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骨科 > 骨科

肱骨干骨折后要做好这几点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鼻子整形要多久恢复 做好四个护理让鼻子整形恢复?

鼻子整形一般需要1-3个月恢复,具体时间与手术方式和个人体质有关。

鼻子整形术后恢复时间主要取决于手术创伤程度和个体差异。单纯隆鼻手术创伤较小,恢复较快,通常1-2周消肿,1个月左右基本恢复自然。鼻综合手术涉及多个部位调整,恢复时间相对较长,可能需要2-3个月才能完全恢复。术后24-48小时内会出现肿胀和淤青,属于正常现象。3-5天后肿胀逐渐消退,7-10天可以拆线。1个月左右鼻部形态基本稳定,但完全恢复需要更长时间。恢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碰撞鼻部和长时间低头,有助于减少肿胀和出血。

术后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感染。饮食清淡,多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愈合。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定期复查观察恢复情况。

李延忠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血管造影做好后能回家吗?

血管造影后能否回家需根据检查类型和患者状态决定。普通血管造影后若无异常反应,通常可以回家;若为介入治疗或存在并发症风险,则需留院观察。

普通诊断性血管造影属于微创检查,术后穿刺点压迫止血后观察数小时,无出血、血肿、心悸等不适症状,且生命体征平稳时,医生会允许患者当日回家。检查后24小时内需避免穿刺侧肢体剧烈活动,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家属需协助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或肿胀。门诊患者完成检查后,建议由家属陪同返家休息。

涉及支架置入、球囊扩张等介入治疗的血管造影,或患者存在造影剂过敏史、肾功能不全、术中出血量多等情况,通常需要住院监测24-48小时。术后可能出现血管痉挛、血栓形成、造影剂肾病等并发症,需通过心电监护、实验室检查等评估安全性。高龄、合并心脑血管基础疾病者,即使完成简单造影也建议短期留观,确保病情稳定后再离院。

血管造影后应严格遵循医嘱,介入治疗患者需复查血管超声或CT确认治疗效果,居家期间出现发热、肢体麻木、穿刺处剧痛等症状需立即返院。术后一周内避免泡澡、提重物等增加血管压力的行为,控制血压血糖以降低血管刺激风险。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慢性肾炎患者如何做好家庭护理?

慢性肾炎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控制血压、预防感染、规律复查、心理调节等方式做好家庭护理。慢性肾炎可能与免疫异常、感染、药物损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等症状。

1、调整饮食

慢性肾炎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5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清、鱼肉等,减少植物蛋白摄入。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以防电解质紊乱。饮水需根据尿量调整,水肿者需限制每日液体摄入量。

2、控制血压

血压应维持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患者需每日定时测量血压,记录波动情况。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如缬沙坦胶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不可自行调整剂量。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运动,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血压稳定。

3、预防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定期口腔清洁。气候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减少公共场所停留时间,必要时佩戴口罩。出现咽痛、发热等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注射液。

4、规律复查

每月需检测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包括尿蛋白定量、血肌酐等。每3-6个月进行肾脏超声检查。就诊时携带完整病历资料,向医生反馈水肿程度、尿量变化等细节。复查前避免高蛋白饮食和剧烈运动,确保检测准确性。

5、心理调节

家属应给予情感支持,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缓解焦虑情绪。加入病友互助小组分享护理经验,避免过度关注负面信息。出现持续情绪低落时,可寻求专业心理疏导。

慢性肾炎患者需保持适度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每周3-5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和泡沫情况,记录每日体重变化。冬季注意足部保暖,夏季避免长时间日晒。严格遵医嘱用药,不轻信偏方或保健品。出现严重水肿、尿量明显减少或血压急剧升高时,应立即就医。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血压高峰期是几点?

血压高峰期通常出现在上午6-10点和下午4-8点,这两个时段受人体生物钟和激素分泌影响,血压会自然升高。

上午6-10点是全天血压上升最显著的时段,与皮质醇、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高峰同步。晨起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血管收缩加剧,加上夜间水分流失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共同促使血压攀升。部分人群可能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高血压患者需特别警惕晨峰现象。下午4-8点则因日间活动积累的疲劳和体温变化,可能再次出现血压小高峰,但波动幅度通常小于上午时段。这两个时段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高血压患者需按时监测并服药。

部分特殊情况下血压高峰可能偏移,如夜班工作者因作息颠倒可能出现夜间血压升高,糖尿病患者可能表现为夜间血压不降反升。长期服用降压药者需关注药物作用时间与血压高峰的匹配度,若出现服药后血压仍控制不佳的情况,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日常建议保持规律作息,控制钠盐摄入,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平稳血压波动。

建议高血压患者每日固定时间测量血压并记录,重点关注晨起后1小时内和晚餐前的数值。若发现血压高峰时段持续超过140/90mmHg,或伴随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应尽快就医。日常生活中可通过低盐饮食、适度有氧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等方式辅助调控血压,但不可擅自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手足口病疫苗接种这几点要注意?

手足口病疫苗接种需注意接种对象、接种时间、接种禁忌等事项。

手足口病疫苗适用于6个月至5岁儿童,建议在12月龄前完成基础免疫,两剂次间隔1个月。对疫苗成分过敏者、发热或急性疾病期患儿应暂缓接种。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低热等反应,通常1-2天可自行缓解。该疫苗主要预防EV71型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对其他病原体无防护作用。接种后仍需保持手卫生,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接种后应观察30分钟,出现严重过敏反应需及时就医。日常注意儿童营养均衡与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热门标签

肠出血 盲肠炎 软骨瘤 软骨肉瘤 阿米巴肝脓肿 薄基底膜肾病 颈椎骨质增生 淋球菌性结膜炎 吉兰-巴雷综合征 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