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外科 > 外科其他 > 心胸外科

孩子室间隔缺损手术后孩子会长胖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晚上吃红心火龙果会长胖吗?

晚上适量食用红心火龙果通常不会导致长胖。红心火龙果的热量较低且富含膳食纤维,其增重风险主要与食用量、搭配食物及个体代谢差异有关。

1、热量较低:

每100克红心火龙果约含60千卡热量,属于低热量水果。其天然糖分以果糖和葡萄糖为主,升糖指数适中,适量摄入不会造成热量过剩。夜间代谢率虽略有下降,但单次摄入200克以内的火龙果对体重影响可忽略。

2、膳食纤维丰富:

红心火龙果含2-3克/100克的膳食纤维,能延缓胃排空速度并增强饱腹感。果肉中的黑色籽粒含不可溶性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脂肪吸收概率。这种特性有助于避免夜间进食后的热量囤积。

3、水分含量高:

约85%的水分占比使红心火龙果具有低能量密度特性。高水分食物能快速填充胃容积,通过物理性饱腹作用减少其他高热量食物的摄入机会,间接控制总热量摄入。

4、代谢个体差异:

基础代谢率较高者夜间分解果糖效率更佳,而胰岛素敏感人群需注意单次摄入量。糖尿病患者或代谢综合征患者应控制在100克以内,避免血糖波动影响脂肪代谢。

5、搭配食物影响:

若与高脂食物如坚果、奶油同食,可能增加整体热量吸收。单独食用时,其含有的甜菜红素还能辅助抑制脂肪细胞分化,但该作用需长期积累显现。

建议选择餐后2小时作为食用时间,避免与正餐重叠增加消化负担。可搭配无糖酸奶增强蛋白质摄入,或切片后冷冻制成低卡甜品替代高糖零食。保持每日水果总量在200-350克范围内,注意观察排便颜色变化甜菜红素可能导致暂时性红色尿液或粪便。规律运动者适当增加摄入量不影响体重管理,久坐人群建议分次少量食用。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的寿命?

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生存期差异较大,主要与缺损大小、肺动脉压力分级、治疗时机及并发症控制有关。未经治疗的重度患者平均寿命可能缩短至20-30岁,而早期手术干预者可达接近正常预期寿命。

1、缺损程度:

室间隔缺损直径超过10毫米属于大型缺损,易导致左向右分流量大,加速肺动脉高压进展。小型缺损小于5毫米患者自然闭合率较高,对寿命影响较小。中型缺损患者需定期评估心功能,必要时手术修补可显著改善预后。

2、肺动脉压力:

肺动脉高压按严重程度分为轻度25-40mmHg、中度41-55mmHg和重度>55mmHg。轻度患者通过药物控制可维持较长时间稳定,中重度患者可能出现艾森曼格综合征,此时手术禁忌,平均生存期约2.8-3.7年。

3、治疗时机:

2岁前完成手术矫治的患者,肺动脉高压逆转率可达85%以上。成年后确诊者若已出现器质性肺血管病变,术后5年生存率约60-75%。延迟治疗会导致右心室肥大、三尖瓣反流等不可逆损害。

4、并发症管理:

反复肺部感染会加重心脏负荷,需及时使用抗生素。心律失常是常见死因,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猝死风险。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时,死亡率上升至15-25%。规范抗凝治疗能预防血栓栓塞事件。

5、综合干预:

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控制在2克以内,减轻水钠潴留。有氧运动以不引起气促为度,推荐每周5次、每次30分钟步行。妊娠会加重心肺负担,女性患者需严格避孕。每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和6分钟步行试验,动态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应避免高原旅行和剧烈运动,室内可配备指脉氧监测仪。冬季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预防呼吸道感染。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必要时可加入先心病患者互助组织。营养支持需保证每日每公斤体重35-40千卡热量,蛋白质占总热量15-20%,注意补充铁剂和维生素B族预防贫血。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短时间突然长胖了是什么原因?

短时间内突然长胖可能由饮食过量、激素水平异常、药物副作用、代谢性疾病或心理因素引起。

1、饮食过量:

近期摄入高热量食物或暴饮暴食会导致体重快速增加。常见于节日聚餐后或压力性进食,多余热量转化为脂肪堆积。需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精制碳水与饱和脂肪摄入,增加膳食纤维。

2、激素水平异常:

甲状腺功能减退、库欣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会降低基础代谢率,引起水钠潴留和脂肪重新分布。可能伴随乏力、怕冷等症状。需检测促甲状腺激素、皮质醇等指标,确诊后需激素替代治疗。

3、药物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胰岛素增敏剂、抗精神病药等可能干扰能量代谢。如泼尼松会促进脂肪向心性分布,利培酮可能增加食欲。需咨询医生评估用药方案,必要时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

4、代谢性疾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伴胰岛素抵抗,导致腹部脂肪堆积。2型糖尿病前期因高胰岛素血症促进脂肪合成。需通过OGTT试验筛查,早期干预可通过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5、心理因素:

抑郁症、焦虑症可能引发情绪化进食,夜间进食综合征患者常在晚间摄入过量食物。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建立健康饮食模式,严重时需联合抗抑郁药物干预。

建议记录每日饮食与体重变化,避免高糖饮料和加工食品。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睡眠保持7-9小时以调节瘦素水平。若1个月内体重增加超过5%或伴随水肿、月经紊乱等症状,需尽早就诊排查病理性原因。日常生活中注意监测腰围变化,男性超过85厘米、女性超过80厘米提示腹型肥胖风险。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全科

先天性心脏室间隔缺损怎么办?

先天性心脏室间隔缺损可通过介入封堵术、外科修补手术、药物治疗、定期随访观察、预防感染等方式治疗。该病通常由胚胎发育异常、遗传因素、母体感染、药物暴露、环境因素等原因引起。

1、介入封堵术:

适用于缺损直径较小的患者,通过导管将封堵器送至缺损部位完成修补。该方法创伤小、恢复快,术后需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评估封堵效果。介入治疗前需完善心脏CT或造影检查明确缺损位置及周边结构。

2、外科修补手术:

适用于缺损较大或合并其他心脏畸形的患者,需开胸在体外循环下直接缝合或补片修补缺损。手术时机根据缺损大小和症状决定,严重者需在婴儿期手术。术后需监测心律、心功能及伤口愈合情况。

3、药物治疗:

对于暂未手术的患者可使用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地高辛增强心肌收缩力。出现肺动脉高压时需使用波生坦等靶向药物。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需规范使用抗生素,具体用药方案由心内科医生制定。

4、定期随访观察:

小型缺损且无症状的患儿可每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监测缺损变化及心功能状态。随访期间需记录生长发育指标、活动耐量变化,警惕呼吸道感染诱发心力衰竭。

5、预防感染:

所有室间隔缺损患者均需重视口腔卫生,在进行拔牙等有创操作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按时接种疫苗预防呼吸道感染,流感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室间隔缺损患儿日常需保证充足营养,适当增加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制品摄入。运动强度需根据心功能分级调整,避免剧烈对抗性运动。家长应学会监测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注意有无口唇发绀、多汗等异常。术后患者需长期随访,成年后仍需关注心律失常、残余分流等远期并发症。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妊娠前需进行专业心脏评估。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治疗室间隔缺损有哪些好的方法?

治疗室间隔缺损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介入封堵术、外科修补手术、定期随访观察和预防感染。

1、药物治疗:

室间隔缺损较小且无明显症状时,医生可能建议使用药物控制并发症。常用药物包括利尿剂如呋塞米,用于减轻心脏负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可改善心脏功能;地高辛等强心药物适用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并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评估缺损变化。

2、介入封堵术:

适用于中等大小且位置合适的肌部或膜周部室间隔缺损。通过导管将封堵器送至缺损处完成闭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术前需经食道超声确认缺损边缘与主动脉瓣距离,术后需抗凝治疗3-6个月预防血栓。该方法对10毫米以下的缺损成功率可达95%以上。

3、外科修补手术:

大型缺损或合并其他心脏畸形时需开胸手术。常见术式包括经右心房切口直接缝合、补片修补术等,需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最佳时机为3-5岁,可避免肺动脉高压进展。术后需监测心律失常、残余分流等并发症,重症患者需进入心脏重症监护室观察。

4、定期随访观察:

对于直径小于5毫米的肌部小缺损,约30%可在2岁前自然闭合。建议每6-12个月复查心脏超声,监测缺损变化及肺动脉压力。观察期间需避免剧烈运动,出现生长迟缓、反复呼吸道感染时应及时干预。

5、预防感染:

所有室间隔缺损患者均需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在进行牙科操作或侵入性检查前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平时应保持口腔卫生,及时治疗龋齿和牙龈炎。流感季节建议接种疫苗,减少呼吸道感染诱发心力衰竭的风险。

室间隔缺损患者日常需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控制在3克以内,多食用富含钾的香蕉、橙子等水果。适度进行散步、游泳等有氧运动,避免举重、篮球等爆发性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儿童患者每日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术后患者应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定期监测凝血功能,避免外伤出血。冬季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诱发心力衰竭,出现气促、下肢水肿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

热门标签

肠炎 麻疹 宫颈炎 阴道横隔 单侧肺气肿 假两性畸形 前列腺脓肿 颈总动脉裂伤 肌无力综合征 对乙酰氨基酚中毒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