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男科 > 生殖系统 > 生殖器疱疹

得过生殖器疱疹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小禾科普 主任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得过突聋的人要注意什么?

得过突发性耳聋的人需注意避免噪声刺激、控制基础疾病、规律作息、监测听力变化、定期复查。突发性耳聋可能与内耳微循环障碍、病毒感染、免疫因素等有关,存在复发风险。

1、避免噪声刺激

长期暴露于高强度噪声环境可能加重内耳毛细胞损伤,建议使用防噪耳塞保护听力,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音量控制在60分贝以下。乘坐飞机或潜水时注意气压变化对耳蜗的影响。

2、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可能影响内耳供血,需规律服用降压药如缬沙坦胶囊、降糖药如阿卡波糖片,保持血压低于140/90mmHg,空腹血糖在6.1mmol/L以下。高脂血症患者需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

3、规律作息

睡眠不足可能导致内耳血管痉挛,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适度进行太极拳、散步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有助于改善微循环。

4、监测听力变化

突发耳鸣、耳闷胀感应立即进行纯音测听检查,家中可定期使用手机应用进行简易听力自测。若单侧听力在72小时内下降超过30分贝,需紧急就医使用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冲击治疗。

5、定期复查

每3-6个月进行耳内镜和声导抗检查,必要时行内听道MRI排除听神经瘤。可配合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片、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片进行预防性治疗。

日常饮食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多食用富含维生素B族的糙米、瘦肉等食物。避免用力擤鼻、咳嗽等增加鼓室压力的行为,洗澡时防止污水进入耳道。保持情绪稳定,焦虑可能诱发血管痉挛,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压力。若出现眩晕伴听力波动,需警惕梅尼埃病可能,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没得过急疹的宝宝好吗?

没得过幼儿急疹的宝宝并不代表不健康,幼儿急疹是一种常见的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幼儿急疹主要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感染引起,表现为高热3-5天后热退疹出,皮疹通常无瘙痒感。

1、免疫系统发育

未感染幼儿急疹的宝宝免疫系统仍在正常发育过程中,接触其他病原体同样能刺激免疫应答。母乳喂养可帮助宝宝获得免疫球蛋白,按时接种疫苗也能建立特异性免疫保护。

2、病毒感染特点

人类疱疹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2岁以下儿童普遍易感。部分宝宝可能表现为隐性感染而无明显症状,血清学检查可发现抗体阳性。病毒潜伏感染后可能在一定条件下被激活。

3、疾病鉴别诊断

出现发热皮疹时需与风疹、麻疹、手足口病等鉴别。风疹多伴耳后淋巴结肿大,麻疹可见柯氏斑,手足口病有口腔疱疹。血常规检查显示幼儿急疹常伴白细胞减少。

4、护理注意事项

发病期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选择宽松棉质衣物。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补充适量水分,避免脱水诱发热性惊厥。

5、预防措施

注意家庭成员手卫生,避免亲吻宝宝面部。托幼机构发现病例需做好环境消毒。增强抵抗力可通过补充维生素D、锌等营养素,保证充足睡眠和适度户外活动。

无论是否感染幼儿急疹,定期儿童保健体检都很重要。家长应记录宝宝生长发育曲线,观察精神状态和进食情况。出现持续高热、嗜睡、拒食等表现应及时就医。日常注意居室通风,合理添加辅食,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这些措施都有助于宝宝健康成长。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带状疱疹得过一次还会得吗?

带状疱疹痊愈后仍可能复发,但复发概率较低。复发风险与免疫力下降、年龄增长、慢性疾病、长期压力、疫苗接种情况等因素相关。

1、免疫力下降:

免疫系统功能减弱是带状疱疹复发的主要原因。艾滋病、肿瘤放化疗、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会显著增加复发风险。保持规律作息、均衡营养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

2、年龄增长:

50岁以上人群复发率较高,这与年龄相关的免疫功能衰退有关。随着年龄增长,体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特异性免疫记忆逐渐减弱,病毒再激活概率上升。

3、慢性疾病:

糖尿病、慢性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基础疾病患者更易复发。这些疾病可能影响淋巴细胞功能,导致病毒防御能力下降。控制基础疾病对预防复发至关重要。

4、长期压力:

持续的心理压力会抑制免疫系统,增加病毒再激活风险。研究显示经历重大生活事件的人群复发率较常人高2-3倍。适度运动、心理调适有助于降低复发可能。

5、疫苗接种情况:

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可将复发风险降低90%以上。疫苗能显著增强病毒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推荐50岁以上人群接种,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咨询医生评估接种时机。

预防复发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保证每日7-8小时优质睡眠,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含锌量高的海产品,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寒冷季节注意保暖。出现皮肤刺痛等前驱症状时及时就医,早期抗病毒治疗可减轻症状。建议高风险人群定期检测免疫功能,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接种疫苗后仍需保持防护意识,因疫苗保护效果随时间可能减弱。

苏藤良

副主任医师 北海市人民医院 皮肤性病科

没得过水痘还会得带状疱疹吗?

没得过水痘的人一般不会得带状疱疹。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病毒潜伏在神经节中,免疫力下降时可能复发为带状疱疹。

1、病毒来源: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痊愈后病毒会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中。未感染过该病毒者体内不存在潜伏病毒,故缺乏发病基础。

2、传播途径:

带状疱疹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疱疹液传播,但传染性低于水痘。未患过水痘者接触带状疱疹患者后可能感染水痘,但不会直接引发带状疱疹。

3、免疫机制:

人体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免疫记忆可维持终身。未感染过病毒者缺乏特异性免疫,但也不会出现病毒再激活导致的带状疱疹。

4、特殊人群:

接种过水痘疫苗但未自然感染者,体内存在减毒病毒株,理论上存在极低概率发生疫苗相关带状疱疹,但临床极为罕见。

5、诊断鉴别:

未患水痘却出现带状疱疹样皮疹时,需考虑其他疱疹病毒感染或药物过敏等可能,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免疫力,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锌等营养素可增强抗病毒能力。建议未患过水痘的成年人接种水痘疫苗,儿童按计划完成疫苗接种。出现不明原因皮疹伴神经痛症状时,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排查病因,避免误诊延误治疗。

林燕

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皮肤科

测血压时袖带缠得过紧的影响?

测血压时袖带缠得过紧会导致测量结果偏高。袖带压力过大会压迫肱动脉,影响血流信号传导,主要与动脉受压变形、神经反射激活、肢体缺血反应、肌肉紧张度增加、袖带材质弹性等因素有关。

1、动脉受压变形:

袖带压力超过60毫米汞柱时,肱动脉管腔可能被压扁变形。动脉壁受压后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血管外周阻力增加,导致收缩压和舒张压读数均高于实际值。临床建议袖带充气压力应比预估收缩压高30毫米汞柱。

2、神经反射激活:

过紧袖带会刺激血管壁压力感受器,通过颈动脉窦反射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这种生理性反射会使心率加快、外周血管收缩,造成血压短暂性升高。老年人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更易出现此类假性高血压。

3、肢体缺血反应:

持续高压压迫超过2分钟可能引发肢体缺血反应。局部组织缺氧会释放前列腺素等血管活性物质,引起代偿性血压升高。这种情况在糖尿病患者和动脉硬化患者中尤为明显,可能造成收缩压虚高10-15毫米汞柱。

4、肌肉紧张度增加:

袖带过紧会诱发被测者手臂肌肉不自主收缩。前臂屈肌群持续紧张可额外产生20-30毫米汞柱的附加压力,这种肌源性干扰可使舒张压测量值升高5-8毫米汞柱。测量时应保持手臂肌肉完全放松。

5、袖带材质影响:

橡胶材质老化或双层加厚袖带更容易产生过度压迫。标准袖带气囊宽度应覆盖上臂周长的40%,长度需达到臂围的80%。使用不匹配尺寸的袖带时,即使正常充气也可能造成局部压力过大。

建议测量前静坐5分钟,手臂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袖带下缘距肘窝2-3厘米。袖带松紧度以能插入两根手指为宜,气囊中心对准肱动脉搏动点。肥胖患者应选用加长型袖带,儿童需使用专用尺寸。定期校准血压计气囊压力,避免橡胶管老化影响测量准确性。测量过程中如出现手臂麻木或疼痛,应立即松开袖带重新测量。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热门标签

精囊炎 胃肿瘤 蛋白血症 脊髓肿瘤 慢性膀胱炎 阿米巴结肠炎 臂丛神经损伤 腹膜良性间皮瘤 上腔静脉综合征 非器质性性交疼痛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