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肿瘤科 > 鼻咽癌

EB病毒与捐血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白晓燕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感染了EB病毒严重吗?

感染EB病毒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多数表现为轻微自限性疾病,少数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

EB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初次感染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典型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症状包括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和乏力。这类情况通常持续数周后可自行缓解,无须特殊治疗,仅需对症处理如休息、补液。免疫功能正常者极少出现长期后遗症,病毒潜伏于体内后多处于休眠状态。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器官移植受者、艾滋病患者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包括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嗜血细胞综合征或淋巴增殖性疾病。部分感染者可能出现脾肿大甚至破裂,需避免剧烈运动。极少数病例与伯基特淋巴瘤、鼻咽癌等恶性肿瘤相关,但这类情况需结合基因易感性等复杂因素。

建议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或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时及时就医。日常需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共用餐具,适度补充维生素C和锌以支持免疫系统功能。儿童感染者家长应监测其活动量,防止脾区外伤。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EB病毒性发烧几天?

EB病毒性发烧一般持续7-14天,实际时间受到病情严重程度、患者年龄、免疫状态、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干预时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EB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发热通常呈现自限性特点,多数患者在发病初期表现为持续性低热或中等程度发热,体温波动在38-39摄氏度之间,可能伴随咽痛、淋巴结肿大等典型症状。发热持续时间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青少年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反应较强,发热持续时间可能略长于儿童。适当休息和充足水分摄入有助于缓解症状,但需警惕持续高热可能诱发脱水或惊厥。

部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反复或迁延不愈的情况,当合并细菌感染时,发热周期可能延长至3周以上。EB病毒感染后约20%患者会出现脾脏肿大,这类患者发热持续时间通常超过10天。对于合并肝功能异常或呼吸道梗阻等并发症的患者,发热症状往往需要医疗干预才能缓解。

EB病毒感染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适量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和优质蛋白摄入,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脾破裂。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考虑物理降温,若发热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意识改变、呼吸困难等症状,须立即就医进行血常规和肝功能检查。恢复期患者仍须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定期复查EB病毒抗体滴度。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小儿eb病毒是常见病吗?

小儿EB病毒感染属于儿童常见病,多数表现为轻微症状或无症状感染,少数可能引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并发症。EB病毒感染主要通过唾液传播,在幼儿园及学龄期儿童中较为普遍。

EB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90%以上成人携带该病毒,儿童初次感染多发生在5岁前。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咽峡炎、颈部淋巴结肿大,部分患儿可能出现眼睑浮肿或皮疹。婴幼儿感染后常表现为轻微呼吸道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普通感冒。学龄儿童更易出现典型的三联征表现,病程通常持续2-4周。

约1%的感染者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包括脾脏肿大、肝炎或神经系统症状。免疫功能低下患儿存在发生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的风险。诊断主要依靠血清学检测EB病毒抗体,典型病例可通过临床表现初步判断。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重症患者需住院观察。

患儿发病期间应保证充足休息,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脾破裂。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尿量及腹痛情况,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或意识改变时应立即就医。恢复期仍具有传染性,建议单独使用餐具并做好口腔卫生,集体机构儿童应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EB病毒抗体阳性有何意义?

EB病毒抗体阳性通常提示既往或近期感染,临床意义需结合抗体类型判断。主要抗体类型有衣壳抗原抗体、早期抗原抗体、核抗原抗体。

1、衣壳抗原抗体:

IgM型阳性提示急性感染期,通常出现在感染后1-2周,持续3-6个月。IgG型阳性则表明既往感染,可持续终身。急性期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咽炎、淋巴结肿大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表现。

2、早期抗原抗体:

阳性反映病毒活跃复制,多见于急性感染或免疫功能低下者的病毒再激活。该抗体出现时间稍晚于IgM抗体,持续阳性可能提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

3、核抗原抗体:

出现时间最晚,感染后3-6周才可检出,阳性提示感染已进入恢复期或既往感染。该抗体终身持续阳性,是判断既往感染最可靠的指标。

4、抗体组合解读:

IgM阳性伴IgG阴性提示原发性急性感染;IgM阴性而IgG阳性提示既往感染;IgG与核抗原抗体同时阳性更支持既往感染诊断。早期抗原抗体持续阳性需警惕慢性活动性感染。

5、特殊人群意义:

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出现抗体反应异常,如移植后患者抗体滴度升高可能预示淋巴增殖性疾病。儿童原发性感染症状常不典型,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柑橘、猕猴桃,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增强免疫力。出现持续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抗病毒药物。EB病毒相关肿瘤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血清学监测和临床随访。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儿童EB病毒感染血常规指标?

儿童EB病毒感染的血常规指标变化主要表现为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异型淋巴细胞出现、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典型特征包括淋巴细胞绝对值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降低、血小板计数可能减少。

1、淋巴细胞增多:

EB病毒主要侵犯B淋巴细胞,感染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常超过50%,绝对值可达4×10⁹/L以上。这种反应性淋巴细胞增生是机体对抗病毒感染的免疫应答表现,通常在发病第2周达到高峰。

2、异型淋巴细胞:

约30-50%患儿外周血涂片可见超过10%的异型淋巴细胞,这类细胞体积较大、胞浆嗜碱性、核形态不规则。异淋比例与病情严重程度无直接相关性,但超过20%需警惕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3、白细胞变化:

病程早期可能出现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10-20×10⁹/L,随着病程进展可逐渐恢复正常。约15%患儿出现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比例通常降低至30%以下,呈现典型的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模式。

4、血小板减少:

30-50%患儿出现轻度血小板减少100-150×10⁹/L,可能与病毒直接破坏巨核细胞或免疫介导的血小板破坏有关。严重血小板减少

苏藤良

副主任医师 北海市人民医院 皮肤性病科

热门标签

肾结石 风湿病 尿失禁 脑萎缩 黄斑水肿 痉挛性脑瘫 男性不育症 呼吸性碱中毒 扩张型心肌病 多囊卵巢综合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