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人被传染了耳螨怎么办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突发性耳耷要住院吗?

突发性耳耷一般是指突发性耳聋,多数情况下无须住院治疗,少数伴随严重眩晕或双侧听力骤降时需住院。突发性耳聋可能与内耳微循环障碍、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建议尽早就医评估。

突发性耳聋患者若听力下降程度较轻,且无严重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通常可在门诊接受治疗。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改善微循环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以及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等。高压氧治疗对部分患者有效,需在专业机构进行。治疗期间需避免噪音刺激,保证充足睡眠,监测听力变化。

当患者出现持续剧烈眩晕、行走不稳或双侧听力同时骤降时,可能存在前庭神经炎、脑卒中等严重情况,需住院进行详细检查。住院期间可能需静脉给药,如巴曲酶注射液等抗凝药物,或进行头颅MRI排除中枢性病变。部分患者需耳内注射糖皮质激素,住院便于观察药物反应及病情演变。

突发性耳聋治疗期间应限制钠盐摄入,避免咖啡因和酒精刺激内耳血管。可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瘦肉,有助于神经修复。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用力擤鼻或潜水等增加耳压的行为。若治疗2周后听力无改善,需复查调整方案,必要时考虑鼓室注射等介入治疗。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耳里面痒用什么药水?

耳道瘙痒可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硼酸酒精滴耳液、水杨酸酒精滴耳液、酚甘油滴耳液等药物缓解。耳痒可能由外耳道炎、真菌感染、湿疹、过敏反应或耵聍栓塞引起,建议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用药。

一、氧氟沙星滴耳液

氧氟沙星滴耳液适用于细菌性外耳道炎,主要成分为氧氟沙星,属于喹诺酮类抗生素,能抑制细菌DNA旋转酶活性。使用前需清洁外耳道,避免与金属容器接触。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偶见局部刺激感或过敏反应。

二、氯霉素滴耳液

氯霉素滴耳液对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引起的耳痒有效,通过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作用。需注意骨髓抑制风险,连续使用不宜超过一周。化脓性中耳炎穿孔者禁用,可能引起听力暂时性下降。

三、硼酸酒精滴耳液

硼酸酒精滴耳液适用于真菌性外耳道炎,具有抑菌和收敛作用。酒精浓度较高可能引起刺痛感,外耳道皮肤破损时禁用。可配合棉签局部涂抹,使用后保持耳道干燥以抑制真菌生长。

四、水杨酸酒精滴耳液

水杨酸酒精滴耳液用于角质溶解和止痒,对耳道湿疹或脂溢性皮炎有效。水杨酸成分可促进表皮脱落,酒精能消炎杀菌。避免接触眼睛,糖尿病患者慎用,可能引起皮肤干燥脱屑。

五、酚甘油滴耳液

酚甘油滴耳液主要用于急性外耳道炎早期镇痛止痒,酚类成分具有局部麻醉作用。鼓膜穿孔者禁用,可能引起短暂灼热感。使用前需将药液温热至体温,滴药后保持患耳朝上五分钟。

日常需避免频繁掏耳或使用尖锐物品清洁耳道,游泳时可佩戴耳塞防止进水。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若耳痒伴随流脓、听力下降或眩晕等症状,应立即就诊。自行用药不超过三天无效者需复查,儿童及老年人用药前务必咨询耳鼻喉科保持耳部干燥通风,避免过度清洁破坏耳道自洁功能。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耳骨边上的肉能打耳洞吗?

耳骨边缘的软组织一般可以打耳洞,但需避开软骨区域并选择专业机构操作。耳洞位置不当可能导致感染、瘢痕增生或软骨损伤,建议在消毒规范的正规机构由专业人员评估后操作。

耳垂及耳廓边缘的软组织区域血供较丰富,愈合能力较强,是相对安全的穿孔位置。操作时需使用一次性灭菌器械,避开可见血管和神经,术后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避免牵拉或压迫。恢复期约6-8周,期间需保持干燥,避免游泳、汗液浸泡或使用刺激性护肤品。若出现持续红肿、流脓或剧烈疼痛,应及时就医处理。

耳轮、对耳轮等含软骨部位穿孔风险较高,可能引发软骨膜炎甚至永久性畸形。瘢痕体质、糖尿病患者以及正在服用免疫抑制剂者应避免耳部穿孔。未成年人需监护人陪同,确保了解术后护理要求。穿孔后建议选择医用钢或钛合金材质耳钉,避免镍过敏反应。

日常护理建议选择透气性好的枕套,睡觉时避免压迫穿孔部位。饮食上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促进伤口愈合。恢复期内不要频繁更换饰品,若必须更换需严格消毒。耳洞完全愈合前应避免使用香水、发胶等化学制品接触伤口。定期观察愈合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咨询专业医师。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耳道里面流血是怎么回事?

耳道流血可能由外伤、外耳道炎、中耳炎、鼓膜穿孔、肿瘤等因素引起。耳道流血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清洁护理、抗感染治疗、手术修复等方式处理。

1、外伤

挖耳不当或外力撞击可能导致耳道皮肤破损出血。表现为轻微渗血伴局部疼痛,一般无听力障碍。需避免继续刺激耳道,保持干燥清洁,通常数日内可自愈。若出血不止或合并眩晕需排除颞骨骨折。

2、外耳道炎

细菌或真菌感染引发外耳道皮肤炎症,常见于游泳后耳道潮湿或过敏体质者。典型症状为耳痛、瘙痒伴血性分泌物,严重时耳道肿胀闭塞。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菌药物,合并湿疹需联用地奈德乳膏。

3、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能导致鼓室黏膜血管破裂,血液经穿孔鼓膜流出。多伴随耳痛、发热及听力下降。需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控制感染,鼓膜膨隆明显时可考虑鼓膜切开术引流。

4、鼓膜穿孔

爆炸、掌掴等气压伤或异物穿刺可导致鼓膜全层破裂,出现突发耳痛、耳鸣及鲜血流出。小穿孔多可自愈,大穿孔需行鼓室成形术。治疗期间禁止游泳,避免用力擤鼻。

5、肿瘤

外耳道乳头状瘤或中耳血管瘤可能引起反复少量出血,恶性肿瘤如鳞癌多为血性脓液伴恶臭。需通过CT及病理检查确诊,良性肿瘤可行切除术,恶性肿瘤需联合放化疗。

耳道流血期间应避免耳道进水,禁用棉签深入清理。建议选择淋浴而非盆浴,沐浴时可用凡士林棉球堵塞外耳道。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组织修复,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C,如猕猴桃、西蓝花等促进血管愈合。若出血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听力下降、面瘫等症状,须立即就诊耳鼻喉科。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有耳结怎么弄出来?

耳结一般是指外耳道耵聍栓塞,可通过软化清理、专业器械取出、负压吸引、冲洗法或手术取出等方式处理。耵聍栓塞可能由外耳道狭窄、耵聍分泌过多、炎症刺激、异物存留或清理不当等因素引起。

1、软化清理

对于质地较软的耵聍栓塞,可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等耵聍软化剂浸泡3-5天,待耵聍软化后用温水轻轻冲洗外耳道。此方法适合无外耳道炎症的患者,操作时需保持头部倾斜使液体充分接触耵聍。

2、专业器械取出

耳科医生常用耵聍钩、枪状镊等器械直接取出栓塞物。该方法适用于位置较浅、质地较硬的耵聍块,操作需在额镜照明下进行,避免损伤外耳道皮肤或鼓膜。有外耳道炎或鼓膜穿孔病史者慎用。

3、负压吸引

采用专用吸引器连接适当型号的吸头,在直视下吸除碎屑状耵聍。该方法对松散型栓塞效果较好,吸引压力需控制在安全范围,操作前后应消毒器械防止交叉感染。

4、冲洗法

使用37℃左右生理盐水,通过注射器沿外耳道后上壁缓慢冲洗。冲洗前需确认无鼓膜穿孔史,冲洗力度应均匀适度。对合并湿疹或皮炎者,冲洗后需保持耳道干燥。

5、手术取出

对顽固性栓塞或合并外耳道胆脂瘤者,可能需在局麻下行外耳道成形术。手术可同时处理伴随的炎性肉芽组织,术后需定期换药防止瘢痕狭窄。该方法适用于常规处理无效的复杂病例。

日常应避免频繁掏耳,洗头游泳时防止污水入耳。油性耵聍体质者每3-6个月可到耳鼻喉科进行专业清理。出现耳闷、耳鸣或听力下降时及时就诊,不要自行使用尖锐物品掏挖,以免造成外耳道损伤或鼓膜穿孔。保持外耳道干燥通风,油耳人群可定期用医用棉签轻轻清洁耳廓周围。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热门标签

灰指甲 静脉石 膀胱阴道瘘 龟头包皮炎 产褥期乳腺炎 颞下间隙感染 食管恶性肿瘤 舌下间隙感染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型糖尿病性乳酸酸中毒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