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皮疹早期通常无痛感,可能伴随瘙痒或红斑,疼痛多提示继发感染或病情进展。皮疹表现与免疫状态相关,常见于急性感染期或免疫抑制阶段。
1、急性期皮疹HIV急性感染期可能出现玫瑰疹样皮损,多分布于躯干,通常不伴疼痛但可有轻微灼热感。此阶段病毒载量高,需尽快进行HIV核酸检测确诊。
2、免疫抑制皮疹CD4细胞计数下降时易出现脂溢性皮炎或银屑病样皮损,瘙痒明显但疼痛少见。可能与马尔尼菲篮状菌等机会性感染有关,需完善真菌培养检查。
3、感染性皮疹疱疹病毒或金黄色葡萄球菌继发感染可导致疼痛性水疱或脓疱,常见于口周和会阴部。需进行分泌物涂片镜检,必要时使用阿昔洛韦或莫匹罗星治疗。
4、药疹反应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如奈韦拉平可能引发Stevens-Johnson综合征,出现疼痛性黏膜糜烂。需立即停药并转诊至皮肤科进行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
出现疼痛性皮疹应及时检测HIV抗体,避免抓挠防止继发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缓解瘙痒症状。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