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骨科 > 骨关节科 > 骨折

骨折是骨头断了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夏长军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钢钉断在骨头里怎么办?

钢钉断在骨头里需要及时就医处理,通常需通过手术取出断钉并评估骨愈合情况。钢钉断裂可能与金属疲劳、外力撞击、骨愈合异常等因素有关,需根据断裂位置和并发症选择翻修手术、内固定更换或骨移植等方案。

钢钉作为骨科内固定器械,若发生断裂滞留在骨内,首要风险是可能造成二次损伤或影响骨骼力学稳定性。断裂钢钉的尖锐端可能刺激周围软组织引发炎症,若位于关节附近还可能限制活动功能。临床处理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断钉位置,对完全包裹在骨皮质内的断钉,若无症状可暂观察;对突出骨表面的断钉或伴有感染、骨不连的情况,则需手术干预。手术方案包括微创取出、扩大切口探查或结合骨水泥填充,复杂病例可能需联合关节镜技术。

特殊情况下,若断钉位置深在且取出困难,医生可能建议保留断钉并加强外固定保护。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或钢钉周围出现骨溶解者,需同步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术后需严格避免患肢过早负重,定期复查X线评估骨愈合进度,配合康复训练恢复关节功能。感染风险较高者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并监测炎症指标变化。

术后康复期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促进骨愈合,避免吸烟饮酒影响骨质修复。根据医生指导循序渐进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和关节活动度练习,使用拐杖或支具分担患肢负荷,定期随访至骨折完全愈合。出现患处红肿热痛或异常活动时需立即复诊。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什么?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外科手术,通过离断贲门周围血管降低曲张静脉压力。手术方式主要有经腹手术、腹腔镜手术两种,具体操作包括离断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及食管下段周围血管。

1、手术原理:

通过阻断贲门周围侧支循环,减少门静脉血流向食管胃底静脉的分流,从而降低曲张静脉压力。该手术能有效控制急性出血,但无法根治门静脉高压,术后可能伴随门静脉压力重新升高。

2、适应症:

适用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尤其在内镜治疗失败或无法耐受时。术前需评估肝功能分级,Child-Pugh A级或B级患者手术风险相对可控。

3、手术步骤:

常规采用左上腹直肌切口或腹腔镜入路,依次离断胃冠状静脉主干、胃后静脉及食管下段6-8厘米范围内血管。术中需保留胃右静脉及幽门区血管,避免胃壁缺血坏死。

4、术后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膈下感染、胸腔积液等。术后需监测血小板计数,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远期可能因侧支循环重建导致再出血,发生率为15%-30%。

5、联合术式:

常与脾切除术联合实施,通过切除脾脏减少门静脉血流量。对于肝功能较好的患者,可考虑附加选择性分流术,如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

术后需长期随访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建议低盐高蛋白饮食,避免粗糙食物刺激消化道。每日监测腹围及体重变化,出现呕血黑便需立即就医。康复期可进行缓步行走等低强度运动,但需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定期复查胃镜评估静脉曲张程度,必要时联合药物降门脉压力治疗。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断经一年又来月经怎么回事?

断经一年后再次出现阴道出血可能由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引起,常见原因包括激素波动、子宫内膜病变、妇科炎症、药物影响及恶性肿瘤。需通过妇科检查、超声及激素水平检测明确病因。

1、激素波动:

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未完全衰退时,可能出现偶发性排卵,导致子宫内膜脱落出血。此类出血通常量少、持续时间短,无规律性。建议观察出血模式,必要时检测性激素六项评估卵巢功能。

2、子宫内膜病变:

绝经后子宫内膜长期缺乏孕激素拮抗,可能发生增生或息肉。表现为不规则出血,常伴随下腹坠胀感。需行阴道超声检查内膜厚度,异常增厚时建议宫腔镜下诊刮病理检查。

3、妇科炎症:

老年性阴道炎或宫颈炎可导致接触性出血,常见于性生活后。妇科检查可见阴道黏膜充血、宫颈糜烂,需进行白带常规和HPV筛查排除感染因素,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可改善症状。

4、药物影响:

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或激素替代治疗药物可能刺激子宫内膜生长。需详细询问用药史,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为雌孕激素复合制剂,定期监测子宫内膜变化。

5、恶性肿瘤:

子宫内膜癌或宫颈癌早期可表现为绝经后出血,尤其伴有消瘦、盆腔疼痛时需高度警惕。肿瘤标志物检测联合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鉴别,确诊需依赖组织病理活检。

绝经后女性出现阴道出血应及时就医排查病因,日常生活中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适度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每年定期妇科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出血期间建议记录出血时间、量及伴随症状,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曹剑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妇科

宝宝母乳喂养什么时候断夜奶?

宝宝断夜奶的时间通常在6-12月龄,具体需结合生长发育、辅食添加及睡眠规律综合判断。

1、月龄因素:

6月龄后宝宝消化系统逐渐成熟,夜间饥饿感降低,此时可尝试减少夜奶频次。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此后随着辅食引入,夜间能量需求减少。但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可能需要延长夜奶时间。

2、辅食过渡:

当宝宝每日能稳定摄入2-3次辅食且体重增长正常时,夜间进食需求会自然下降。米糊、蔬菜泥等半固体食物能提供更持久的饱腹感,有助于减少夜醒觅食行为。需注意辅食应分阶段添加,避免过早引入影响消化功能。

3、睡眠周期:

9月龄左右宝宝昼夜节律基本形成,连续睡眠可达6-8小时。若频繁夜奶打断深度睡眠,反而影响生长激素分泌。可通过调整白天小睡时间、建立固定睡前程序来延长夜间睡眠时长,逐步替代喂养安抚。

4、牙齿发育:

萌牙期通常8-10月龄后持续夜奶可能增加龋齿风险。夜间口腔唾液分泌减少,奶液残留易腐蚀牙釉质。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出牙后减少夜间哺乳,改用安抚巾或轻拍方式接觉。

5、个体差异:

部分高需求宝宝可能需维持夜奶至18月龄,这与胃容量小、分离焦虑等因素有关。观察宝宝白天精神状态及尿量,若生长曲线正常则无需强制断奶。突然断夜奶可能导致应激反应,建议采用渐进式减少奶量的方式。

断夜奶过程中可增加白天亲密接触与喂养次数,睡前1小时提供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香蕉、燕麦粥。保持卧室环境黑暗安静,使用统一安抚方式替代哺乳。若宝宝出现持续哭闹、体重下降或拒绝日间进食,需咨询儿科医生排除过敏、胃食管反流等病理因素。建立新的睡眠联想通常需要2-4周,家长应保持耐心,避免在生病或旅行等特殊时期强行调整喂养规律。

张春香

副主任医师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妇科

肌腱断裂缝合后多久能完全康复?

肌腱断裂缝合后一般需要3-6个月完全康复,实际恢复时间受到损伤程度、缝合技术、康复训练、年龄和基础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损伤程度:

肌腱部分断裂比完全断裂恢复更快。伴有神经血管损伤或骨折的复合伤会延长愈合时间,这类情况通常需要额外2-4周修复期。术中探查发现肌腱断端磨损严重者,愈合速度也会明显减缓。

2、缝合技术:

采用改良Kessler法或双津下缝合法等加强型缝合技术,能提供更好的力学稳定性。早期被动活动方案需根据缝合强度制定,显微外科缝合比传统缝合可提前2周开始功能锻炼。

3、康复训练:

术后0-3周需固定制动,4-6周开始被动关节活动,7-12周进行渐进性抗阻训练。水中运动疗法和弹性带训练能有效减少粘连,但过早负重可能导致缝合处再次断裂。

4、年龄因素:

儿童患者4-8周即可恢复基本功能,青少年需要8-12周。中老年人因肌腱退变和血供减少,完全康复往往需5-8个月,合并糖尿病者恢复期延长30%-50%。

5、基础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需配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愈合时间延长至6-9个月。吸烟者末梢循环障碍会使康复周期增加4-6周,BMI超过28者需特别注意控制体重。

康复期间建议每日补充20克乳清蛋白促进肌腱胶原合成,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和彩椒。早期可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无痛范围内的抓握训练,中期加入橡皮筋抗阻练习,后期逐步恢复器械训练。注意观察局部是否出现异常肿胀或发热,定期复查超声评估肌腱连续性。夜间使用支具保持肌腱处于放松体位,避免睡眠中无意识牵拉。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热门标签

喉蹼 口臭 口角炎 膜性肾病 胎死宫内 孢子丝菌病 路易体痴呆 风湿性多肌痛 腘血管陷迫综合征 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