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指的是什么?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是一种通过介入手段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微创手术,目的是防止动脉瘤破裂出血。治疗方式包括弹簧圈栓塞、支架辅助栓塞和液体栓塞剂栓塞,具体选择取决于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手术通过导管将栓塞材料送入动脉瘤内,阻断血流,降低破裂风险。
1、弹簧圈栓塞是常用的方法,通过导管将金属弹簧圈送入动脉瘤内,弹簧圈展开后填满瘤腔,阻断血流,促进血栓形成,从而封闭动脉瘤。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囊状动脉瘤,尤其是位于前循环的动脉瘤。
2、支架辅助栓塞适用于宽颈动脉瘤或复杂形态的动脉瘤。手术中先放置支架覆盖动脉瘤颈部,再通过支架网孔将弹簧圈送入瘤腔。支架可以防止弹簧圈脱入载瘤动脉,同时促进瘤颈内皮化,降低复发风险。
3、液体栓塞剂栓塞主要用于治疗难以用弹簧圈或支架处理的动脉瘤,如巨大动脉瘤或梭形动脉瘤。液体栓塞剂注入瘤腔后迅速凝固,形成固体栓塞物,阻断血流。这种方法操作复杂,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和技术要点。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但术后需密切随访,监测动脉瘤是否完全闭塞及有无复发。患者术后应避免剧烈活动,控制血压,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进行二次治疗。
呼吸道指的是哪些部位?
呼吸道包括从鼻腔到肺部的所有空气通道,主要分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两部分。上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和喉,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部。鼻腔负责过滤、加湿和加热空气,咽部连接鼻腔和口腔,喉部包含声带并保护气道。气管是空气进入肺部的通道,支气管将空气分配到左右肺,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呼吸道的健康直接影响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清洁和湿润有助于预防感染和疾病。
1、上呼吸道是空气进入体内的第一道防线,包括鼻腔、咽和喉。鼻腔内的鼻毛和黏液可以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和微生物,咽部连接鼻腔和口腔,喉部包含声带并保护气道。上呼吸道的健康对于防止感染至关重要,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和过敏原,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定期清洁鼻腔。
2、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部,负责将空气输送到肺泡进行气体交换。气管是空气进入肺部的通道,支气管将空气分配到左右肺,肺部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下呼吸道的健康对于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至关重要,应避免吸烟和接触有害气体,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保持适当的运动和健康的饮食习惯。
3、呼吸道的健康需要综合管理,包括预防感染、保持清洁和湿润、避免有害物质等。预防感染可以通过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避免接触病原体来实现。保持呼吸道清洁和湿润可以通过使用加湿器、定期清洁鼻腔和保持适当的室内湿度来实现。避免有害物质包括不吸烟、避免接触工业废气和化学物质。
呼吸道健康是维持正常呼吸功能的基础,通过综合管理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保护呼吸道,预防感染和疾病,提高生活质量。日常生活中应注重呼吸道的保护和清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呼吸道问题,确保呼吸系统的正常运作和整体健康。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挂什么科?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应挂感染科或呼吸内科,及时就医是关键。感染科医生能够进行病毒检测和抗病毒治疗,呼吸内科则针对呼吸道症状进行管理,必要时需隔离治疗。
1、感染科是处理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的首选科室。感染科医生具备丰富的病毒性疾病诊疗经验,能够通过实验室检测确认病毒感染,并根据病情制定抗病毒治疗方案。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和帕拉米韦,这些药物能够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感染科还会根据患者的免疫状态和并发症情况,进行综合治疗,预防病情恶化。
2、呼吸内科在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中也扮演重要角色。禽流感病毒主要侵袭呼吸道,患者常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呼吸内科医生能够通过胸部影像学检查评估肺部病变程度,并根据病情给予氧疗、机械通气等支持治疗。对于重症患者,呼吸内科医生还会与感染科协作,进行多学科联合治疗,提高治愈率。
3、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具有高度传染性,患者需及时隔离治疗。医院会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安置在隔离病房或重症监护室,防止病毒传播。隔离期间,医护人员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医院还会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焦虑情绪,促进康复。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及时就医和正确选择科室至关重要。感染科和呼吸内科是处理该病的主要科室,医生会根据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抗病毒治疗、呼吸支持治疗和隔离措施。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遵循医嘱,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病毒传播。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大多数患者能够康复,但重症患者仍需密切监测和综合治疗,以降低死亡率。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怎么办?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需立即就医,采取抗病毒治疗和隔离措施,避免接触禽类及其分泌物。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严重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禽类或其分泌物传播,症状包括高热、咳嗽、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治疗方面,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和帕拉米韦是关键,这些药物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症状。同时,患者需严格隔离,避免与他人接触,防止病毒传播。预防措施包括避免接触活禽或死禽,尤其是禽类市场或养殖场,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食用禽肉和蛋类时要彻底煮熟。对于高风险人群,如禽类养殖或加工人员,建议接种流感疫苗,增强免疫力。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具有较高的致死率,早期识别和治疗至关重要,公众应提高警惕,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减少感染风险。
林燕
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皮肤科
人得了禽流感能治好吗?
人得了禽流感是可以治疗的,主要通过抗病毒药物、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来应对。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关键。治疗方法包括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和帕拉米韦等抗病毒药物,同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提供氧气治疗和营养支持,预防继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1、抗病毒药物治疗是禽流感的主要治疗手段。奥司他韦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通常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扎那米韦也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通过吸入给药,适用于不能口服药物的患者。帕拉米韦则是一种静脉注射的抗病毒药物,适用于重症患者或无法口服药物的患者。
2、支持治疗在禽流感的治疗中同样重要。患者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应及时提供氧气治疗,必要时使用机械通气。营养支持也是关键,患者应摄入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通过静脉营养补充。
3、预防并发症是禽流感治疗的重要环节。禽流感患者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因此需要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继发感染。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对于重症患者,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球蛋白等药物来控制炎症反应。
禽流感的治疗需要综合运用抗病毒药物、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等多种手段,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营养状态,以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