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 手足口病

小孩子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儿童手足口病挂号什么科室?

儿童手足口病应挂儿科或感染科。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及手足皮疹,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就诊科室选择主要依据医院分科情况,综合医院通常选择儿科,专科医院可选择感染科或儿童传染病科。若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等重症表现,需立即前往急诊科。

1、儿科:

儿科是处理儿童手足口病的首选科室,医生熟悉儿童疾病特点,能准确评估病情轻重。典型手足口病患儿在儿科可完成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基础检查,获得对症治疗建议。儿科医生会根据疱疹数量、体温变化判断是否需住院,并指导家庭隔离消毒措施。

2、感染科:

部分三甲医院感染科设有儿童传染病亚专业,适合接诊伴有并发症的患儿。感染科能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分型,对合并脑炎、心肌炎等重症病例更具诊治经验。就诊前可电话咨询医院是否接诊儿童患者,避免科室选择错误延误治疗。

3、急诊科:

当患儿出现肢体抖动、呼吸急促、皮肤花斑等重症预警症状时,需紧急送往急诊科。急诊科可快速完成生命体征监测、血气分析等检查,必要时转入重症监护室。夜间或节假日发病时,急诊科是唯一可选的就诊通道。

4、发热门诊:

疫情期间部分医院设立发热门诊筛查传染病,手足口病伴发热者可在此初诊。发热门诊能进行快速咽拭子检测,区分流感等其他发热性疾病。需注意部分发热门诊仅接诊成人,儿童患者仍需转至儿科就诊。

5、皮肤科:

少数以严重皮疹为首发症状的患儿可能误挂皮肤科。皮肤科医生会通过皮疹形态鉴别水痘、疱疹性咽峡炎等相似疾病,确诊后转介至相应科室。单纯皮肤科无法处理可能并发的神经系统或循环系统损害。

患儿居家期间需保持口腔清洁,用生理盐水漱口缓解疼痛,选择米粥、果泥等温凉流食。衣物床单每日煮沸消毒,玩具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促进黏膜修复,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肌负担。密切观察精神状态,若出现嗜睡、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复诊。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手足口病发病的季节有哪些?

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发病,但主要集中在春夏季和秋季,高发期为4-7月和9-11月。

1、春季高发:

春季气温回升,病毒活性增强,人群聚集活动增多,容易造成病毒传播。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场所易出现聚集性病例。此时需注意儿童手卫生,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

2、夏季流行:

夏季湿热环境利于肠道病毒繁殖,儿童户外活动增加,接触污染水源或物品机会增多。典型表现为手、足、口部疱疹,部分患儿伴有发热。保持环境通风干燥可降低感染风险。

3、秋季反弹:

9月开学后人群接触频繁,易引发二次流行。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是主要病原体。患儿餐具、玩具应单独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4、冬季散发:

冬季病例较少但仍有发生,多见于室内密闭空间传播。免疫功能低下儿童可能出现重症,需警惕持续高热、肢体抖动等神经系统症状。

5、地域差异:

南方地区流行期较长,可能与气候温暖潮湿有关。北方呈现明显季节性,5-7月为发病高峰。沿海地区全年散发,内陆省份季节特征更显著。

预防手足口病需培养儿童勤洗手习惯,流行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患儿应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衣物用具需煮沸消毒。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补充维生素C。保持居室通风,被褥定期暴晒。出现持续高热、呕吐或精神萎靡时需立即就医。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癫疯病主要症状有哪些表现?

癫疯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肢体抽搐、意识丧失等症状。常见症状包括强直阵挛发作、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部分性发作以及癫痫持续状态。

1、强直阵挛发作:

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随后出现节律性抽动。发作时可能伴随口吐白沫、面色青紫、尿失禁等症状。发作后患者常感疲倦、头痛,可能出现短暂意识模糊。

2、失神发作:

多见于儿童,表现为突然动作停止、目光呆滞、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发作持续时间短暂,通常5-15秒,发作后可立即恢复正常活动。患者对发作过程无记忆。

3、肌阵挛发作:

表现为突发、短暂、闪电样的肌肉收缩,可累及单个肢体或全身。发作时意识通常保持清醒,但可能因肌肉突然收缩而跌倒。常见于清晨刚睡醒时。

4、部分性发作:

发作起始于大脑局部区域,症状与受累脑区功能相关。可表现为局部肢体抽动、异常感觉体验、自主神经症状或精神症状。部分患者发作时意识清晰,部分可能出现意识障碍。

5、癫痫持续状态:

指癫痫发作持续超过5分钟,或两次发作间意识未完全恢复。这是需要紧急处理的危重情况,可能导致脑损伤甚至危及生命。表现为持续抽搐或反复发作不缓解。

癫疯病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饮食宜清淡,限制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摄入。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症状,但应避免游泳、攀高等高风险活动。家属应学习发作时的急救措施,如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咬伤等。定期复诊,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不可擅自停药或减药。建立发作日记,记录发作时间、诱因、表现等信息,为医生调整治疗提供参考。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甲状腺结节钙化的主要症状?

甲状腺结节钙化通常无明显特异性症状,多数患者通过体检发现。常见表现包括颈部无痛性肿块、吞咽不适感、声音嘶哑、气管压迫感及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

1、颈部肿块:

约60%患者首发表现为颈部前区触及质地偏硬的结节,肿块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触诊时钙化结节表面多呈颗粒感,边界清晰或模糊与良恶性相关。超声检查可显示结节内强回声伴声影,需结合细针穿刺活检明确性质。

2、吞咽不适:

当结节直径超过3厘米或位置靠近食管时,可能引起吞咽梗阻感。这种症状在进食固体食物时尤为明显,部分患者描述为"喉咙卡异物"的感觉。需注意与反流性食管炎进行鉴别,CT检查能清晰显示结节与食管的解剖关系。

3、声音改变:

结节压迫喉返神经会导致声带麻痹,表现为持续性声音嘶哑或发音疲劳。恶性钙化结节更易出现该症状,常伴有饮水呛咳。喉镜检查可见单侧声带运动受限,需警惕甲状腺癌浸润可能。

4、呼吸压迫:

巨大钙化结节可能造成气管受压变形,引发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更易出现该症状,严重时可出现三凹征。肺功能检查显示上气道阻塞图形,增强CT有助于评估气道狭窄程度。

5、甲功异常:

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或毒性结节时可能出现怕热多汗、心悸手抖等甲亢症状,或畏寒乏力、体重增加等甲减表现。需检测促甲状腺激素和游离甲状腺素水平,放射性核素扫描可判断结节功能状态。

建议甲状腺结节钙化患者每6-12个月复查高频超声,观察结节大小、形态及血流信号变化。日常避免颈部受压和剧烈扭转动作,控制碘摄入量在每日150微克左右。出现进行性增大、固定坚硬肿块或淋巴结肿大时需及时就诊,必要时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或手术切除。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甲状腺功能稳定,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应根据医生建议调整食用量。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绝经期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是?

绝经期综合征的主要症状包括潮热、情绪波动、睡眠障碍、阴道干涩和骨质疏松。

1、潮热:

潮热是绝经期女性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突然出现的面部、颈部和胸部发热感,可能伴随皮肤发红和出汗。发作时间从数秒到数分钟不等,夜间发作可能影响睡眠质量。潮热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下丘脑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有关。

2、情绪波动:

绝经期女性常出现情绪不稳定、易怒、焦虑或抑郁等心理症状。激素水平变化直接影响大脑神经递质平衡,同时睡眠障碍和身体不适也会加重情绪问题。部分女性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和注意力不集中等认知功能改变。

3、睡眠障碍:

表现为入睡困难、夜间易醒或早醒,可能与潮热夜间发作有关。长期睡眠不足会加重疲劳感和情绪问题,形成恶性循环。褪黑素分泌减少和体温调节异常也是影响睡眠的重要因素。

4、阴道干涩:

雌激素缺乏导致阴道黏膜变薄、弹性下降和分泌物减少,可能引起性交疼痛、瘙痒或灼热感。泌尿系统也可能受到影响,出现尿频、尿急等尿道综合征表现。这些症状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

5、骨质疏松:

雌激素对骨代谢具有保护作用,其水平下降会导致骨量快速流失,增加骨折风险。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腰背疼痛、身高变矮或驼背等表现。绝经后前5年是骨量流失最快的时期。

绝经期女性应注意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豆制品、深色蔬菜和乳制品摄入,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规律进行负重运动和力量训练有助于维持骨密度。保持良好作息习惯,避免烟酒和咖啡因摄入。穿着透气棉质衣物,调节室内温度可缓解潮热不适。出现严重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张春香

副主任医师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妇科

热门标签

红斑 骨囊肿 表皮囊肿 输卵管妊娠 阿米巴肝脓肿 创伤性脑梗塞 过敏性结肠炎 角膜营养不良 妄想型精神分裂症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