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骨科 > 骨科

怎么知道肋骨骨折没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肋骨骨折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

肋骨骨折的观察要点包括疼痛变化、呼吸状态、皮下气肿、反常呼吸及合并损伤,护理措施主要有体位调整、疼痛管理、呼吸训练、并发症预防及营养支持。

1、疼痛变化:

肋骨骨折后局部疼痛会随呼吸、咳嗽加重,需观察疼痛程度是否进行性加剧。轻度疼痛可通过胸带固定缓解,中重度疼痛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或对乙酰氨基酚。若出现突发剧痛需警惕骨折端移位可能。

2、呼吸状态:

监测呼吸频率、深度及血氧饱和度,单根骨折通常不影响呼吸功能,多根肋骨骨折可能出现浅快呼吸。出现呼吸困难需立即排查气胸或血胸,可通过腹式呼吸训练改善通气,必要时给予氧疗支持。

3、皮下气肿:

骨折端刺破肺组织会导致皮下捻发感,常见于锁骨下及胸壁皮肤。轻度气肿可自行吸收,广泛扩散需警惕张力性气胸。护理时应标记气肿范围,避免患侧卧位压迫。

4、反常呼吸:

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导致连枷胸时,会出现吸气时胸壁内陷的反常呼吸。需立即就医行胸壁固定术,临时可用厚敷料加压包扎稳定胸廓,同时监测血气分析。

5、合并损伤:

第1-3肋骨折需排查大血管损伤,第9-12肋骨折可能合并肝脾破裂。观察有无休克表现如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完善腹部超声或CT检查明确内脏损伤。

肋骨骨折恢复期需保持高蛋白饮食促进骨痂形成,每日补充钙质800mg及维生素D400IU。早期可在无痛范围内进行上肢抬举训练,4周后逐步增加扩胸运动。睡眠时取半卧位减轻疼痛,咳嗽时用手按压患处保护胸廓,6-8周内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出现发热、咳脓痰需警惕肺部感染。

夏长军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普外科

肋骨骨折一个月了还疼正常吗?

肋骨骨折一个月后仍有疼痛多数属于正常现象。疼痛持续时间受骨折严重程度、愈合速度、护理方式、年龄因素及并发症影响。

1、骨折程度:

轻微骨裂通常4-6周疼痛消退,粉碎性骨折或移位性骨折可能持续疼痛2-3个月。骨折端不稳定会刺激肋间神经,导致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加剧。

2、愈合差异:

老年人因骨质疏松愈合较慢,糖尿病患者因微循环障碍修复延迟。儿童青少年愈合速度快,疼痛持续时间可能缩短至2-3周。

3、护理不当:

过早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会造成二次损伤。未使用肋骨固定带可能延长愈合期,胸廓频繁活动会加重炎症反应。

4、年龄因素:

40岁以上患者骨代谢速度下降,胶原蛋白合成减少,骨折愈合时间较年轻人延长30%-50%。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也会影响骨痂形成。

5、并发症影响:

合并胸膜炎会出现持续性钝痛,肋间神经损伤可能产生烧灼样疼痛。肺部感染引起的咳嗽会牵拉骨折端,延长疼痛周期。

建议保持适度休息,避免提重物和突然转身动作,睡眠时采用半卧位减轻胸部压力。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减少胸廓活动,每日补充1000毫克钙质和800单位维生素D促进骨愈合。疼痛持续超过两个月或出现发热、呼吸困难需及时复查胸部CT,排除延迟愈合或骨不连可能。恢复期可尝试八段锦等温和运动增强胸廓肌肉支撑力。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肋骨骨折一般静养多久才不疼?

肋骨骨折疼痛一般持续4-6周,实际恢复时间受到骨折严重程度、年龄、合并伤、固定方式和康复护理等因素影响。

1、骨折程度:

单纯线性骨折疼痛约2-3周明显缓解,粉碎性骨折可能持续6周以上。骨折端移位程度越大,局部软组织损伤越重,炎症反应持续时间越长。需通过胸部CT评估骨折稳定性,严重移位可能需手术固定。

2、年龄因素:

青少年患者通常2-4周疼痛减轻,老年患者可能需6-8周。骨质疏松患者骨痂形成缓慢,疼痛周期延长。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因咳嗽加重疼痛,恢复期相应延迟。

3、伴随损伤:

合并血气胸或肺挫伤时,疼痛常持续至原发病稳定后1-2周。多发肋骨骨折导致连枷胸者,呼吸运动牵拉骨折端可能使疼痛延长至8周。内脏器官损伤需优先处理,骨折疼痛退居次要。

4、固定方式:

使用弹性胸带固定可缩短1-2周疼痛期,但需避免过度限制呼吸。新型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术后疼痛缓解最快,约1-2周显著改善。传统保守治疗依赖自然愈合过程,疼痛消退较慢。

5、康复干预:

早期冰敷可减轻初期肿胀痛,3天后改为热敷促进血肿吸收。呼吸训练仪锻炼能预防肺不张继发痛,建议每日3次腹式呼吸练习。疼痛评分≥4分时可考虑脉冲射频等物理治疗。

康复期建议睡姿保持30°半卧位,使用长条状抱枕减轻翻身疼痛。饮食需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D摄入,每日补充5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疼痛缓解后逐步进行扩胸运动和上肢抬举训练,但3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如出现突发剧痛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复查排除迟发性血气胸。

兰军良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肋骨骨折一个月再移位怎么办?

肋骨骨折一个月再移位可通过胸带固定、镇痛治疗、呼吸训练、物理疗法及手术干预等方式处理。再移位通常由过早活动、固定不当、严重外伤、骨质疏松或咳嗽牵拉等原因引起。

1、胸带固定:

弹性胸带可限制胸廓活动,减少骨折端摩擦。选择宽度15厘米以上的医用胸带,从骨折处下方开始螺旋式向上缠绕,需保持适度松紧度,过紧影响呼吸,过松失去固定作用。固定期间需定期调整位置,通常需维持4-6周。

2、镇痛治疗:

疼痛可能导致呼吸抑制,增加肺炎风险。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洛索洛芬钠等缓解疼痛,严重疼痛可考虑肋间神经阻滞。避免使用强效镇痛药掩盖病情变化,用药期间需监测胃肠道反应。

3、呼吸训练:

每日进行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训练,预防肺不张。具体方法为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缩唇缓慢吐气,每组10次,每日3组。训练时需避免剧烈咳嗽,必要时用手按压骨折处减轻震动。

4、物理疗法:

骨折3周后可采用超短波治疗促进骨痂形成,频率40MHz,每次15分钟。超声波治疗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强度0.8W/cm²,移动法照射10分钟。治疗需避开急性水肿期,由康复师评估后实施。

5、手术干预:

对于移位超过2厘米、合并血气胸或连枷胸的患者,需行肋骨内固定术。常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或锁定钢板固定,手术需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术后48小时需复查胸部CT评估复位情况。

康复期间需保持每日蛋白质摄入量达1.2-1.5克/公斤体重,优先选择鱼类、蛋清等优质蛋白。补充维生素D800IU/日联合钙剂600毫克/日,促进骨愈合。避免提重物及突然转身动作,睡眠时取半卧位减轻疼痛。6周内禁止剧烈运动,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生长情况,若出现呼吸困难、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就诊。可循序渐进进行上肢伸展运动,如爬墙训练,每周增加5厘米幅度,配合吹气球练习改善肺功能。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肋骨骨折三个月还疼怎么回事?

肋骨骨折三个月还疼可能由骨折愈合延迟、软组织损伤未恢复、神经压迫、骨痂形成刺激或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镇痛治疗、物理疗法、神经阻滞、手术干预或抗感染治疗等方式缓解。

1、骨折愈合延迟:

老年人或骨质疏松患者骨折愈合速度较慢,可能超过三个月仍未完全愈合。局部持续存在微动会导致疼痛,表现为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建议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避免剧烈活动,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

2、软组织损伤未恢复:

肋骨周围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在骨折时往往同时受损,其修复时间可能长于骨组织。这类疼痛多为钝痛,活动时明显,热敷和理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软组织修复。

3、神经压迫症状:

骨折端可能刺激或压迫肋间神经,产生持续性刺痛或烧灼感。疼痛常沿肋间隙放射,触诊可有明显压痛点。神经阻滞治疗能有效缓解症状,严重者需手术解除神经压迫。

4、骨痂形成刺激:

愈合过程中形成的骨痂可能刺激周围组织,尤其在骨折对位不良时更为明显。这类疼痛多局限在骨折部位,X线可见明显骨痂增生。体外冲击波治疗可帮助重塑骨痂,严重畸形需手术矫正。

5、继发感染风险:

开放性骨折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出现骨髓炎,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伴全身发热。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核磁共振能早期发现感染灶。需进行细菌培养后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必要时手术清创。

肋骨骨折后长期疼痛需注意保持正确睡姿避免压迫患侧,可尝试腹式呼吸训练减轻胸廓活动度。饮食应保证每日1200mg钙质摄入,多食用乳制品、豆制品和小鱼虾。恢复期可进行缓慢的扩胸运动和上肢伸展,但需避免负重和剧烈扭转动作。如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呼吸困难、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复查排除迟发性血气胸等并发症。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热门标签

肾病 产力异常 发育不良痣 老年性紫癜 视网膜震荡 过敏性血管炎 急性淋巴管炎 肩袖肌腱损伤 外耳道外生骨疣 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