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呼吸科

慢阻肺吸氧浓度是多少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吸氧对心脏有好处吗?

吸氧对心脏是否有好处取决于具体病情,对于存在缺氧症状的心脏病患者可能有帮助,但对健康人群或无缺氧者无明显益处。

心脏疾病伴随缺氧时,吸氧能改善心肌供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力衰竭等疾病可能导致心肌缺氧,此时低流量吸氧可缓解胸闷、气促症状,减轻心脏负荷。医用氧气需通过鼻导管或面罩以每分钟2-5升的流量使用,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长期家庭氧疗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

无明确缺氧指征时,过度吸氧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健康人群血氧饱和度正常时,额外吸氧无法提升心脏功能,反而可能引起血管收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若无低氧血症,高浓度氧疗可能增加自由基损伤。部分心律失常患者吸氧后可能出现心率波动,需通过血气分析等检查评估实际需求。

心脏疾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出现口唇发绀、活动后呼吸困难等缺氧表现时,可遵医嘱短期使用氧气。日常需保持环境通风,避免剧烈运动,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吸氧治疗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冠心病患者仍需规范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甘油片等药物。建议心血管疾病患者每3-6个月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由专科医生综合评估氧疗必要性。

郝盼盼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吸氧对心脏病有好处吗?

吸氧对心脏病患者是否有好处需根据具体病情判断。多数情况下急性心肌缺血或心力衰竭发作时吸氧可缓解症状,但慢性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日常吸氧可能无显著获益。

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左心衰竭等急症,吸氧能快速提高血氧饱和度,减轻心肌缺氧状态。这类患者常伴随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每分钟2-4升的氧气,可改善组织供氧,降低心脏负荷。但需注意监测血氧水平,避免过度吸氧导致血管收缩。

慢性心脏病患者长期家庭氧疗的适应症较严格,通常仅在静息状态下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时才建议使用。部分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运动时吸氧可能延缓心绞痛发作,但日常持续吸氧并不能改善预后。过度吸氧反而可能引起氧中毒或二氧化碳潴留,加重病情。

心脏病患者吸氧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需定期评估血气分析结果。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吸烟和空气污染环境,保持适度有氧运动,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若出现胸闷气促加重等表现,应及时就医而非自行吸氧。

郝盼盼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肾移植后浓度多少正常?

肾移植后他克莫司血药浓度一般维持在5-15ng/ml,具体需根据移植时间、个体差异及医生建议调整。浓度监测是预防排斥反应和药物毒性的关键环节。

肾移植术后早期通常需要较高药物浓度,术后1个月内他克莫司谷浓度建议控制在10-15ng/ml,此时移植肾处于免疫高危期,适当提高浓度有助于降低急性排斥反应概率。随着移植时间延长,术后1-3个月可逐渐调整至8-12ng/ml,术后3个月后多维持在5-10ng/ml的稳定范围。儿童患者可能需要略高浓度范围,老年患者或合并肝功能异常者则需适当降低目标值。不同免疫抑制方案也会影响目标浓度设定,如联合使用霉酚酸酯时可酌情降低他克莫司剂量。

需特别注意药物浓度波动可能提示潜在问题,低于目标范围可能增加排斥风险,表现为血肌酐升高、尿量减少或移植肾区疼痛。高于目标范围则可能出现震颤、头痛、血糖升高等毒性反应。日常需避免柚子、圣约翰草等影响代谢的食物药物,严格遵医嘱定时定量服药,采血前8-12小时需空腹。移植后需终身规律随访,通过定期检测血药浓度、肾功能和免疫状态来优化治疗方案。

肾移植患者应建立规范的用药记录,包括服药时间、剂量和不良反应。饮食上注意控制高钾食物摄入,保持适度水分补充。出现发热、尿量改变或水肿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定期进行移植肾超声检查和感染指标筛查,避免擅自调整药物剂量或使用偏方。维持良好生活习惯有助于延长移植肾存活时间。

李青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低是什么意思?
可能是季节性头屑,这因人而异,头皮干燥,多喝水。注意饮食,尽量清淡,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保持充足的睡眠。
陈烜

住院医师 福州市台江区上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外科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低是什么意思?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低通常是指外周血检测中MCHC低于正常参考值,可能提示贫血或红细胞异常。MCHC偏低主要与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慢性病性贫血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其他血常规指标综合判断。

1、缺铁性贫血

铁元素不足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是MCHC偏低最常见原因。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面色苍白、指甲脆裂等症状。治疗需补充铁剂如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同时增加动物肝脏、红肉等富含铁的食物摄入。

2、地中海贫血

遗传性珠蛋白合成障碍导致血红蛋白结构异常,常见于南方沿海地区。患者多伴有脾肿大、黄疸等表现,血涂片可见靶形红细胞。轻型患者无须特殊治疗,中重型需定期输血或使用去铁胺注射液等祛铁治疗。

3、慢性病性贫血

慢性感染、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引发的炎症状态会干扰铁代谢,典型表现为血清铁降低但铁蛋白正常或升高。需针对原发病治疗,严重贫血可短期使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改善症状。

4、维生素缺乏

维生素B6、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会影响血红蛋白合成,可能伴随舌炎、肢体麻木等神经症状。治疗可选用维生素B12注射液、叶酸片、复合维生素B片等,同时调整膳食结构。

5、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加速导致血红蛋白释放,检测时可能出现MCHC假性降低。自身免疫性溶血可使用醋酸泼尼松片,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需考虑脾切除术,蚕豆病患者应避免氧化性药物。

发现MCHC偏低时应复查血常规并完善铁代谢、血红蛋白电泳等检查。日常注意均衡饮食,保证瘦肉、深色蔬菜等含铁食物摄入,避免浓茶咖啡影响铁吸收。重度贫血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出现心悸气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备孕女性及青少年等缺铁高危人群可定期检测血红蛋白水平。

郝盼盼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热门标签

猫抓病 髌骨脱位 呼吸衰竭 上睑下垂 肠病毒感染 肥大性龈炎 埃博拉病毒病 急性根尖周炎 外伤性白内障 继发性骨髓纤维化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