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感染性疾病科 > 传染科

为什么会得肺结核病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苏藤良 副主任医师
北海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肺结核病人不能吃什么?

肺结核病人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高脂肪食物、生冷食物、酒精类饮品以及易引起过敏的食物。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合理饮食有助于疾病恢复,不当饮食可能加重症状或影响药物疗效。

一、辛辣刺激食物

辣椒、花椒、芥末等辛辣食物可能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咳嗽加重或咯血风险增加。肺结核患者常伴有咳嗽、咯痰等症状,辛辣食物会加重气道炎症反应。葱、姜、蒜等调味品也需减少使用,烹饪时建议选择清蒸、炖煮等温和方式。

二、高脂肪食物

油炸食品、肥肉、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食物会加重消化负担,影响抗结核药物的吸收。肺结核治疗期间需要长期服用异烟肼、利福平等药物,高脂饮食可能降低药物生物利用度。奶油蛋糕、巧克力等甜腻食品也应限制,以免影响食欲和营养均衡。

三、生冷食物

生鱼片、冰镇饮品、未彻底加热的剩菜等可能含有致病菌,肺结核患者免疫力较低,易引发胃肠感染。生冷食物还会刺激支气管收缩,诱发咳嗽发作。水果建议去皮或加热后食用,避免直接进食冰箱冷藏的食品。

四、酒精类饮品

白酒、啤酒等含酒精饮品会与抗结核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增加肝脏代谢负担。酒精可能降低异烟肼的疗效,同时加重利福平的肝毒性。饮酒还会影响维生素B6的吸收,加重周围神经炎等药物副作用。

五、易过敏食物

海鲜、芒果、花生等常见过敏原可能诱发过敏反应,影响疾病恢复。肺结核患者服用多种药物时,过敏风险相对较高。部分患者对抗结核药物本身存在过敏反应,叠加食物过敏可能加重皮疹、发热等症状。

肺结核患者应保证充足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瘦肉、豆制品等,有助于组织修复。每日可适量食用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但需注意清洗消毒。牛奶等高钙食品应与抗结核药物间隔两小时服用。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出现食欲减退、皮肤黄染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刘亚铃

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皮肤科

肺结核病食疗菜谱?

肺结核患者可通过合理饮食辅助治疗,推荐菜谱有百合银耳羹、山药排骨汤、雪梨川贝炖瘦肉、红枣枸杞粥、核桃芝麻糊等。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食疗需配合抗结核药物使用,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为原则。

一、百合银耳羹

百合润肺止咳,银耳富含植物胶质有助于修复受损肺组织。将干银耳泡发后撕成小朵,与鲜百合、冰糖同炖至粘稠。适合午后或睡前食用,可缓解结核病导致的干咳症状。需注意糖尿病患者应减少冰糖用量。

二、山药排骨汤

山药健脾益肺,猪排骨提供优质蛋白和矿物质。排骨焯水后与山药块、生姜片同炖2小时,起锅前加少量食盐。此汤能改善结核病患者低蛋白血症,每周食用2-3次为宜。高尿酸血症患者应控制排骨摄入量。

三、雪梨川贝炖瘦肉

雪梨生津润燥,川贝母化痰止咳,瘦猪肉补充蛋白质。将雪梨去核填入川贝粉,与瘦肉块隔水蒸1小时。对结核病伴随咯血症状者有辅助止血作用。风寒咳嗽者不宜过量食用川贝。

四、红枣枸杞粥

红枣补中益气,枸杞滋阴明目,粳米健脾和胃。三者煮粥可改善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胃肠不适。建议作为早餐主食,持续食用有助于提升血红蛋白水平。湿热体质者应减少枸杞用量。

五、核桃芝麻糊

核桃仁与黑芝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研磨后加糯米粉调制成糊。适合作为结核病患者的加餐食品,能帮助体重过轻者增加热量摄入。便溏腹泻者需控制每日食用量。

肺结核患者每日应保证鸡蛋、牛奶、鱼肉等优质蛋白摄入,新鲜蔬菜水果不少于500克。避免辛辣刺激、油腻煎炸食物,禁烟酒及碳酸饮料。食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血常规等指标,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就医。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居住环境注意通风换气,餐具需煮沸消毒防止传染。

林燕

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皮肤科

肺结核病人为什么咯血?

肺结核病人咯血通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导致肺部血管损伤、空洞形成或炎症反应引起。咯血可能由病灶侵蚀血管、支气管内膜结核、继发感染、凝血功能障碍、血管炎等因素导致。

1、病灶侵蚀血管

肺结核病灶进展时可破坏肺组织及周围血管壁。当干酪样坏死物质侵蚀肺动脉分支或支气管动脉时,血管破裂会导致咯血。这种咯血量通常较大,可能伴随坏死物咳出。需通过胸部CT明确出血位置,必要时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2、支气管内膜结核

结核杆菌直接感染支气管黏膜时,可引起黏膜充血水肿、溃疡形成。病变累及黏膜下血管会导致痰中带血或少量咯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见黏膜糜烂,治疗需加强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配合雾化吸入链霉素。

3、继发感染

肺结核空洞易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溶解血管周围组织,导致毛细血管渗血。常见于合并曲霉菌球感染,表现为反复中量咯血。需完善痰培养,联合使用抗结核药和伏立康唑等抗真菌药物。

4、凝血功能障碍

长期结核感染可能引起维生素K缺乏或肝功能异常,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表现为弥漫性肺泡出血,痰中均匀混有血液。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补充维生素K或新鲜冰冻血浆,同时规范抗结核治疗。

5、血管炎

结核杆菌抗原可诱发Ⅲ型变态反应,引起肺血管炎性改变。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会导致中小血管破裂,表现为间歇性咯血。病理检查可见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治疗需加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

肺结核咯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采取患侧卧位防止血液流入健侧肺。饮食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环境湿度,使用镇咳药减少剧烈咳嗽。所有抗结核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服用,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若出现大咯血需立即就医,警惕窒息或失血性休克风险。

林燕

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皮肤科

肺结核病最好住几天院?

肺结核病住院时间通常需要14-28天,实际住院天数受到病情严重程度、药物敏感性、并发症情况、治疗反应、患者基础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肺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住院治疗的核心目标是确保规范用药、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及控制传染源。对于痰涂片阳性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住院隔离治疗尤为重要,直到连续两次痰涂片检测阴性方可考虑出院。初治患者若对一线抗结核药物敏感,住院时间可能接近14天;而耐药结核病患者或合并肺外结核、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住院期往往延长至28天甚至更久。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功能损害、过敏反应等药物副作用,需住院调整用药方案。合并大咯血、呼吸衰竭等危急情况时,住院时间将显著延长。老年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治疗反应较慢,住院周期相应增加。治疗过程中痰菌持续阳性或影像学进展者,需重新评估治疗方案并延长住院观察。

肺结核患者出院后仍需坚持完成6-8个月全程药物治疗,定期复查痰菌和胸部影像。保持居室通风,佩戴口罩避免飞沫传播,注意高蛋白饮食补充营养。出现发热、咯血等症状需及时复诊,接触者应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严格遵医嘱用药是防止复发和耐药的关键,不可自行减药或停药。

林燕

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皮肤科

肺结核病怎样才算治愈?

肺结核病治愈需满足临床症状消失、痰菌转阴、影像学病灶稳定三个核心标准。主要有临床症状改善、痰涂片及培养阴性、胸部影像学吸收、完成规范疗程、无复发迹象等判断依据。

1、临床症状改善

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消失,咳嗽咳痰明显减轻或停止。若合并咯血者需观察出血完全停止,呼吸困难和胸痛等症状显著缓解。需注意部分患者可能遗留轻微干咳,但不影响整体治愈评估。

2、痰涂片及培养阴性

治疗期间需连续3次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测阴性,每次间隔至少1个月。痰培养结核分枝杆菌阴性是金标准,需在完成疗程后复查确认。对于初始菌阳患者,治疗2月末痰菌未转阴者需警惕耐药可能。

3、胸部影像学吸收

胸部X线或CT显示浸润性病变完全吸收,纤维条索影或钙化灶可视为稳定状态。空洞型肺结核需确认空洞闭合,周围炎症消退。纵隔淋巴结肿大应缩小至正常范围,胸腔积液完全吸收。

4、完成规范疗程

初治肺结核需完成6个月标准短程化疗,复治或耐药患者需根据药敏结果延长至9-24个月。强化期和巩固期药物不可擅自减量或中断,全疗程服药完成率需达到90%以上。

5、无复发迹象

治愈后2年内无结核病相关症状再现,痰菌复查持续阴性。糖尿病患者、免疫抑制人群等高风险者需延长随访至5年。密切接触者筛查未发现新发病例可佐证治愈可靠性。

肺结核治愈后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A/D,避免过度劳累。建议戒烟限酒,定期开窗通风,保持适度有氧运动。每半年复查胸部影像学1次,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就诊。接触结核患者时仍需做好防护,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用药。

苏藤良

副主任医师 北海市人民医院 皮肤性病科

热门标签

脊索瘤 脑梗塞 腹股沟直疝 急性纵膈炎 肩关节半脱位 盘状红斑狼疮 舌下神经损伤 浆细胞性骨髓瘤 淋巴细胞白血病 上颌窦恶性肿瘤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