉挛,配合对乙酰氨基酚控制疼痛。禁用吗啡类镇痛药以免诱发Oddi括约肌痉挛,妊娠晚期需警惕药物通过胎盘屏障。

5、手术治疗:

当出现胆囊穿孔、化脓性胆管炎或保守治疗无效时,孕中期可考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需多学科协作,避免全麻药物影响胎儿器官发育,术后需加强胎儿监护。

妊娠期急性胆囊炎患者应保持左侧卧位改善子宫胎盘血流,每日分5-6次进食低脂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避免油炸及高胆固醇食物。适当床边活动促进肠蠕动,定期监测胎心及宫缩情况。出现持续性右上腹痛伴发热、胎动减少需立即就医,避免自行服用中药或止痛药物。产后6周需复查肝胆超声,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

张春香

副主任医师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妇科

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是什么?

急性胆囊炎可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节、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急性胆囊炎通常由胆结石、胆道感染、胆囊管阻塞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急性胆囊炎可能与胆结石、胆道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发热等症状。常用药物包括抗生素如头孢曲松1g静脉注射,每日一次、解痉药如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每日三次以及止痛药如布洛芬400mg口服,每日三次。药物治疗旨在控制感染、缓解疼痛。

2、饮食调节:患者应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选择低脂饮食如燕麦、蔬菜汤等,减少胆囊负担。多饮水有助于稀释胆汁,促进胆汁排出。饮食调节是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需长期坚持。

3、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胆囊切除术。常见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手术可彻底解决胆囊炎症,但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4、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绪波动。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促进消化系统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生活方式的调整有助于减少胆囊炎复发的风险。

5、定期复查:患者需定期进行腹部超声、肝功能等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定期复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确保治疗效果。

急性胆囊炎患者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选择低脂饮食如燕麦、蔬菜汤等。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促进消化系统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有助于减少胆囊炎复发的风险。定期进行腹部超声、肝功能等检查,监测病情变化,确保治疗效果。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

儿童急性胆囊炎需要手术吗?

儿童急性胆囊炎可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节、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该疾病可能与胆道梗阻、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1、药物治疗:对于轻度急性胆囊炎,可优先采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静脉注射,每日1-2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口服,每日500mg,以及解痉药如山莨菪碱口服,每日10mg,以控制感染和缓解疼痛。

2、饮食调节:急性期建议禁食,待症状缓解后逐渐恢复清淡饮食。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等,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蔬菜,以减轻胆囊负担。

3、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或反复发作的患儿,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常见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具体选择需根据患儿病情和医生建议决定。

4、病情监测:密切观察患儿症状变化,如腹痛程度、体温、呕吐情况等。若症状加重或出现黄疸、意识模糊等严重表现,需立即就医。

5、预防复发:急性胆囊炎治愈后,需注意预防复发。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胆道系统异常。

儿童急性胆囊炎的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方式。日常护理中,建议患儿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游泳,以增强体质。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家长应密切关注患儿身体状况,及时与医生沟通,确保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热门标签

绝育 乳腺增生 贾第虫病 急性咽炎 骨化性肌炎 泌尿系结石 阿-斯综合征 变形骨盆难产 舌咽神经损伤 急性肾小球肾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