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外科 > 外科其他 > 心胸外科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什么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冠状动脉造影术怎么做?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通过介入手段检查心脏血管情况的诊断方法,主要有穿刺桡动脉或股动脉、置入导管鞘、注射造影剂、X线成像、术后压迫止血五个步骤。

1、穿刺桡动脉或股动脉

患者取平卧位,消毒局部皮肤后,医生会选取手腕部桡动脉或大腿根部股动脉作为穿刺点。穿刺前需进行局部麻醉,用穿刺针穿透血管壁建立通道。桡动脉路径恢复较快,但血管较细操作难度略高;股动脉路径操作简便,但术后需长时间卧床。

2、置入导管鞘

穿刺成功后置入导丝,沿导丝推送导管鞘至血管内。导管鞘作为器械进出通道,可减少反复穿刺造成的血管损伤。术中通过导管鞘向血管内注入肝素盐水,防止导管内血栓形成。导管鞘规格根据患者血管条件选择,直径通常为5-7F。

3、注射造影剂

在X线透视引导下,将造影导管送至冠状动脉开口处。经导管快速注射含碘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注射时患者可能出现短暂发热感,需保持静止配合。现代造影剂渗透压接近血浆,过敏反应概率显著降低,但肾功能不全者仍需谨慎使用。

4、X线成像

造影剂充盈冠状动脉时,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连续拍摄图像。多角度投照可全面评估血管病变,包括左前斜位、右前斜位等体位。图像实时显示在监视器上,能清晰识别血管狭窄、斑块等异常,为诊断提供直接依据。

5、术后压迫止血

检查结束后拔出导管鞘,对穿刺点持续压迫15-20分钟止血。桡动脉路径使用专用止血器加压包扎,6小时后可解除;股动脉路径需平卧制动12小时。术后需监测穿刺处有无血肿,观察肢体远端血液循环情况,及时发现血管并发症。

冠状动脉造影术前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术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检查当日建议家属陪同,穿着宽松衣物便于操作。虽然属于微创检查,但仍存在血管损伤、造影剂肾病等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症。检查结果可为冠心病诊断提供金标准,指导后续药物或支架治疗方案的制定。日常应注意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限酒,保持低脂饮食,定期复查心电图等指标。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心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方法?

心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主要通过导管插入血管注入造影剂并拍摄X光影像完成。检查方法主要有经桡动脉穿刺、经股动脉穿刺、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流程、术后护理五个关键环节。

1、经桡动脉穿刺:

约70%的冠状动脉造影选择手腕桡动脉作为穿刺点。医生会在局部麻醉后插入鞘管,其优势是术后压迫止血方便、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需注意桡动脉痉挛或血管迂曲可能导致导管推进困难,此时需转为股动脉路径。

2、经股动脉穿刺:

当桡动脉路径不可行时,会选择腹股沟处的股动脉穿刺。术后需平卧制动12-24小时防止出血,但该路径血管直径较大更利于复杂介入操作。严重动脉硬化或既往血管手术史患者可能需评估血管条件。

3、术前准备:

检查前需完成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基础评估,禁食4-6小时。糖尿病患者需调整降糖方案,服用二甲双胍者需暂停48小时。术前沟通需明确造影剂过敏史、肾功能情况及手术风险知情同意。

4、术中操作流程:

在DSA机器引导下,导管经动脉逆行抵达冠状动脉开口,注射碘造影剂显影血管。医生会多角度拍摄影像评估狭窄程度,过程中可能要求患者配合屏气。严重狭窄病变可能同期进行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

5、术后护理:

拔除鞘管后需加压包扎穿刺点,桡动脉路径使用止血器压迫6-8小时。监测心率血压及穿刺部位出血情况,鼓励适量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24小时内避免穿刺侧肢体负重,出现剧烈疼痛或肿胀需立即就医。

冠状动脉造影后建议保持低脂饮食,适量补充水分加速造影剂代谢,一周内避免剧烈运动。术后需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定期复查血脂血糖。出现胸痛加重或穿刺部位感染症状应及时返院检查,长期管理需结合心脏康复计划控制危险因素。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护理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护理方法主要有伤口护理、活动管理、饮食调整、药物管理和并发症观察。

1、伤口护理:

术后需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沾水。穿刺点可能出现轻微淤青或疼痛,属于正常现象。如发现穿刺处出血、肿胀或剧烈疼痛,应及时就医。术后24小时内避免洗澡,可使用湿毛巾擦拭身体其他部位。

2、活动管理:

术后需卧床休息6-8小时,穿刺侧肢体保持伸直状态。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可进行轻度活动如缓慢行走,但应避免突然弯腰或下蹲动作。术后一周内不宜驾驶或进行高强度工作。

3、饮食调整:

术后应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多摄入高纤维食物如燕麦、芹菜等预防便秘。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的摄入。限制高脂肪、高盐食物,避免暴饮暴食。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

4、药物管理:

需遵医嘱按时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注意观察有无牙龈出血、皮下淤斑等不良反应。不可擅自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继续控制基础疾病用药。

5、并发症观察:

密切监测体温、脉搏等生命体征。注意观察有无胸闷、气促等不适症状。警惕造影剂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等。如出现持续胸痛、心悸或意识改变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恢复期间,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可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但需循序渐进。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功能,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注意气候变化,适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增加心脏负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术后康复和心血管健康维护。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

冠状动脉造影前应做哪些准备?

冠状动脉造影前需完成基础检查、药物调整、饮食控制、心理准备和物品准备五项核心事项。

1、基础检查:

术前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基础检查,评估手术耐受性。合并糖尿病患者需加测血糖,高血压患者需监测血压波动。心脏超声可辅助判断心脏结构与功能,胸部X线有助于排除肺部感染等禁忌症。

2、药物调整:

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需提前3-5天停用,改用低分子肝素桥接治疗。二甲双胍类降糖药应在造影前48小时暂停。造影剂过敏史者需预防性使用抗组胺药物。但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通常无需停用。

3、饮食控制:

术前6-8小时需严格禁食,4小时前禁饮清水。糖尿病患者需避免空腹低血糖,可咨询医生调整胰岛素用量。高脂血症患者术前3天应低脂饮食,减少造影剂肾病的发生风险。

4、心理准备:

了解造影流程可缓解焦虑,包括穿刺部位局部麻醉、导管插入过程等。术中需配合医生指令进行屏气动作。提前签署知情同意书,明确手术获益与潜在风险如出血、血管损伤等并发症。

5、物品准备:

携带既往病历、检查报告及常用药物。准备宽松开襟衣物便于术后穿刺部位护理。移除项链等金属物品避免影响影像质量。糖尿病患者需自备糖果预防低血糖,家属需陪同返院。

术前1周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绞痛。饮食宜清淡少盐,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促进造影剂排泄。术后需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肿胀,24小时内避免穿刺侧肢体用力。保持大便通畅,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按压穿刺点。术后2周内避免泡澡、游泳等可能引起感染的活动。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适应症有哪些?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适应症主要有疑似冠心病、心肌梗死后评估、不明原因胸痛、心脏手术前评估及介入治疗后复查。

1、疑似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当患者出现典型心绞痛症状,如活动后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或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等检查提示心肌缺血时,需通过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范围。对于高危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人群,即使症状不典型也可考虑检查。

2、心肌梗死后评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紧急造影以确定梗死相关血管,同时进行血运重建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若存在残余心绞痛、心力衰竭或室性心律失常,造影可评估存活心肌及血管病变情况,指导后续治疗策略选择。

3、不明原因胸痛:

对于反复发作的非典型胸痛,经无创检查无法明确病因时,造影可鉴别心源性或非心源性疼痛。尤其当胸痛伴随晕厥、呼吸困难等症状,或患者存在多重冠心病危险因素时,排除冠状动脉病变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4、心脏手术前评估:

拟行心脏瓣膜置换、先天性心脏病矫正等重大心脏手术前,需通过造影评估冠状动脉是否存在合并病变。中老年患者或术前检查提示心肌缺血者,术中可能需同期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5、介入治疗后复查: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或搭桥术后患者,若再发心绞痛症状或无创检查提示缺血,需造影评估血管通畅性。对于高风险病变或复杂介入治疗后的患者,定期造影随访有助于早期发现再狭窄。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需密切监测穿刺部位出血情况,保持术侧肢体制动6-8小时。术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日常应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术后遵医嘱继续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出现胸痛、心悸等症状及时就医。

夏长军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普外科

热门标签

胃憩室 黄体囊肿 颅咽管瘤 人工授精 急性肾衰竭 半月板变性 肺诺卡菌病 舌咽神经痛 肾血管性高血压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