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呼吸科

儿童粉尘螨过敏性鼻炎怎么处理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过敏性鼻炎遗传吗?

过敏性鼻炎可能遗传,主要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状态、过敏原暴露、鼻腔结构异常等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过敏性鼻炎具有家族聚集性,父母一方患病子女患病概率增高,父母双方患病子女患病概率更高。遗传方式为多基因遗传,涉及多个基因位点的相互作用。目前研究发现IL-4、IL-13等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发病相关。这类患者通常自幼发病,症状持续存在,需长期规范治疗。

2、环境因素

生活环境中的尘螨、花粉、霉菌等过敏原长期刺激可诱发疾病。现代生活方式改变导致过敏原暴露增加,如地毯使用增多使尘螨滋生,空调使用导致通风不良。空气污染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可损伤鼻黏膜屏障功能,加重过敏反应。建议保持室内清洁,定期除螨,减少过敏原接触。

3、免疫状态

Th1/Th2免疫平衡失调是重要发病机制,过敏体质者Th2型免疫反应占优势。肠道菌群紊乱可能通过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参与发病。反复呼吸道感染可破坏鼻黏膜完整性,增加过敏原穿透机会。调节免疫功能的措施包括补充益生菌、保证充足睡眠、适度运动等。

4、过敏原暴露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多由花粉引起,症状具有明显季节性。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多与尘螨、宠物皮屑、霉菌等室内过敏原相关。职业性过敏性鼻炎见于接触特定职业过敏原人群。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可帮助明确致敏原,指导环境控制措施。

5、鼻腔结构异常

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等结构问题可影响鼻腔通气功能,加重黏膜炎症反应。腺样体肥大儿童更易发生鼻塞、张口呼吸等症状。这类患者可能需要手术矫正结构异常,但需在过敏症状控制良好后进行,术后仍需持续抗过敏治疗。

过敏性鼻炎患者应建立完整的过敏防控体系,包括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三个方面。环境控制是基础,需针对性减少已明确的过敏原接触。药物治疗首选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可配合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使用。对于中重度持续性过敏性鼻炎,可考虑特异性免疫治疗。日常注意鼻腔冲洗,保持适宜湿度,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强体育锻炼改善体质。有家族史者应更早进行预防性干预,儿童期合理接触自然环境可能有助于免疫系统发育。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过敏性鼻炎会犯多久?

过敏性鼻炎的发作时间通常持续数天至数周,具体时长受过敏原接触频率、个体免疫状态、环境控制措施等因素影响。

过敏性鼻炎的发作时长与过敏原暴露直接相关。短期接触花粉、尘螨等季节性过敏原时,症状可能在脱离环境后几天内缓解。若持续处于高浓度过敏原环境,如长期未清洁的居所或宠物毛发堆积空间,鼻黏膜炎症反应会反复被激发,导致症状迁延数周甚至更久。部分患者存在免疫调节异常,表现为持续性鼻痒、喷嚏和清水样涕,这类情况往往需要药物干预才能控制症状周期。

特殊情况下可能出现全年性症状,多见于对室内尘螨、霉菌或职业性过敏原敏感的人群。这类患者鼻腔黏膜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状态,可能伴随鼻息肉或嗅觉减退等并发症,症状缓解需依赖规范的脱敏治疗和严格的环境隔离。合并哮喘或特应性皮炎的患者,鼻部症状持续时间常与全身过敏反应相关联。

建议过敏性鼻炎患者记录症状日记,明确过敏原后采取针对性防护。保持室内通风干燥,定期清洗床品,使用空气净化设备减少尘螨浓度。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中重度患者需考虑免疫治疗。外出佩戴口罩避免花粉吸入,症状持续超过一个月应及时到耳鼻喉科或变态反应科就诊评估。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治好过敏性鼻炎的方法?

过敏性鼻炎可通过避免过敏原、鼻腔冲洗、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过敏性鼻炎通常由花粉、尘螨、动物皮屑、霉菌、冷空气等因素诱发,主要表现为鼻痒、喷嚏、鼻塞、流清水样涕等症状。

1、避免过敏原

明确过敏原后应尽量减少接触,如花粉季节减少外出并关闭门窗,使用防螨床品定期烫洗,避免饲养宠物或接触动物毛发。室内保持通风干燥,湿度控制在50%以下可抑制尘螨繁殖。对冷空气敏感者需佩戴口罩保暖。

2、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冲洗鼻腔可清除过敏原和炎性介质,减轻黏膜水肿。建议选择专用洗鼻器,水温接近体温,每日冲洗1-2次。急性发作期可增加冲洗频率,但需注意操作轻柔避免损伤鼻黏膜。

3、药物治疗

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可有效控制炎症,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能缓解鼻痒喷嚏,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适用于合并哮喘者。严重鼻塞可短期使用减充血剂如羟甲唑啉,但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

4、免疫治疗

针对尘螨或花粉等明确过敏原者可进行脱敏治疗,通过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逐渐增加过敏原剂量,诱导免疫耐受。疗程通常持续3-5年,有效率可达70%-80%,但需在专业机构监测下进行。

5、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下鼻甲肥大患者,可考虑选择性神经切断术或下鼻甲成形术。合并鼻中隔偏曲者需行鼻中隔矫正术。手术需严格评估适应症,术后仍需配合药物控制过敏反应。

过敏性鼻炎患者日常需注意保暖防寒,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益生菌有助于调节免疫功能。坚持有氧运动如游泳可增强呼吸道抵抗力,但雾霾天应减少户外活动。定期更换空调滤网,使用空气净化器降低室内过敏原浓度。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头痛、嗅觉减退时应及时复查调整治疗方案。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

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主要有鼻痒、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嗅觉减退等。过敏性鼻炎是鼻黏膜接触过敏原后发生的非感染性炎症,可分为季节性和常年性两种类型。

1、鼻痒

鼻痒是过敏性鼻炎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患者常感觉鼻腔内有蚂蚁爬行般的刺痒感,严重时可蔓延至咽喉和眼部。这种瘙痒由组胺等炎症介质刺激鼻黏膜神经末梢引起,婴幼儿可能表现为频繁揉鼻或做鬼脸动作。过敏原持续存在时,鼻痒症状可能反复出现。

2、阵发性喷嚏

突发性连续喷嚏是典型特征,多在晨起或接触过敏原后立即发作,每次可连续打5-20个喷嚏。这种反射性防御动作由鼻黏膜感觉神经受刺激引发,季节性鼻炎患者在花粉高峰期可能出现更剧烈的喷嚏反应。喷嚏发作时常伴随眼睑抽动和流泪。

3、清水样鼻涕

鼻腔会分泌大量稀薄透明的分泌物,严重时可能呈水柱状流出。这种分泌物含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和炎性介质,与感冒的黏稠鼻涕有明显区别。患者每日可能消耗大量纸巾,长期擤鼻可导致鼻翼皮肤皲裂。

4、鼻塞

鼻塞程度随病情进展加重,初期为间歇性,后期可能发展为持续性。双侧鼻腔交替性堵塞是特征性表现,夜间平卧时症状明显,可能引发睡眠呼吸暂停。儿童可能出现张口呼吸、打鼾等代偿表现,长期鼻塞可能影响颌面部发育。

5、嗅觉减退

鼻黏膜肿胀和炎症因子累积可导致嗅觉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对气味敏感度下降或完全丧失。这种症状在花粉季节或尘螨暴露后尤为明显,可能影响食欲和营养摄入。部分患者可能同时出现味觉异常,将甜味感知为苦味。

过敏性鼻炎患者应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保持室内清洁并使用空气净化器。日常可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外出时佩戴口罩。饮食上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欧米伽3脂肪酸,规律锻炼有助于改善免疫功能。症状持续或加重时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推荐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或脱敏治疗等方案。

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中医治过敏性鼻炎的方法?

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可采用中药内服、针灸疗法、穴位贴敷、艾灸调理、饮食调养等方法。过敏性鼻炎多因肺脾气虚、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导致,表现为鼻痒、喷嚏、流清涕等症状,需结合个体体质辨证施治。

1、中药内服

根据证型选用玉屏风散、辛夷清肺饮等方剂。肺气虚寒型以温肺散寒为主,常用桂枝、细辛等药材;肺经伏热型需清肺通窍,可加黄芩、桑白皮。中药需由医师辨证开方,避免自行用药。

2、针灸疗法

选取迎香、印堂、风池等穴位疏通鼻窍,配合足三里调理脾胃。急性发作期采用泻法缓解症状,缓解期用补法增强正气。每周治疗2-3次,需由专业针灸师操作。

3、穴位贴敷

三伏天采用白芥子、细辛等药物贴敷大椎、肺俞等穴位,通过皮肤吸收激发阳气。贴敷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皮肤敏感者需谨慎使用。

4、艾灸调理

艾条悬灸印堂、鼻通等穴位可温通经络,改善鼻腔血液循环。每次灸10-15分钟,注意防止烫伤。阴虚火旺体质者慎用此法。

5、饮食调养

肺虚者宜食山药、百合等补益肺气;脾虚者可加入茯苓、薏苡仁健脾化湿。避免生冷海鲜等易诱发过敏的食物,发作期减少辛辣刺激饮食。

中医治疗需坚持3个月以上疗程,配合避开花粉、尘螨等过敏原,保持居所通风干燥。急性发作时可配合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症状严重者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日常可按摩鼻翼两侧迎香穴,适当进行八段锦等柔缓运动增强体质,避免过度劳累及情绪紧张。

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肾内科

热门标签

矮小症 铍中毒 角膜裂伤 皮肤白喉 舌下囊肿 出血性肠炎 慢性鼻窦炎 慢性肾盂肾炎 腹膜良性间皮瘤 慢性子宫内膜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