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妇产科 > 产前诊断科

经期后几天内同房不会怀孕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曹剑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酒后几天血压恢复正常?

酒后血压升高通常在1-3天内逐渐恢复正常,具体时间与饮酒量、个体代谢差异及基础健康状况有关。

酒精摄入后会引起血管短暂扩张,随后因脱水反应和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出现波动性升高。少量饮酒者可能在12-24小时内血压回落至基线水平,而大量饮酒或长期饮酒者可能需2-3天恢复。高血压患者或肝功能异常者代谢酒精速度较慢,血压恢复时间可能延长至3天以上。饮酒后伴随的睡眠质量下降、钠潴留等因素也会延缓血压恢复进程。

若饮酒后血压持续超过140/90毫米汞柱达3天以上,或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需警惕酒精诱发的高血压危象。长期饮酒者可能因血管内皮损伤导致持续性高血压,此时血压无法自行恢复正常,需医疗干预。酗酒后血压骤升伴随胸痛、视物模糊时,应立即就医排除心脑血管急症。

建议饮酒后每日监测血压,避免高盐饮食并补充水分。高血压患者应严格限酒,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降压药物。定期体检可评估酒精对心血管的长期影响。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生理性贫血出现在小儿出生后几个月?

生理性贫血通常出现在小儿出生后2-3个月。生理性贫血是婴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暂时性现象,可能与红细胞生成减少、血容量增加等因素有关。

小儿出生后2-3个月时,胎儿期生成的红细胞逐渐被破坏,而骨髓造血功能尚未完全适应出生后的需求,导致红细胞数量暂时性减少。同时,随着体重增长,血容量迅速增加,血液被稀释,血红蛋白浓度相对降低。这种贫血多为轻度,血红蛋白浓度通常在90-110g/L之间,且不伴随面色苍白、喂养困难等异常症状。

极少数情况下,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可能因铁储备不足,在出生后1个月即出现贫血,且程度较重。若血红蛋白低于70g/L或伴随发育迟缓、呼吸急促等症状,需警惕病理性贫血可能,如缺铁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

家长应定期监测小儿生长发育曲线,保证母乳或配方奶喂养量充足。6个月后及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如强化铁米粉、红肉泥等。若贫血持续超过4个月或血红蛋白低于90g/L,建议就医排查病因。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肠息肉术后几天可以正常吃饭?

肠息肉术后一般需要1-3天可恢复流质饮食,3-7天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具体恢复时间与息肉大小、手术方式及个体差异有关。

术后24小时内需严格禁食,待麻醉反应消失后可从少量温水开始尝试。若未出现恶心呕吐,可逐步过渡至米汤、藕粉等无渣流质饮食。术后2-3天可添加蒸蛋羹、烂面条等半流质食物,此时应避免粗纤维及刺激性食物。术后3-5天根据耐受情况尝试软米饭、嫩豆腐等易消化食物,仍需保持低渣饮食。术后5-7天经医生评估后,若无腹痛出血等并发症,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结构,但仍需避免辛辣、油炸及坚硬食物至少两周。恢复期间需观察排便情况,若出现便血、持续腹痛需立即就医。

术后饮食应遵循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多样的原则,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建议选择富含优质蛋白的鱼肉、蛋类帮助创面修复,搭配炖煮蔬菜补充维生素。避免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减少肠胀气风险。术后1个月内禁止饮酒,定期复查肠镜评估恢复情况。

李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黄体期体温下降后几天来月经?

黄体期体温下降后通常1-3天会来月经。黄体期体温下降是黄体萎缩、孕激素水平降低的信号,提示子宫内膜即将脱落形成月经。

基础体温在排卵后会因孕激素作用升高0.3-0.5℃,维持高温相约14天。当黄体功能衰退时,体温会在月经前1-3天逐渐下降至卵泡期水平,这种降温现象是月经来潮的可靠前兆。部分女性可能仅提前1天出现体温下降,少数人降温与月经同步发生。体温监测需连续进行,单次数据可能受环境、测量误差等因素干扰。若黄体期高温相不足11天或体温波动异常,可能提示黄体功能不足,需结合激素检查评估。

建议使用电子体温计晨起静卧测量口腔或直肠温度,记录完整周期变化。避免熬夜、应激、饮酒等干扰因素,若长期出现黄体期过短或月经紊乱,应及时就医排查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潜在病因。日常可适量补充维生素B6和镁元素,有助于维持激素平衡。

冷启刚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月经后12天内膜5mm正常吗?

月经后12天子宫内膜厚度5毫米属于正常范围。子宫内膜厚度会随月经周期动态变化,排卵期前通常为5-7毫米。

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呈现规律性增厚与脱落。月经刚结束时内膜最薄约1-4毫米,随着卵泡发育和雌激素水平上升,内膜逐渐增厚至排卵期前的5-7毫米。排卵后受孕激素影响,内膜进一步增厚至8-14毫米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若未受孕,黄体萎缩导致激素水平下降,内膜脱落形成月经。5毫米的内膜厚度在卵泡期中期属于生理性变化范围,尤其对于月经周期较长或卵泡发育稍慢的女性更为常见。此时超声检查若显示卵泡发育正常且无异常出血,通常无须特殊处理。

极少数情况下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评估。若存在月经周期紊乱、经量明显减少或生育困难,可能提示卵巢功能减退、宫腔粘连等病理状态。但单纯内膜厚度略低若无伴随症状,多数与个体差异或测量时相误差有关。建议通过基础体温监测或激素检查进一步确认卵泡发育情况,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周期调理。

日常可适当增加豆制品、坚果等植物雌激素食物的摄入,避免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内分泌平衡,若后续周期持续出现内膜增长缓慢或月经异常,建议至妇科进行详细检查。

冷启刚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热门标签

绝育 动脉瘤 睾丸萎缩 肩关节结核 蝶窦恶性肿瘤 精囊恶性肿瘤 急性脑血管病 内脏利什曼病 软骨发育不全 荚膜组织胞浆菌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