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小孩增殖腺肥大手术后疼吗;手术需要在嘴里开刀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谭宇阳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嘴里掉皮怎么回事?

嘴里掉皮可能由口腔干燥、维生素缺乏、过敏反应、口腔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湿、补充营养、抗过敏、抗感染、免疫调节等方式治疗。

1、口腔干燥:口腔干燥是嘴里掉皮的常见原因之一,通常与饮水不足、环境干燥或药物副作用有关。保持口腔湿润是关键,建议多喝水,使用加湿器,避免长时间使用含酒精的漱口水。必要时可使用人工唾液或口腔保湿喷雾。

2、维生素缺乏:缺乏维生素B2、B6或C可能导致口腔黏膜脱落。通过饮食调整补充维生素是有效的解决方法,建议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绿叶蔬菜和柑橘类水果。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补充剂。

3、过敏反应:口腔接触某些食物、药物或口腔护理产品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导致黏膜脱落。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首要措施,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10mg/次,每日一次缓解症状。严重时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5mg/次,每日两次。

4、口腔感染:真菌或细菌感染可能导致口腔黏膜损伤和脱落。真菌感染可使用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胶囊150mg/次,每日一次,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500mg/次,每日三次。同时保持口腔卫生,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

5、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天疱疮或扁平苔藓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引发口腔黏膜脱落。治疗需要免疫调节,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起始剂量30-60mg/日,逐渐减量或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软胶囊2.5-5mg/kg/日。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治疗。

日常护理中,建议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全谷物、坚果和鱼类。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或游泳,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使用温和的漱口水,避免过度刷牙或使用刺激性口腔护理产品。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检查。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滴眼药水嘴里苦怎么办?

滴眼药水嘴里苦可通过调整滴药方式、漱口、更换药物等方式缓解。这种情况通常由药物成分流入鼻腔、味觉神经敏感、药物配方等因素引起。

1、调整滴药方式:滴眼药水时,头稍微后仰,避免药水流入鼻腔。滴完后轻轻按压内眼角,减少药水通过鼻泪管进入口腔。这种方法能有效减少苦味产生。

2、及时漱口:滴完眼药水后立即用清水漱口,清除口腔内残留的药液。使用温盐水漱口效果更佳,能中和苦味并保持口腔清洁。

3、更换药物:部分眼药水含有苦味成分,如氯霉素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若苦味难以忍受,可咨询医生更换为苦味较轻的药物,如人工泪液或含糖皮质激素的眼药水。

4、味觉适应:部分人对苦味特别敏感,可通过少量多次滴药,逐渐适应药物味道。同时,滴药前可含一颗薄荷糖,减轻苦味带来的不适感。

5、药物配方:某些眼药水配方中添加了苦味剂,如硫酸新霉素滴眼液。若苦味严重影响生活,可咨询医生调整药物配方或选择其他替代药物。

日常饮食中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番茄等,增强味觉适应能力。适当进行口腔护理,如使用漱口水、定期刷牙,保持口腔健康。若苦味持续或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输尿管结石需要开刀吗?

输尿管结石是否需开刀取决于结石大小、位置及症状严重程度,通常可通过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及微创手术等方式解决。

1、药物治疗:对于直径小于6毫米的结石,医生常开具药物帮助排石。常用药物包括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0.4毫克/天、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400毫克/次以及利尿剂如氢氯噻嗪25毫克/天。这些药物可缓解疼痛、促进结石排出。

2、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直径6-20毫米的结石。该技术通过体外产生的冲击波将结石击碎,使其更容易排出。治疗过程无需开刀,患者通常无需住院,术后需多饮水并定期复查。

3、输尿管镜碎石术:对于较大或位置特殊的结石,可采用输尿管镜碎石术。该手术通过尿道插入输尿管镜,直接定位并粉碎结石,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

4、经皮肾镜碎石术:适用于较大的肾结石或输尿管上段结石。该手术通过皮肤穿刺进入肾脏,使用肾镜定位并粉碎结石,术后需住院观察数天,恢复期较长。

5、开放性手术:极少数情况下,如结石过大或合并严重感染,可能需要开放性手术。该手术创伤较大,恢复期长,通常作为最后选择。

输尿管结石患者需注意饮食调节,避免高盐、高蛋白食物,多饮水以促进结石排出。适当运动如散步、跳绳等有助于结石移动。术后护理包括定期复查、遵医嘱用药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结石复发。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孩子嘴里有泡发烧是怎么回事?

孩子嘴里有泡伴随发烧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系统反应、口腔溃疡、手足口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对症治疗、抗病毒药物、退烧药物、口腔护理、饮食调节等方式缓解。

1、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是孩子嘴里有泡的常见原因,尤其是疱疹病毒或柯萨奇病毒感染。这类病毒可能引发口腔疱疹或手足口病,伴随发烧、口腔疼痛等症状。治疗上可口服阿昔洛韦片200mg,每日5次或利巴韦林颗粒10mg/kg,每日3次,同时使用退烧药物如布洛芬混悬液5-10mg/kg,每6-8小时一次。

2、细菌感染:细菌感染也可能导致口腔炎症和溃疡,常见于链球菌感染。症状包括口腔红肿、疼痛、发烧等。治疗可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颗粒25mg/kg,每日3次或头孢克洛干混悬剂20mg/kg,每日2次,并配合口腔清洁护理。

3、免疫系统反应:孩子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容易因外界刺激引发口腔炎症和溃疡。这种情况通常伴随低烧和口腔不适。可通过增强免疫力、补充维生素C每日100mg和锌每日10mg来缓解症状,同时注意口腔卫生。

4、口腔溃疡:口腔溃疡是孩子嘴里有泡的常见原因之一,可能与局部创伤、维生素缺乏或过敏有关。症状包括口腔疼痛、进食困难等。治疗可使用口腔溃疡贴片或凝胶,如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每日3次或西瓜霜喷剂每日2-3次。

5、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表现为口腔疱疹、手脚皮疹和发烧。治疗上需对症处理,使用退烧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10-15mg/kg,每4-6小时一次,并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刺激性食物。

孩子嘴里有泡伴随发烧时,家长应注意观察症状变化,及时就医。饮食上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蒸蛋等,避免过热或过酸的食物。鼓励孩子多喝水,保持口腔湿润。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但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场所,防止交叉感染。同时,定期清洁孩子的玩具和餐具,保持家庭环境卫生。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宝宝缺铁主要在哪个阶段?

宝宝缺铁主要发生在婴幼儿期,特别是6个月到2岁之间。这个阶段是宝宝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铁的需求量较大,但饮食中铁的摄入可能不足,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

1、快速生长期:6个月到2岁是宝宝身体快速发育的阶段,体重和身高增长迅速,对铁的需求量显著增加。母乳或配方奶中的铁含量可能无法满足需求,需通过辅食补充铁质,如强化铁的米粉、红肉泥等。

2、辅食添加期:宝宝6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如果辅食中铁含量不足或搭配不合理,容易导致铁摄入不足。家长应注意选择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蛋黄等,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促进铁吸收。

3、断奶过渡期:宝宝断奶后,如果饮食中铁的摄入不足,容易出现缺铁。家长应确保宝宝每日摄入足够的铁质食物,如豆类、绿叶蔬菜、全谷物等,同时避免过多摄入抑制铁吸收的食物,如茶和咖啡。

4、早产儿阶段:早产儿由于出生时体内铁储备不足,更容易在早期出现缺铁。家长应特别关注早产儿的铁营养状况,及时补充铁剂,并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

5、疾病影响期:某些疾病如慢性腹泻、肠道寄生虫感染等会影响铁的吸收和利用,导致缺铁。家长应注意观察宝宝的健康状况,及时就医治疗相关疾病,并调整饮食以补充铁质。

宝宝缺铁的预防和改善需要从饮食、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入手。家长应确保宝宝每日摄入足够的铁质食物,如红肉、动物肝脏、豆类等,同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促进铁吸收。定期进行体检,监测血红蛋白水平,及时发现和处理缺铁问题。适当增加户外活动,促进宝宝的健康发育。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热门标签

斑秃 胆管炎 结节病 斑疹伤寒 过敏性紫癜 甲营养不良 视神经脊髓炎 肥大细胞增多症 慢性子宫内膜炎 念珠菌性龟头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