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肿瘤科 > 放疗科

化疗完PICC管什么时候可以拔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邸立君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picc置管后血栓能好吗?

PICC置管后血栓多数情况下可以治愈。血栓的恢复效果主要与血栓大小、治疗时机、基础疾病控制、抗凝方案选择及患者依从性有关。

1、血栓大小:

微小血栓在及时干预下通常可完全溶解。血栓体积越大,血管再通所需时间越长,可能残留部分纤维化组织。超声检查可动态评估血栓范围变化。

2、治疗时机:

发病72小时内启动抗凝治疗效果最佳。延迟治疗可能导致血栓机化,此时需延长低分子肝素或华法林的使用周期,必要时联合溶栓治疗。

3、基础疾病控制:

合并肿瘤、血液高凝状态等疾病时,需同步治疗原发病。糖尿病患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高血压患者血压应维持在130/80毫米汞柱以内。

4、抗凝方案: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是急性期首选,后续可过渡为利伐沙班等口服抗凝药。严重血栓需考虑尿激酶溶栓,治疗期间需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

5、患者依从性:

规范穿戴弹力袜、避免置管侧肢体受压可促进恢复。戒烟限酒、每日饮水量保持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治疗期间建议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适量食用深海鱼、黑木耳等抗凝食物。置管侧肢体可进行握拳、踝泵等非负重运动,每日3次每次10分钟。定期复查血管超声,若出现肢体肿胀加重或胸痛需立即就医。导管维护需严格无菌操作,建议每周更换敷贴并观察穿刺点情况。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拔智齿后三叉神经疼怎么办?

拔智齿后三叉神经疼可通过局部冷敷、药物镇痛、神经阻滞、物理治疗及心理疏导等方式缓解。疼痛通常由手术创伤、神经压迫、炎症反应、解剖变异或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

1、局部冷敷:

术后48小时内间断冰敷患侧面部,每次15-20分钟。低温能收缩血管减轻组织水肿,降低神经末梢敏感度。需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冰袋外应包裹干净毛巾。

2、药物镇痛: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缓解炎症性疼痛,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轻度疼痛。若疼痛剧烈,医生可能开具加巴喷丁等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警惕胃肠道副作用。

3、神经阻滞:

对于顽固性疼痛,口腔科医生可能实施下牙槽神经阻滞术,通过注射麻醉药物暂时阻断痛觉传导。该方法需专业操作,需排除注射部位感染等禁忌证。

4、物理治疗:

超短波治疗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红外线照射可改善组织代谢,缓解肌肉痉挛。治疗需在康复科医师指导下进行,通常10次为一疗程。

5、心理疏导:

慢性疼痛易引发焦虑情绪,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紧张状态。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建立疼痛管理策略,必要时可联合心理科医师进行专业干预。

术后应选择温凉流质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炎症。保持口腔清洁使用医用漱口水,刷牙时避开手术区。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血压升高,睡眠时垫高头部减轻肿胀。若疼痛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面部麻木、咀嚼困难等神经损伤症状,需立即复诊排查干槽症或神经结构性损伤。日常可轻柔按摩耳前区域促进淋巴回流,但禁止用力按压手术创口。

夏长军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普外科

膀胱造瘘管什么时候可以拔?

膀胱造瘘管通常在术后2-4周评估拔除条件,具体时间取决于伤口愈合情况、排尿功能恢复程度及原发病控制状态。

1、伤口愈合:

拔管前需确认造瘘口周围皮肤无感染、渗液,组织愈合良好。术后早期可能出现局部水肿或炎症反应,需每日消毒换药至创面干燥结痂。若存在糖尿病或营养不良等影响愈合的因素,拔管时间需适当延长。

2、排尿功能:

通过膀胱超声或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估残余尿量,当残余尿量持续低于100毫升且自主排尿顺畅时可考虑拔管。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需配合间歇导尿训练,确保膀胱排空能力恢复。

3、原发病控制:

因前列腺增生留置造瘘管者,需待腺体缩小或完成前列腺切除术后;因尿道狭窄置管者,需在尿道成形术后确认排尿通畅。恶性肿瘤患者需结合放化疗进程综合判断。

4、并发症监测:

拔管前需排除尿路感染、膀胱痉挛等并发症。若出现持续血尿、发热或造瘘管周围漏尿,需延迟拔管并针对性处理。长期带管者需逐步夹闭造瘘管观察排尿反应。

5、影像学评估:

通过膀胱造影确认无尿外渗或膀胱憩室,必要时行CT尿路成像排除输尿管返流。儿童患者需特别注意是否存在膀胱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等先天畸形。

拔管后应保持会阴清洁,初期采用坐浴促进创面愈合。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稀释尿液,观察排尿频率及尿线粗细变化。可进行盆底肌训练增强控尿能力,如凯格尔运动或生物反馈治疗。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膀胱功能。若出现排尿困难、发热或肉眼血尿需立即就医。

高建军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生殖系统

拔完智齿后口水是吞还是吐?

拔完智齿后建议轻轻吞咽口水,避免频繁吐口水。正确处理口水有助于减少出血风险、促进伤口愈合、防止干槽症、维持口腔清洁、降低感染概率。

1、减少出血:

吞咽动作可避免口腔负压变化,减少对创口血凝块的牵拉。血凝块是保护牙槽窝的重要屏障,频繁吐口水可能导致血凝块脱落,引发继发性出血。术后24小时内尤其需要注意轻柔吞咽。

2、促进愈合:

唾液中含有表皮生长因子和抗菌成分,适度吞咽能帮助创面修复。强行吐口水会刺激伤口周围组织,延缓愈合进程。术后3天内唾液分泌量增加属于正常生理反应。

3、预防干槽症:

干槽症是拔牙后血凝块溶解导致的剧烈疼痛。保持血凝块稳定是关键,吞咽比吐口水更有利于保护创面。如出现腐臭味或放射性疼痛需及时就医。

4、维持清洁:

吞咽可避免口腔频繁开合造成的细菌侵入。术后唾液中含有少量血丝无需紧张,过度吐口水反而会增加污染机会。建议使用医生开具的漱口水辅助清洁。

5、降低感染:

吞咽动作减少口腔与外界接触,降低病原体定植风险。术后抵抗力较弱时,应避免吐口水时带入细菌。出现发热或肿胀加重需警惕感染。

术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48小时后可开始温盐水含漱。选择流质食物如米汤、蒸蛋,避免使用吸管。两周内禁烟酒及辛辣食物,睡眠时垫高枕头减少局部充血。恢复期出现异常出血、持续疼痛或张口困难应及时复诊,必要时使用医生推荐的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甲硝唑等预防感染。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

拔火罐后皮肤起水泡怎么回事?

拔火罐后皮肤起水泡通常由负压刺激、操作不当、皮肤敏感、留罐时间过长或体质因素引起。

1、负压刺激:

火罐通过负压吸附皮肤时,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液渗出积聚于表皮与真皮之间形成水泡。轻微水泡可自行吸收,较大水泡需消毒后无菌穿刺引流。

2、操作不当:

酒精棉燃烧不充分导致罐内温度过高,或吸附力度过猛可能灼伤表皮。需选择专业机构操作,出现水泡后避免抓挠,局部涂抹烫伤膏预防感染。

3、皮肤敏感:

角质层较薄或患有湿疹等皮肤疾病者更易出现水泡。建议拔罐前告知操作者皮肤状况,缩短留罐时间至5分钟内,结束后冷敷减轻炎症反应。

4、留罐时间过长:

超过15分钟的长时间留罐会使局部组织缺氧坏死。正常留罐应控制在5-10分钟,老年人及糖尿病患者需缩短至3-5分钟。

5、体质因素:

湿热体质或气血虚弱者容易出现水泡反应。这类人群拔罐前可饮用红豆薏米汤祛湿,拔罐后24小时内避免接触生冷食物。

拔罐后出现水泡需保持创面干燥清洁,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每日用碘伏消毒1-2次,水泡未破溃时可涂抹芦荟胶缓解灼热感。恢复期间避免食用海鲜、辛辣等发物,适量补充维生素C促进皮肤修复。若水泡面积超过指甲盖大小或伴随红肿化脓,应及时就医处理。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热门标签

贫血 氮质血症 胆道感染 肾错构瘤 单侧肺气肿 甲状腺囊肿 出血性膀胱炎 滴虫性尿道炎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