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骨科 > 骨病科 > 骨质疏松

老年人骨质疏松治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骨质疏松吃什么药效果最好?

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常用药物包括双膦酸盐类、降钙素、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及维生素D补充剂。

1、双膦酸盐类:

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等双膦酸盐类药物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量流失。这类药物需空腹服用并保持直立姿势30分钟,长期使用可能增加颌骨坏死风险,需定期监测骨密度。

2、降钙素:

鲑鱼降钙素通过抑制骨吸收缓解疼痛,特别适合伴有椎体骨折的急性期患者。鼻喷剂型使用方便,但可能出现面部潮红、恶心等不良反应,连续使用易产生耐药性。

3、雌激素调节剂:

雷洛昔芬等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可降低绝经后妇女骨折风险,兼具改善血脂作用。用药期间需警惕静脉血栓风险,不适用于有血栓病史或肝功能异常者。

4、甲状旁腺激素:

特立帕肽作为合成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能刺激成骨细胞促进骨形成。需每日皮下注射,治疗周期不超过24个月,可能引起血钙升高,需监测钙磷代谢。

5、维生素D制剂:

骨化三醇、阿法骨化醇等活性维生素D可促进钙吸收,改善肌力降低跌倒风险。使用期间需定期检测血钙、尿钙水平,避免与含镁制剂同时服用。

骨质疏松患者除药物治疗外,建议每日摄入1000-1200毫克钙质,优先选择乳制品、豆制品等天然富钙食物。每周进行3-5次负重运动如快走、太极拳,避免吸烟酗酒。定期骨密度检测可评估疗效,居家环境需做好防滑措施预防跌倒骨折。阳光照射有助于皮肤合成维生素D,春秋季建议每日暴露四肢皮肤15-30分钟。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骨质疏松对生活有什么影响?

骨质疏松可能引发骨折风险增高、活动能力下降、慢性疼痛、脊柱变形及心理压力增大等问题。骨质疏松的影响主要有骨骼脆弱性增加、日常活动受限、疼痛不适、体态改变和心理负担加重。

1、骨骼脆弱:

骨质疏松导致骨密度降低,骨骼微结构破坏,轻微外力即可引发骨折。常见部位包括髋部、脊柱和腕部,其中髋部骨折可能造成长期卧床,增加肺部感染和静脉血栓风险。骨折后愈合缓慢,可能遗留功能障碍。

2、活动受限:

患者因担心骨折会主动减少外出和运动,导致肌肉萎缩和平衡能力下降。日常如弯腰提物、上下楼梯等活动变得困难,严重者需依赖助行器。长期活动不足可能加速骨量流失,形成恶性循环。

3、慢性疼痛:

椎体压缩性骨折可引起持续性腰背痛,疼痛程度随体位变化而加剧。多发性骨折可能导致全身弥漫性骨痛,影响睡眠质量。部分患者需长期服用镇痛药物,但需注意这类药物可能加重胃肠道负担。

4、体态改变:

脊柱多次压缩骨折会导致身高缩短和驼背畸形,严重者出现"老年性驼背"。胸廓变形可能压迫心肺器官,影响呼吸功能。体态改变还会影响衣物穿着舒适度,增加皮肤摩擦损伤风险。

5、心理影响:

疾病带来的活动障碍和形象改变易引发焦虑抑郁情绪,部分患者出现社交回避。对跌倒的恐惧心理可能导致活动范围进一步缩小,长期独处可能加重认知功能衰退。

骨质疏松患者应保证每日摄入1000-1200毫克钙质,可通过乳制品、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食物补充,同时配合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建议进行太极、散步等低冲击运动增强骨骼强度,避免跳跃或快速扭转动作。居家环境需消除地毯门槛等跌倒隐患,浴室加装防滑垫和扶手。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女性绝经后、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者等高危人群更需加强筛查。保持适度日照有助于皮肤合成维生素D,建议每日上午10点前或下午3点后暴露手臂晒太阳15-30分钟。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

骨质疏松症需要做哪些检查?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需结合骨密度检测、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评估,主要检查项目包括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骨代谢标志物检测、X线平片、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超声骨密度检查。

1、骨密度检测:

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通过测量腰椎和髋部骨密度得出T值。该检查无创、辐射量低,可准确评估骨质流失程度。结果判定标准为T值≤-2.5可确诊骨质疏松,T值在-1.0至-2.5之间提示骨量减少。

2、血液生化检查:

骨代谢标志物检测包括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等指标,可鉴别继发性骨质疏松。25羟维生素D检测能评估维生素D营养状态,骨钙素和Ⅰ型胶原羧基端肽等特异性标志物可反映骨转换速率。

3、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可发现椎体压缩性骨折等骨质疏松并发症,但需骨量丢失30%以上才能显示。胸腰椎侧位片能清晰显示椎体形态改变,是筛查椎体骨折的首选方法。骨折风险评估需结合Genant半定量分级法。

4、定量CT检查:

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可三维测量椎体骨小梁密度,对早期骨质疏松敏感度高。该技术能区分皮质骨和松质骨,适用于肥胖患者及脊柱畸形者,但辐射剂量较高且费用昂贵。

5、超声骨密度:

跟骨定量超声通过测量声波传导速度评估骨质量,具有便携、无辐射优势。虽然不能替代双能X线诊断,但可用于社区筛查。结果需结合跟骨宽度校正,T值判定标准与双能X线不同。

骨质疏松症患者日常需保证每日1000-1200毫克钙摄入,优先选择乳制品、豆制品等食物。维生素D建议每日补充800-1000国际单位,适度进行负重运动如快走、太极拳可刺激骨形成。避免吸烟酗酒,居家环境需做好防跌倒措施,建议使用防滑垫、安装扶手。定期监测骨密度变化,合并疼痛或身高缩短需及时复查椎体影像。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骨质疏松会引起哪些地方疼痛?

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主要集中在脊柱、髋部、手腕和肋骨等部位。骨质疏松导致的疼痛通常由骨骼微结构破坏、椎体压缩性骨折、髋关节承重异常、腕部脆性骨折以及肋骨受力不均等因素引起。

1、脊柱疼痛:

骨质疏松最常引发胸腰椎疼痛,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突发锐痛。椎体骨量减少会导致微小骨折积累,严重时出现椎体压缩性骨折,疼痛在站立或久坐时加重,可能伴随身高缩短或驼背畸形。这类疼痛需通过骨密度检测确诊,治疗包括抗骨吸收药物和椎体成形术。

2、髋部疼痛:

股骨颈和转子间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高发区域,疼痛表现为腹股沟或臀部放射痛。髋部骨骼承重结构破坏后,轻微跌倒即可导致骨折,出现患肢缩短、外旋畸形。预防措施包括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严重骨折需进行人工关节置换。

3、腕部疼痛: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质疏松的典型表现,常见于手掌撑地跌倒后。腕部突发肿胀疼痛伴畸形,X线显示Colles骨折特征。这类骨折好发于绝经后女性,治疗需手法复位固定,配合抑制破骨细胞药物预防二次骨折。

4、肋骨疼痛:

骨质疏松会导致肋骨脆性增加,咳嗽或转身可能引发多发肋骨骨折。疼痛呈束带样分布,呼吸时加重,可能伴发血气胸。需通过胸部CT明确骨折数量,治疗以镇痛和呼吸训练为主,同时进行双膦酸盐类药物干预。

5、骨盆疼痛:

耻骨支和骶骨是隐匿性骨折的好发部位,表现为坐立不安或行走困难。骨盆骨量流失导致应力性骨折,易被误诊为腰椎疾病。核素骨扫描可早期诊断,治疗需严格卧床配合特立帕肽注射促进骨形成。

骨质疏松疼痛的日常管理需注重钙质摄入,每日饮用300毫升牛奶或食用50克豆腐干。建议进行太极、游泳等低冲击运动,避免弯腰提重物。定期监测骨密度,冬季注意防滑防跌倒,卧室和浴室应安装扶手。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活动障碍时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骨折治疗时机。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日常生活中如何防止骨质疏松?

预防骨质疏松需从饮食、运动、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综合干预,主要有钙质补充、维生素D摄入、负重运动、戒烟限酒、定期骨密度检测五种方法。

1、钙质补充:

钙是骨骼的主要构成成分,成人每日需摄入800-1000毫克钙质。富含钙的食物包括乳制品、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对于乳糖不耐受人群可选择低乳糖牛奶或钙强化食品。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可考虑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钙剂,但需避免过量补充导致肾结石风险。

2、维生素D摄入:

维生素D能促进钙质吸收,建议每日摄入400-800国际单位。可通过日晒、鱼类、蛋黄等食物获取。冬季阳光不足时,可在医生建议下适量补充维生素D制剂。老年人皮肤合成维生素D能力下降,更需注意监测血清维生素D水平。

3、负重运动:

规律进行负重运动能刺激骨形成,推荐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的快走、慢跑、跳舞等运动。太极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也可改善平衡能力,降低跌倒风险。需避免长期卧床或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

4、戒烟限酒: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抑制成骨细胞活性,每日吸烟超过20支者骨量流失速度加快。过量酒精摄入会干扰钙吸收,建议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同时需避免饮用过量咖啡及碳酸饮料。

5、定期检测:

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1-2年进行骨密度检查,绝经后女性、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者等高危人群应增加检测频率。发现骨量减少时需及时干预,通过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能准确评估骨质疏松程度。

保持均衡饮食结构,每日摄入3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适量食用坚果、海产品等富含矿物质的食物。建议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进行户外运动,每周累计晒太阳15-30分钟。避免长期低盐饮食,钠摄入不足会影响钙代谢。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过度减肥可能导致骨量流失。建立规律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骨骼健康。高危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但需配合生活方式调整才能达到最佳预防效果。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热门标签

喉蹼 膀胱炎 拉沙热 耳真菌病 房性早搏 横纹肌肉瘤 霉菌性阴道炎 慢性消化性溃疡 淀粉样变性周围神经病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